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的腋角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6448发布日期:2018-12-07 23:30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的腋角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的腋角模板。



背景技术: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管廊技术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管廊技术实现“构件工厂加工、结构现场拼装”的施工方式,通过拆分成预制底板、预制顶板、预制墙板等预制构件,避免了预制管廊构件沉重、装配不便等问题,同时解决了节点防水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实现绿色节能建造。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管廊技术以上述特点,解决了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效率等问题,助力国家综合管廊建造。

目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管廊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安装管廊预制顶板时需要布置大量竖向支撑,同时安装管廊预制墙板时会使用斜支撑,存在竖向支撑与斜支撑相互交错,使得施工人员在管廊内作业的空间较为狭小,影响施工进度,且不利于突发情况及时逃生,存在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管廊需要制作腋角。腋角现浇施工主要采用木模板及钢管支撑成型,一是需要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支撑,加大了施工的难度;二是木模板的材料使用周期少、损耗较大,都限制了腋角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管廊中的应用,甚至存在为了施工便捷,取消腋角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的腋角模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的腋角模板,其中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包括预制的叠合顶板、叠合底板、侧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还包括上部腋角和下部腋角,上部腋角和下部腋角通过腋角模板成型,所述的腋角模板包括上部腋角模板和下部腋角模板,上部腋角为现浇结构,上部腋角的现浇结构是通过上部腋角模板与叠合顶板、预制侧墙板或预制内墙板形成的浇筑空间整体浇筑成型,所述的上部腋角模板设置在叠合顶板与内墙板或侧墙板连接拐角,通过螺栓与叠合顶板以及内墙板或侧墙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腋角模板设置有多块,相邻上部腋角模板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上部腋角模板由上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上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上部腋角模板横肋板、上部腋角模板中肋板、上部腋角模板加劲板组成;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设置在上部腋角模板两侧面,上部腋角模板横肋板沿上部腋角模板横向布置有多条,上部腋角模板中肋板设置于上部腋角模板的中部且与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相平行,上部腋角模板加劲板设置于上部腋角中部内侧;上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上设置有与侧墙板或内墙板预埋件的连接螺栓,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上设置有多个上部腋角模板间的连接螺栓,上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上设置有与预制顶板预埋件的连接螺栓,在完成装配系统和腋角模板安装后,在侧墙内页板和内墙外页板之间形成浇筑腔,并在所述浇筑腔里浇筑混凝土,叠合顶板与侧墙板及内墙板的接缝处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下部腋角模板通过由下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下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下部腋角模板侧肋板、下部腋角模板横肋板、下部腋角模板中肋板、下部腋角模板加劲板组成;所述下部腋角模板侧肋板设置在下部腋角模板两端侧面,下部腋角模板中肋板与侧肋板平行在下部腋角模板轴向均布设置,所述下部腋角模板横肋板与中肋板相垂直,在下部腋角模板竖向均布设置,下部腋角模板间连接螺设置在侧肋板,下部腋角模板侧面模板上设置有与侧墙板连接的螺栓,下部腋角模板与叠合底板设置一定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针对现有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建造方式利用组合加劲钢构件的腋角模板,可以重复使用,侧面墙和内面墙形成的加肋双皮墙构造可实现免支撑系统,减少施工工序,减少工程措施费,确保腋角浇注质量与斜坡安装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管廊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墙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腋角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部腋角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侧墙板内墙板弹放墨线示意图。

图8为图1中1-1部分细节设置示意图。

图9为图1中2-2部分细节设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墙板、2-叠合底板、3-内墙板、4-叠合顶板、5-上部腋角模板、6-下部腋角模板、7-侧墙外页板、8-侧墙内页板、9-侧墙板暗柱、10-搭接钢筋、11-侧墙板上部伸出钢筋、12-侧墙板下部伸出钢筋、13-内墙板上部伸出钢筋、14-内墙板下部伸出钢筋、15-内墙外页板、16-内墙内页板、17-内墙板暗柱、18-下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19-下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20-下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1-下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2-下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3-下部腋角模板加劲板、24-上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25-上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26-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7-上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8-上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9-上部腋角模板加劲板、30-墨线、31-现浇混凝土、3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管廊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墙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腋角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部腋角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侧墙板内墙板弹放墨线示意图。

图8为图1中1-1部分细节设置示意图。

图9为图1中2-2部分细节设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墙板、2-叠合底板、3-内墙板、4-叠合顶板、5-上部腋角模板、6-下部腋角模板、7-侧墙外页板、8-侧墙内页板、9-侧墙板暗柱、10-拉结钢筋、11-侧墙板上部伸出钢筋、12-侧墙板下部伸出钢筋、13-内墙板上伸出钢筋、14-内墙板下伸出钢筋、15-内墙外页板、16-内墙内页板、17-内墙板暗柱、18-下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19-下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20-下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1-下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2-下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4-上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25-上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26-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7-上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8-上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9-上部腋角模板加劲板、30-墨线、31-现浇混凝土、32-固定螺栓、33-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 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全断面免支撑的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断面免支撑的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包括装配体系和现浇混凝土,所述装配体系包括叠合顶板4、叠合底板2、侧墙板1和内墙板3;叠合顶板4、叠合底板2、侧墙板1和内墙板3为工厂预制完成,其特征在于:侧墙板1由侧墙内页板8和侧墙外页板7构成,侧墙内页板8与侧墙外页板7之间设置拉结筋10;侧墙内页板8的上下两端分别预留有内墙板上伸出钢筋13和内墙板下伸出钢筋14,侧墙外页板7上下两端同样分别预留有侧墙板上伸出钢筋11和侧墙板下伸出钢筋12,内墙板3由内墙内页板16和内墙外页板15构成,内墙内页板16与内墙外页板15之间设置搭接钢筋进行连接;所述叠合顶板4两侧设置有预留伸出钢筋;所述侧墙内页板8上设置有内墙板暗柱17,所述内墙内页板16和内墙外页板15上分别设置有内墙板暗柱17, 通过在暗柱17与板体结合的方式提高预制墙板竖向支撑能力。所述全断面免支撑的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还包括上部腋角和下部腋角,上部腋角为现浇结构,上部腋角的现浇结构是通过上部腋角模板5、下部腋角模板6与装配体系形成的浇筑空间整体浇筑成型,所述的上部腋角模板5设置在叠合顶板4与内墙内页板16或侧墙板内页板8连接的拐角,上部腋角模板5通过螺栓与叠合顶板4以及内墙内页板16或侧墙板内页板8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腋角模板5由多块沿管廊纵向拼接形成,相邻上部腋角模板5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所述上部腋角模板5由上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18、上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19、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6、上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7、上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8、上部腋角模板加劲板29组成;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18设置在上部腋角模板5端部侧面,上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7沿上部腋角模板5横向布置有多条,上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8斜向设置于上部腋角模板5的中部且与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6相平行,上部腋角模板加劲板29设置于上部腋角中部内侧;上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25上设置有与侧墙板1或内墙板3预埋件的连接螺栓,上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7上设置有多个与相邻上部腋角模板5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33,上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24上设置有与侧墙板1或内墙板2连接固定的固定螺栓32,在完成装配系统和上部腋角模板5安装后,上部腋角模板5与侧墙内页板8或内墙板3之间形成浇筑腔,并在所述浇筑腔里浇筑混凝土,叠合顶板4与侧墙板1及内墙板3的接缝处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叠合底板2设置在管廊底部,叠合底板2上部铺设有钢筋层,侧墙板1与内墙板3下部的预留钢筋与钢筋网搭接,叠合底板2与侧墙板1及内墙板3垂直,叠合底板2与侧墙板1或内墙板3连接接缝拐角处设置有下部腋角模板6,下部腋角模板6通过固定螺栓32与侧墙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部腋角模板6设置有多块,相邻下部腋角模板6间通过连接螺栓33固定,装配过程中,叠合底板2、下部腋角模板6、侧墙板1以及内墙板3固定后,在叠合底板2与侧墙板1及内墙板3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所述下部腋角模板6通过由下部腋角模板上面模板18、下部腋角模板下面模板19,下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0、下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1、下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2、下部腋角模板加劲板组成23;所述下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0设置在下部腋角模板6两端侧面,下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2与下部腋角模板侧肋板20在下部腋角模板轴向平行均布设置,所述下部腋角模板横肋板21与下部腋角模板中肋板28相垂直在下部腋角模板6竖向均布设置;下部腋角模板6间连接螺栓33设置在下部腋角模板横肋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全断面免支撑的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叠合底板2安装:在工厂中将叠合底板2、侧墙板1、内墙板3及叠合顶板2预制完成;当管廊设计坡度较小时,在垫层上铺设薄砂层,用于管廊底板与垫层更加贴合;当管廊设计坡度较大时,在垫层上铺设掺有少量水泥薄砂层,用于管廊底板与垫层更加贴合;

步骤2:侧墙板1、内墙板3安装和下部腋角施工:先在叠合底板上铺设钢筋,进行侧墙板1和内墙板3安装,安装过程中,根据设计坡度情况,调整侧墙板1或内墙板3起吊工装使侧墙板1或内墙板3稍微倾斜起吊,先将其一角下落,落位后限制侧墙板1或内墙板3另一端的落点,采用液压千斤顶调整侧墙板1或内墙板3另一端落点的位置标高使其符合设计倾斜角度,固定侧墙板1或内墙板3斜支撑;再将叠合底板2上部铺设的钢筋与侧墙板1下部伸出钢筋及内墙板3下部伸出钢筋相搭接,下部腋角模板6通过螺栓与侧墙板1或内墙板3连接;

步骤3:浇筑底板上部的现浇混凝土31和下部腋角部位的混凝土;

步骤4:叠合顶板施工安装和上部腋角施工。先安装上部腋角模板5,通过螺栓固定在内墙板或侧墙板上;在上部腋角模板5上部安装叠合顶板4,上部腋角模板5和叠合顶板4通过固定螺栓32固定;叠合顶板4侧不伸出钢筋与侧墙板1上部伸出钢筋相搭接,布置上部腋角部位的腋角钢筋;在侧墙板1、内墙板3和上部腋角模板5之间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步骤5: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时拆卸腋角钢模具,重复下一个施工段。

所述步骤2和步骤4中,上部腋角模板5及下部腋角模板6安装在侧墙板1和内墙板3的暗柱上,暗柱外侧设置有预埋安装腋角钢模具用机械连接套筒。

所述步骤1中,在所述垫层上弹放墨线30,在底板上弹放墨线30;通过墨线30对底板吊放位置进行标引。

所述步骤2中,为使侧墙板1或内墙板3坡度与实际管廊设置设计坡度相对应,对其坡度进行调整,方法为:首先已安装好的叠合底板2上,测量并预估侧墙板1或内墙板3两端落点标高,在侧墙板1或内墙板3落点标高较低一端放置好垫片;吊装前在侧墙板1或内墙板3上弹放墨线30,侧墙板1或内墙板3起吊时,根据坡度适当调整吊点的绳长,使得侧墙板1或内墙板3底面具有与设计坡度相大约相等的倾斜;侧墙板1或内墙板3落位时,控制好落位点标高较低一端与前一块预制侧墙板的下部间距;保持落位点标高较低那端的位置不变;根据侧墙板1或内墙板3表面的预弹墨线与铅垂线的位置关系使用液压千斤顶调整落位点标高较高那端,并放置垫片;

侧墙板1或内墙板3落位后,安装斜支撑,调整并固定,移除侧墙板1或内墙板3吊件。

所述步骤2中,底部腋角与底板一次浇注完成,再吊装顶板;

所述步骤4中,顶板两端搁置在顶部模具,就位后进行侧墙板1空腔及顶板浇注,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具重复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