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地下管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地下管廊的临时开孔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是指建于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给排水等管线的公共隧道,除了在市政工程中广泛使用外,在冶金、石化等工业领域也应用较为普遍。工业地下管廊由于建造年限较久远,需要定期更换内部管道、线缆,但由于早期检修吊装孔往往设计不合理或者年久失修,需要重新对管廊进行开孔,给管廊内管线的更换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工业地下管廊的常规开孔,往往需要破除大范围的路面或地坪,对管廊本体结构的破坏也较大,开孔、修复耗时长、安全隐患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地下管廊的临时开孔与修复方法,通过将管廊上部地坪、管廊本体结构均分成若干模块进行拆除,模块的进一步解体破除可在其它场地进行,解决目前工业地下管廊的常规开孔,往往需要破除大范围的路面或地坪,对管廊本体结构的破坏也较大,开孔、修复耗时长、安全隐患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业地下管廊的临时开孔与修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破除管廊上方地坪或道路;
(b)切割拆除管廊顶板;
(c)更换管廊内管线;
(d)支护管廊内模板;
(e)开孔处安装钢筋及浇筑混凝土;
(f)拆除模板,回填并将原道路或地坪恢复。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中,所述管廊上方为地坪时,将地坪等分为8个模块,用钻孔机在各地坪模块上钻切割地坪工艺孔和地坪吊装孔,并埋设吊环,利用汽车吊将各地坪模块吊运至运输车辆上。
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中,所述管廊上方为道路时,用凿岩机破除道路、并运走。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中,所述管廊顶板上方地坪或道路切割四周比管廊顶板大1.5m。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b)中,所述管廊顶板切割拆除方式为将管廊顶板等分为8个模块,并在各管廊顶板模块上钻切割顶板工艺孔和顶板吊装孔、并穿钢索,利用汽车吊将各管廊顶板模块吊运至运输车辆上并运输。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c)中,将管廊内需更换的管线分段拆除,并利用汽车吊吊出,然后更换新的管线,管廊内管道利用自制轨道或小车进行搬运。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d)中,支护管廊内模板采用满堂脚手架,模板选用2000×900×15mm的木模以及40×90mm方木背内楞,ф48×3.5mm脚手管背外楞,且在模板四周安装水槽,水槽下端安装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为由16号槽钢制作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水槽)用于管廊顶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收集,且水槽收集到的水经过滤带过滤,通过水泵将清水排至管廊外雨水井。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e)中,钢筋安装前,在管廊顶板开设的孔洞四周各再凿去1m的混凝土,露出管廊顶板的原有钢筋,新安装的钢筋与原有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连接,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中点距离为35d、且不小于500mm。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e)中,混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上表面用塑料布覆盖严密,采用浇水法保湿,保持塑料布内始终有凝结水,且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天。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e)中,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管廊顶板外抹一层防水砂浆并粘贴一层防水卷材。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管廊开孔及修复方法将管廊上部地坪、管廊本体结构均分成若干模块进行拆除,模块的进一步解体破除可在其它场地进行,且对管廊本体结构的破坏较小,施工效率高,开孔及修复时间较短,过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管廊上方地坪模块化拆除示意图。
图2为管廊顶部结构开孔拆除示意图。
图3为管廊开孔及修复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工业地下管廊的临时开孔与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管廊上方地坪切割:将9000×3800mm的混凝土地坪1-1平均分割成8个模块,每块重约5.6t,用钻孔机在各地坪模块上钻切割工艺孔1-2和吊装孔1-3,并埋设吊环,利用25t汽车吊将各地坪模块吊运至15t运输车辆上并运走,管廊上方地坪拆除过程中,需确保地坪四周比管廊顶板开孔位置大1.5m左右,如图1所示;
2、管廊顶板的切割拆除:将6000×800mm的管廊顶板2-1也平均分割成8个模块,每块重约1t,管廊顶板也等分为8个模块,并在各管廊顶板模块上钻切割工艺孔2-2和吊装孔2-3,并穿钢索,利用汽车吊将各管廊顶板模块吊运至运输车辆上并运输,如图2所示;
3、管廊内管线更换:将管廊内需更换的管线分段拆除,利用25t汽车吊吊出,并更换新的管线,管廊内管道利用自制轨道或小车进行搬运;
4、管廊内模板支护:管廊顶板开孔后恢复模板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模板选用2000×900×15mm的木模以及40×90mm方木背内楞,ф48×3.5mm脚手管背外楞,同时,在模板四周安装水槽3,支撑系统4采用16号槽钢制作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水槽3将管廊顶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收集,并经过滤带5过滤,通过水泵6将清水排至管廊外雨水井,如图3所示;
5、开孔处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模板及支撑安装好后,需在管廊顶板开设的孔洞四周各再凿去1000mm的混凝土,露出管廊顶板的原有钢筋,将新安装的钢筋与原有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中点距离为35d且不小于500mm;
管廊顶部开孔处采用c35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机械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上表面用塑料布覆盖严密,采用浇水法保湿,保持塑料布内始终有凝结水,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管廊顶板外抹一层防水砂浆并粘贴一层防水卷材;
6、模板拆除及道路地坪恢复:拆除管廊顶部的支撑模板,回填并将原道路或地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