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整体式快速安拆铝合金模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6438发布日期:2018-12-07 23:3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整体式快速安拆铝合金模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廊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管廊整体式快速安拆铝合金模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将各种市政管网整齐有序的集中安装,可避免分散进行管线敷设时地面的反复开挖问题,因此,地下管廊在新兴城市建设中必将被大量采用。当前,我国尚未制定地下管廊的相应国家标准,各设计院所设计的管廊高度一般比较一致,但宽度尺寸差距较大。

目前,管廊的模架还是以木胶合板和木方背楞为主、以扣件式或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为支架的模架结构,这种结构施工的方法均依赖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临场发挥,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在这样粗放的模式下均存在大量不可控的因素。导致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问题亦比比皆是,难以有效控制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系轻便、简洁,安拆方便、快捷,周转使用次数多,并能实现早拆的要求的双仓式管廊铝合金模架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廊整体式快速安拆铝合金模架支撑结构,包括双舱管廊、顶板模板、内墙模板、底板模板、单支撑和墙体斜撑,所述双舱管廊分为两个舱,其一为高压电力舱,其二为综合舱,所述的双舱管廊内设置顶板模板、内墙模板和底板模板,顶板模板的板底设置单支撑,内墙模板上设置4道横向背楞,内墙模板内侧通过连接紧固销连接有墙体斜撑,双舱管廊的底板倒角处安装有腋角K板,所述的双舱管廊底部连接横向加固角钢,横向加固角钢连接腋角K板和外墙K板,外墙K板上方的双舱管廊外墙上设有外墙竖向背楞,双舱管廊的外侧底部连接小斜撑。

进一步,所述双舱管廊的净空断面为2.6×3.0+2.4×3.0米,高压电力舱承纳110KV 及以上电力电缆,综合舱承纳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36根、通信线缆16孔及DN400给水管道1根。

进一步,所述顶板模板标准尺寸400×1200mm,单支撑为100mm宽铝梁,顶板模板为 400mm厚,其支撑间距为1200mm×1300mm。

进一步,所述顶板模板厚度≥3.5mm,肋高65mm,单支撑为60×2.5mm。

进一步,所述内墙模板的标准尺寸为400×2450mm,内墙模板厚度≥3.5mm,肋高65mm。

进一步,所述横向背楞为两根60×40×3mm的方钢,横向背楞由止水螺杆组件固定。

进一步,所述墙体斜撑每1200mm设计一套,双舱管廊的底板倒角处安装的TR18的普通螺杆的横向间距为800mm。

进一步,所述K板连接固定件的间距为1200mm。

进一步,所述的单支撑顶端连接支撑头,支撑头上设有梁模连接件,梁模连接件连接板支撑中梁,板支撑中梁固定在支撑头之间,支撑头与顶板模板的板底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全部采用定型设计,工厂生产制作,模板工程质量优。

(2)安全文明施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3)由于现场无需制作加工工序,减少施工噪音,节能环保。

(4)铝合金模板较钢模板轻,采用快装拆体系,构件搬动轻便灵活,大大减少人工用量,便于施工管理。

(5)铝合金模板是目前最先进的模板之一,施工企业形象好。

(6)模板支撑体系简便稳固,促进安全文明施工。

(7)设计先进的早快拆体系,加快了施工进度。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舱管廊标准断面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舱管廊的底板配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支撑的龙骨拆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双舱管廊、2-高压电力舱、3-综合舱、4-顶板模板、5-内墙模板、6-底板模板、7-单支撑、8-支撑头、9-支撑立杆、10-横向背楞、11-止水螺杆组件、12-外墙竖向背楞、13-方钢、14-墙体斜撑、15-底板倒角、16-腋角K板、17-外墙K板、18-小斜撑、 19-横向加固角钢、20-连接紧固销、21-阴角模、22-梁模连接件、23-板支撑中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管廊整体式快速安拆铝合金模架支撑结构,包括双舱管廊1、顶板模板4、内墙模板5、底板模板6、单支撑7和墙体斜撑14,所述双舱管廊1的净空断面为2.6×3.0+2.4×3.0米,双舱管廊1分为两个舱,其一为高压电力舱2,承纳110KV 及以上电力电缆,其二为综合舱3,承纳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36根、通信线缆16孔及 DN400给水管道1根。

所述的双舱管廊1内设置顶板模板4、内墙模板5和底板模板6,本实施例的铝合金模架设计施工段为双舱管廊1断面25米标准施工段,双舱管廊1断面截面规格为3.8m× 6.1m。

所述顶板模板4标准尺寸400×1200mm,局部按实际结构尺寸配置,顶板模板4的板底设置单支撑7,单支撑7为100mm宽铝梁,单支撑7又名主龙骨,最长为1000,顶板模板4为400mm厚,其支撑间距为1200mm×1300mm。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模板4厚度≥3.5mm,肋高65mm,因管廊净空较高,支撑立杆9 采用60×2.5mm单支撑7。

所述内墙模板5的标准尺寸为400×2450mm,局部按实际结构尺寸配置。其中,内墙模板5厚度≥3.5mm,肋高65mm;内墙模板5上设置4道横向背楞10,每道横向背楞10 采用两根60×40×3mm的方钢13,横向背楞10由止水螺杆组件11固定。

所述内墙模板5内侧通过连接紧固销20连接有墙体斜撑14,墙体斜撑14每1200mm 设计一套,所述双舱管廊1的底板倒角15处用于加固的TR18的普通螺杆横向间距为800mm,底板倒角15处安装有腋角K板16,腋角K板16通过K板连接固定件固定,K板连接固定件的间距为1200mm。

所述的双舱管廊1底部连接横向加固角钢19,横向加固角钢19连接腋角K板16和外墙K板17,外墙K板17上方的双舱管廊1外墙上设有外墙竖向背楞12,双舱管廊1的外侧底部连接小斜撑18,双舱管廊1的阴角均设有阴角模21。

所述的支撑立杆9顶端连接支撑头8,支撑头8上设有梁模连接件22,梁模连接件22 连接板支撑中梁23,板支撑中梁23固定在支撑头8之间,支撑头8与顶板模板4的板底连接;拆模时,将梁模连接件22、板支撑中梁23和支撑头8依次拆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廊竖向模板一套(仅包括内墙模板5,不包括外墙外侧模板),管廊水平模板两套(包括顶板模板4和底板模板6),支撑头8及支撑立杆9三套,所有配套附件一套;这些构件均由铝合金型材或型钢焊接而成,焊接质量好,强度高,外观形象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优点:

(1)全部采用定型设计,工厂生产制作,模板工程质量优。

(2)安全文明施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3)由于现场无需制作加工工序,减少施工噪音,节能环保。

(4)铝合金模板较钢模板轻,采用快装拆体系,构件搬动轻便灵活,大大减少人工用量,便于施工管理。

(5)铝合金模板是目前最先进的模板之一,施工企业形象好。

(6)模板支撑体系简便稳固,促进安全文明施工。

(7)设计先进的早快拆体系,加快了施工进度。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