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式预埋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037发布日期:2018-12-25 21:0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式预埋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式预埋槽。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在各大城市兴起,入廊管线有自来水、燃气、各种电线电缆,以前这些管线的托臂采用与预埋铁件焊接的方法来固定,随着预埋槽的应用普及,各种管线的支撑托臂的安装工艺大大简化了。目前预埋槽的安装大都采用铁钉、自攻钉等与模板固定,对模板的伤害较大,影响其周转次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式预埋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式预埋槽,包括预埋槽、榫头和榫槽,所述的预埋槽上对应托臂安装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榫头从预埋槽背面插入安装孔内;所述的榫槽与榫头相匹配,将榫头固定在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榫头为T型螺栓,所述的榫槽为螺栓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的榫头的T型头部焊接固定在预埋槽背面。

进一步地,拆除模板后,所述的榫槽穿过托臂安装孔与榫头固定连接,将预埋槽与托臂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的预埋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过程中模板和榫槽可拆卸下来重复使用,从而减少模板的损耗;

2)本实用新型的预埋槽在施工时将后期托臂的安装工艺与预埋槽安装的工艺结合起来,简化施工步骤,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式预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榫头和榫槽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埋槽固定在模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埋槽与托臂安装示意图;

其中:1-预埋槽,2-榫头,3-榫槽,4-托臂,5-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式预埋槽,包括预埋槽1、榫头2和榫槽3。在预埋槽1上对应托臂4安装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榫头2从预埋槽1背面插入安装孔内,同时每个榫头2配套一个相匹配的榫槽3用于固定榫头2。

上述的榫头2为T型螺栓,榫槽3为螺栓套筒。

在本实施例中预埋槽1规格38/23,厚度3mm,槽道口宽18mm,内侧不带齿牙,背部根据托臂4的开孔位置开一个直径15mm的安装孔,便于榫头2的安装。同时预埋槽1表面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小于60微米;预埋槽1槽道内有填充密封条,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进入槽道。榫头2是M14的T型螺栓,长度22mm,榫槽3是外径18mm,内带与M14螺栓相对应的螺旋槽,长度25mm,六角边长为13mm。榫头2、榫槽3材质皆为Q235B,热镀锌,镀锌层厚度不小于50微米。

如图3所示,预埋槽1安装时通过榫头2和榫槽3将其固定在模板5上,榫头2的T型头部焊接固定在预埋槽1背面。拆模后榫头2随着预埋槽1预埋在混凝土里,榫槽3拆下来用于后期托臂4的安装。由于榫头2位置是固定的,预埋槽1的位置、间距是固定的,所以模板5上开孔位置也是固定的,周转使用时无需重新开孔,从而不影响模板周转使用次数。

如图4所示,拆模后,榫槽3穿过托臂4安装孔与榫头2固定连接,将预埋槽1与托臂4两者连接在一起。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榫槽3与榫头2的二次使用,且安装方便,拆卸灵活,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