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273发布日期:2019-01-04 22:5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公路领域,涉及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



背景技术:

绿化隔离带位于公路之间,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当出现洪涝灾害时,由于隔离带底部均设置有排水结构,因此水能够从底部排出,但由于目前的隔离带上不具备集水结构,在气候干燥、干旱时,植物枯萎严重,若能够将平日多余的水份储存起来留作备用,那么能够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在遇到干旱时,能够改善植物枯萎的现状,因此设计一种集水系统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本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有利于对水份进行收集,有利于节约水资源,解决了目前绿化带没有集水系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系统包括:

集放水组件,所述集放水组件包括为长方体、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的集水箱,所述集放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根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从所述集水箱底部伸入所述集水箱内且排水管与所述集水箱实现连接,连接处为密封连接;

隔板,所述隔板为长方体板状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集水箱内,所述隔板使所述集水箱内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使所述上腔和下腔相通;

汲水件,所述汲水件由吸水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汲水件由汲水部和输送部构成,所述汲水部上端与所述输送部为一体,所述汲水部下端位于所述下腔内,所述输送部位于所述上腔内。

本集水系统具体如下:本系统适用于悬空设置的公路,即公路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集水箱放置在绿化带内,沿公路的长度方向依次填充集水箱,集水箱的规格具有多种,根据实际地段选择使用,集水箱的外壁通过水泥进行密封连接。排水管从集水箱的底部通出,贯穿混凝土层,水份能够排出。上腔内填充泥土,种植植被。多余的水份经过泥土,进入输送部,最后通过漏水孔进入下腔内,排水管的上端端部位置与漏水孔的位置错开,水份不会直接从排水管排出。而下腔内的水在汲水部的吸取作用下输送至输送部上,从而被泥土吸收,完成灌溉。本系统能够收集多余的水份,且通过汲水件将收集的水份重复灌溉至上腔植被,充分的利用了水资源。在一些水资源稀缺的天气中能够为植被提供充足的水份。当发生洪涝灾害时,下腔内的水收集至一定水位,会从排水管的上端端部排出,起到及时的排水功能,排水管的上端端部即为最高水位线。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排水管整体呈L形横截面呈圆形。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集水箱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数量相同且呈圆形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端一体成型有呈圆筒形且两端均为开口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具有螺纹,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从所述穿孔穿入且排水管外壁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上。

通过安装部实现排水管和集水箱的可拆卸螺纹连接。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外壁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粘帖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的上端面贴合于所述集水箱的底部。

排水管螺纹连接至O型密封圈轻微变形即可,使密封性能好。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集水箱的内壁一体成型有呈框状的卡沿,所述隔板的下端面外沿抵靠在所述卡沿上。

通过悬挂的方式实现隔板的放置。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隔板的上端面呈V字形,所述漏水孔开设在所述隔板上端面最低位置处。

使多余的水份能够快速的汇集从漏水孔排入下腔内。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汲水件由棉料制成,所述汲水部和输送部均为长方体,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镂空口,所述汲水部的下端从所述镂空口伸入所述下腔内,所述输送部的下端面贴合在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上。

汲水件与现实中的纯棉毛巾材料相同,该种材料具有优秀的汲水功能。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排水管的上端端部距离所述隔板下端面不超过2cm。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汲水部的下端端部距离所述下腔底壁不大于1cm。

能够很大限度上利用下腔内的水份。

上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中,所述隔板上端面两侧上均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持槽一,两持槽一的对应内壁上均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持槽二。

隔板与集水箱为可拆卸连接,首先将手插入持槽一内,然后手持插入持槽二内将隔板抬起即可,使操作方便。

现有技术相比,本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本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有利于对水份进行收集,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2、本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结构设计巧妙,通过上下层分腔结构设计实现集水汲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除去汲水件)。

图2是本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集水箱;1a、上腔;1b、下腔;1c、安装部;1d、卡沿;2、排水管;2a、连接部;3、隔板;3a、漏水孔;3b、镂空口;3c、持槽一;3c1、持槽二;4、汲水件;4a、汲水部;4b、输送部;5、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集水系统包括集放水组件,集放水组件包括为长方体、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的集水箱1,集放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根排水管2,排水管2的上端从集水箱1底部伸入集水箱1内且排水管2与集水箱1实现连接,连接处为密封连接;隔板3,隔板3为长方体板状且可拆卸连接于集水箱1内,隔板3使集水箱1内部分隔为上腔1a和下腔1b,隔板3上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3a,漏水孔3a使上腔1a和下腔1b相通;汲水件4,汲水件4由吸水柔性材料制成,汲水件4由汲水部4a和输送部4b构成,汲水部4a上端与输送部4b为一体,汲水部4a下端位于下腔1b内,输送部4b位于上腔1a内。本集水系统具体如下:本系统适用于悬空设置的公路,即公路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集水箱1放置在绿化带内,沿公路的长度方向依次填充集水箱1,集水箱1的规格具有多种,根据实际地段选择使用,集水箱1的外壁通过水泥进行密封连接。排水管2从集水箱1的底部通出,贯穿混凝土层,水份能够排出。上腔1a内填充泥土,种植植被。多余的水份经过泥土,进入输送部4b,最后通过漏水孔3a进入下腔1b内,排水管2的上端端部位置与漏水孔3a的位置错开,水份不会直接从排水管2排出。而下腔1b内的水在汲水部4a的吸取作用下输送至输送部4b上,从而被泥土吸收,完成灌溉。本系统能够收集多余的水份,且通过汲水件4将收集的水份重复灌溉至上腔1a植被,充分的利用了水资源。在一些水资源稀缺的天气中能够为植被提供充足的水份。当发生洪涝灾害时,下腔1b内的水收集至一定水位,会从排水管2的上端端部排出,起到及时的排水功能,排水管2的上端端部即为最高水位线。

排水管2整体呈L形横截面呈圆形。集水箱1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2数量相同且呈圆形的穿孔,穿孔的内端一体成型有呈圆筒形且两端均为开口的安装部1c,安装部1c的内壁具有螺纹,排水管2的上端从穿孔穿入且排水管2外壁螺纹连接在安装部1c的内壁上。通过安装部1c实现排水管2和集水箱1的可拆卸螺纹连接。排水管2的上端外壁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连接部2a,连接部2a的上端面粘帖有O型密封圈5,O型密封圈5的上端面贴合于集水箱1的底部。排水管2螺纹连接至O型密封圈5轻微变形即可,使密封性能好。集水箱1的内壁一体成型有呈框状的卡沿1d,隔板3的下端面外沿抵靠在卡沿1d上。通过悬挂的方式实现隔板3的放置。隔板3的上端面呈V字形,漏水孔3a开设在隔板3上端面最低位置处。使多余的水份能够快速的汇集从漏水孔3a排入下腔1b内。汲水件4由棉料制成,汲水部4a和输送部4b均为长方体,隔板3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镂空口3b,汲水部4a的下端从镂空口3b伸入下腔1b内,输送部4b的下端面贴合在隔板3的上端面上。汲水件4与现实中的纯棉毛巾材料相同,该种材料具有优秀的汲水功能。排水管2的上端端部距离隔板3下端面不超过2cm。汲水部4a的下端端部距离下腔1b底壁不大于1cm。能够很大限度上利用下腔1b内的水份。隔板3上端面两侧上均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持槽一3c,两持槽一3c的对应内壁上均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持槽二3c1。隔板3与集水箱1为可拆卸连接,首先将手插入持槽一3c内,然后手持插入持槽二3c1内将隔板3抬起即可,使操作方便。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