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013发布日期:2019-02-26 18:1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程施工装置加工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江河湖海中或其附近地带如码头港口等建设区域的建筑物基础施工时,经常会使用钢管桩围堰对基坑(槽)进行支护。常见的钢管桩横断面轮廓为圆形、方形、矩形、锥形、梯形、螺旋形管等,能起到良好的围水、围土、围砂等作用。为更好地提高钢管桩围堰的围水、围土、围砂等作用,市场上常在现有的钢管桩上增加锁口装置,且该锁口装置一般在施工现场制作一种简易的加工支架进行辅助加工。通常制作的支架为一次性钢管桩加工支架,缺点为:1、该支架的固定/连接位置均为焊接,不容易安拆;2、焊接口拆卸时对H型钢有损伤,重复利用率低;3、当钢管桩有多个直径/尺寸时,该一次性简易加工支架通过调整H型钢的间距来实现不同直径/尺寸的钢管桩加工,这种方式加工效率低,且加工方式不够灵活。

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的制作速度、制作工艺是否简单以及该支架的加工效率等因素,都会影响钢管桩围堰的施工进度,从而影响建筑物基础的施工进度,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的重复利用率直接对工程的成本造成影响。所以,对现有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工艺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以解决现有加工支架安装拆卸不容易,不便于重复使用,制作效率不高,加工方式不灵活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包括硬化场地层、若干相互平行的下层H型钢、若干相互平行的上层H型钢,上层H型钢水平固定在下层H型钢上,上层H型钢与下层H型钢相互垂直,所述上层H型钢上翼之间形成钢管桩固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H型钢下翼两侧排列设有第一螺栓口,通过与第一螺栓口匹配的第一螺栓把下层H型钢下翼固定在硬化场地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口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上层H型钢两侧设有支撑,所述支撑的上端设有上端螺栓口,上层H型钢竖直板上设有与上端螺栓口匹配的第二螺栓口,通过第二螺栓把上端螺栓口连接在第二螺栓口上;支撑中部倾斜,支撑的下端两侧设有下端螺栓口,下层H型钢上翼两侧排列设有第三螺栓口,且位于上层H型钢下翼两旁,通过第三螺栓把下端螺栓口连接在第三螺栓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螺栓口两两等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有第三螺栓口两两等距,能够灵活调节上层H型钢的间距,适应不同大小的钢管桩加工;上层H型钢两侧设有支撑,能够使上层H型钢更加稳固地安装在下层H型钢上;上层H型钢和下层H型钢、支撑与上层H型钢、下层H型钢之间以螺栓方式连接,能够方便拆卸安装,加工方式灵活,提高不同钢管桩切换加工效率,提高重复利用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管桩成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4所示,一种移动式锁口钢管桩加工支架,包括硬化场地层1、若干相互平行的下层H型钢2、若干相互平行的上层H型钢3,上层H型钢3水平固定在下层H型钢2上,上层H型钢3与下层H型钢2相互垂直,所述上层H型钢上翼31之间形成钢管桩固定位。

所述下层H型钢下翼21两侧排列设有第一螺栓口22,通过与第一螺栓口22匹配的第一螺栓23把下层H型钢下翼21固定在硬化场地层1上,第一螺栓23长度不小于5cm,直径不小于8mm。

所述第一螺栓口22间距相等,间距可根据上层H型钢3和钢管桩4的质量确定,一般可取20cm~50cm,目的是保证下层H型钢2的稳固性,

上层H型钢两侧设有支撑5,支撑5厚度不小于1cm,所述支撑5的上端设有上端螺栓口51,上层H型钢竖直板上设有与上端螺栓口51匹配的第二螺栓口,通过第二螺栓32把上端螺栓口51连接在第二螺栓口上;支撑5中部倾斜,支撑5的下端两侧设有下端螺栓口52,下层H型钢上翼两侧排列设有第三螺栓口24,且位于上层H型钢下翼33两旁,通过第三螺栓34把下端螺栓口52连接在第三螺栓口24上,第三螺栓口24两两等距,一般设置为5cm~100cm,第三螺栓34长度大于2倍的H型钢厚度,直径不小于8mm。

另外,所述硬化场地层是素混凝土,表面平整,面积可根据加工钢管桩的进度要求和钢管桩长度确定,厚度一般可取10cm~20cm,承载施加在其上面的所有荷载,以及固定下层H型钢2;

下层H型钢2型号和间距可根据所加工的钢管桩直径和长度/质量确定,要求型号必须全部相同,同高度H型钢中宽度较大,间距可取50cm~200cm,

按上述结构关系,根据加工钢管桩的进度要求和钢管桩长度施工硬化场地层,固定下层H型钢,调节上层H型钢的间距即凹槽大小,把各部件安装好后,将钢管桩放置在两个上层H型钢所形成的凹槽上即可进行加工,如图4所示,是钢管桩成品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及附图所示加工的钢管桩以圆形横断面为例,但也适用于加工其他所有横断面类型的钢管桩,包括方形、矩形、锥形、梯形、螺旋形管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