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地下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5418发布日期:2018-12-18 22:0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地下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市政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供电给排水、通讯、燃气等测试公共设施的需求也大量的增加,及庵煮综合市政管廊已成为必然。需求的增加,迫使管廊尺寸不断加大,工厂生产的预制管廊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无法正常运达施工现场,目前只能采用完全现浇或者双片型现浇的方法来建造,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在环保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进行拆分。现有的拆分再组装是采用钢管套筒式二次浇筑,因工艺复杂、造价高、周期长而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地下管廊,其目的在于解决利用现有的拆分再组装式管廊存在工艺复杂、造价高、周期长等缺点,导致经济性差,难以推广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市政地下管廊,包括至少一管廊节段,该管廊节段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复数个侧板,使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至少一通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复数个楔块,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复数个下条形槽体,所述顶板的下端面设有复数个上条形槽体;所述侧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插设于上条形槽体和下条形槽体;所述上条形槽体、下条形槽体以及侧板的侧壁均开设有至少一用于安装所述楔块的楔口。

进一步,所述上条形槽体和下条形槽体的横截面内轮廓为槽口大于槽底的梯形。

进一步,所述下条形槽体的槽深为侧板高度的1/12至1/3。

进一步,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板充当管廊节段的外墙,位于中间的若干所述侧板充当管廊节段的内墙,用于安装外墙的所述上条形槽体和所述下条形槽体的横截面内轮廓均为直角梯形,且直角边处于外墙的内侧;用于安装内墙的所述上条形槽体和所述下条形槽体的横截面内轮廓均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板充当管廊节段的外墙,充当外墙的所述侧板的上下两端与所述上条形槽体、所述下条形槽体之间均设置有防水橡胶带。

进一步,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上条形槽体和下条形槽体在其楔口的外端均嵌设于第一环形金属条,相应所述楔块的外端边角处嵌设于第二环形金属条,所述第一环形金属条和第二环形金属条之间相互焊接。

进一步,包括复数个排列对接的所述管廊节段,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前端均设有肋板,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后端均设有台阶面,其中一管廊节段的肋板与另一相邻管廊节段的台阶面相互重叠。

一种市政地下管廊,包括至少一管廊节段,该管廊节段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复数个侧板,使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至少一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楔块,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和顶板的下端面均设有复数个条形凸起,所述侧板的两端设有与条形凸起相配合的条形凹槽,所述所述侧板通过条形凹槽配合条形凸起竖直设置于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条形凸起和侧板的上下侧壁的均设置至少一用于安装所述楔块的楔口。

进一步,所述条形凸起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板充当管廊节段的外墙,充当外墙的所述侧板的横截面呈K型,位于中间的若干所述侧板充当管廊节段的内墙,充当内墙的所述侧板的横截面呈X型。

进一步,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为侧板高度1/12至1/3。

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构建,充分利用工厂化生产所特有的高精度、高质量和高速度等优势,预制各种部件。利用插接式连接结构的自正自紧特质,结合楔块进行封装,无需现浇等其他工序,也不用其他辅助工具或支架来矫正和固定侧板,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吊装,快速施工,卫生环保,是真正体现高效益的现代设备和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管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管廊节段的爆炸示意图(只画出部分楔块)。

图3为实施例一中,管廊节段沿竖直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管廊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市政地下管廊,包括至少一管廊节段100,该管廊节段100包括顶板1和底板2,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置有复数个侧板3,使顶板1和底板2之间形成至少一通道101。作为优选,顶板1、底板2和侧板3均为钢筋混凝土板块。

参照图1至图3,底板2的上端面设有复数个下条形槽体21,顶板1的下端面设有复数个上条形槽体11;侧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插设于上条形槽体11和下条形槽体21。

参照图1至图3,作为优选,顶板1和底板2均设有复数个预应力管7。

参照图1至图3,作为优选,下条形槽体21与底板2一体成型,上条形槽体11与顶板1一体成型。

参照图1至图3,作为优选方案:下条形槽体21的槽深为侧板高度的1/12至1/3。具体地,下条形槽体21的槽深为侧板高度的1/6,当侧板3的下端装于下条形槽体21时,在不依靠辅助工具的帮助下,侧板3可以保持竖直状态而不侧翻,可以大大降低侧板3的装卸难度。

参照图1至图3,作为优选方案:上条形槽体11和下条形槽体21的横截面内轮廓为槽口大于槽底的梯形。这种形状的上条形槽体11和下条形槽体21具有自正自紧的特质,十分方便在现场进行快速施工,无需过多的辅助工具来扶正和固定侧板3,可以简化装卸工艺,提高装卸效率。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复数个楔块4。上条形槽体11、下条形槽体21以及侧板3的侧壁均开设有至少一用于安装楔块4的楔口41。

参照图1至图3,作为优选,楔块4为钢筋混凝土板块。

参照图1至图3,具体地,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3充当管廊节段100的外墙,位于中间的若干侧板3充当管廊节段的内墙,用于安装外墙的上条形槽体11和下条形槽体21的横截面内轮廓均为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处于外墙的内侧;用于安装内墙的上条形槽体11和下条形槽体21的横截面内轮廓均为等腰梯形。由于上述设计,使得作为内墙使用的侧板3与作为外墙使用的侧板3形状上有所不同,可以让施工人员更好的区分哪些侧板3是作为内墙使用,哪些侧板3是作为外墙使用。

参照图1至图3,具体地,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3充当管廊节段100的外墙,充当外墙的侧板3的上下两端与上条形槽体11、下条形槽体21之间均设置有防水橡胶带5。

参照图1至图3,具体地,位于左右两侧的上条形槽体11和下条形槽体21在其楔口41的外端均嵌设于第一环形金属条411,相应楔块4的外端边角处嵌设于第二环形金属条42,楔块4装好后,第一环形金属条411和第二环形金属条42之间相互焊接,在第一环形金属条411和第二环形金属条42之间形成若干焊点6。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复数个排列对接的管廊节段100,顶板1和底板2的前端均设有肋板102,顶板1和底板2的后端均设有台阶面103,其中一管廊节段的肋板102与另一相邻管廊节段的台阶面103相互重叠。作为优选,重叠的肋板102和台阶面103之间设有防水橡胶带(图中未体现)。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构建,充分利用工厂化生产所特有的高精度、高质量和高速度等优势,预制各种部件。利用梯形上条形槽体和下条形槽体的自正自紧特质,结合小梯度的楔块进行封装,无需现浇等其他工序,也不用其他辅助工具或支架来矫正和固定侧板,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吊装,快速施工,卫生环保,是真正体现高效益的现代设备和工艺。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一种市政地下管廊,包括至少一管廊节段100,该管廊节段100包括顶板1和底板2,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置有复数个侧板3,使顶板1和底板2之间形成至少一通道101。作为优选,顶板1、底板2和侧板3均为钢筋混凝土板块。

参照图4,具体地,底板2的上端面和顶板的下端面均设有复数个条形凸起301,侧板3的两端设有与条形凸起301相配合的条形凹槽30,侧板3通过条形凹槽30配合条形凸起301竖直设置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

参照图4,作为优选,顶板1和底板2均设有复数个预应力管7。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复数个楔块4,条形凸起301和侧板3的上下侧壁的均设置至少一用于安装楔块4的楔口40。

参照图4,作为优选,条形凸起301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3充当管廊节段100的外墙,充当外墙的侧板3的横截面呈K型,位于中间的若干侧板3则充当管廊节段100的内墙,充当内墙的侧板3的横截面呈X型。

参照图4,作为优选,条形凹槽30的深度为侧板高度1/12至1/3。具体地,条形凹槽30的深度为侧板高度的1/6,当侧板3的下端装于条形凸起301时,在不依靠辅助工具的帮助下,侧板3可以保持竖直状态而不侧翻,可以大大降低侧板3的装卸难度。为了管廊的防水性,可以像实施例一一样,在条形凹槽30与条形凸起301之间设置防水橡胶带。为了管廊的防水性,顶板1和底板2的前端均设有肋板102,顶板和底板的后端均设有台阶面103,其中一管廊节段的肋板102与另一相邻管廊节段的台阶面103相互重叠。作为优选,重叠的肋板102和台阶面103之间设有防水橡胶带(图中未体现)。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构建,充分利用工厂化生产所特有的高精度、高质量和高速度等优势,预制各种部件。利用条形凹槽与条形凸起的自正自紧特质,结合小梯度的楔块进行封装,无需现浇等其他工序,也不用其他辅助工具或支架来矫正和固定侧板,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吊装,快速施工,卫生环保,是真正体现高效益的现代设备和工艺。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