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405发布日期:2019-04-05 19:2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在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做到如何充分收集利用雨水资源是一项对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重要作用的工程,在如今城市交通建设中,公交网络体系日益成熟,各个道路上均布有公交候车亭,现有公交候车亭一般用作为乘客候车、遮阳、遮雨以及挡风等用途,只有极少数的公交候车亭具备雨水收集功能,但是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若遇暴雨天气,雨水收集利用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收集、储存雨水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过滤箱和雨水收集箱;所述公交候车亭包括一呈倒伞状的亭顶;所述亭顶下面设置两根支柱,两根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广告箱;所述雨水过滤箱放置在广告箱内,其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一,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一,雨水过滤箱的内部设置一块挡板;所述挡板把雨水过滤箱分为过滤区和垃圾物收集区,挡板上自上而下设置三个长条形缺口,过滤区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粗过滤隔网、中过滤隔网、细过滤隔网,粗过滤隔网、中过滤隔网、细过滤隔网均按相同的倾斜方向设置,且其低端分别与三个长条形缺口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雨水收集箱设置在广告箱的下方,雨水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二,下部设置有出水口二,出水口二处连接有水龙头;所述亭顶的中心处设置有出水口三,出水口三通过管道一与进水口一连接;所述出水口一通过管道二与进水口二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储水池,储水池为地下式设置在公交候车亭旁边,雨水收集箱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管道三与储水池连接;储水池的两侧连接有排水管。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物收集区所对应的雨水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卡口,卡口通过一卡盖进行封口。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板上还设置有透水栅格区,透水栅格区位于三个长条形缺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利用公交候车亭进行雨水收集,结构简单,雨水收集利用率高,雨水收集箱内的水可用于冲洗公交候车亭地面以及喷洒旁边的绿化种植物;如遇暴雨天气,雨水收集箱内多余雨水通过溢流口进入到储水池补给地下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亭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雨水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公交候车亭1;亭顶1-1;支柱1-2;出水口三1-3;雨水过滤箱2;进水口一2-1;粗过滤隔网2-2;中过滤隔网2-3;细过滤隔网2-4;出水口一2-5;挡板2-6;卡口2-7;缺口2-8;透水栅格区2-9;雨水收集箱3;溢流口3-1;出水口二3-2;储水池4;广告箱5;块状海绵垫6;管道一7;管道二8;管道三9;排水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公交候车亭1、雨水过滤箱2、雨水收集箱3、储水池4。

本实施例中,公交候车亭1包括一呈倒伞状亭顶1-1,该倒伞状亭顶1-1能使雨水集中流到其中心处,亭顶1-1下面设置两根支柱1-2,两根支柱1-2之间固定连接有广告箱5;广告箱5作为一种展示窗口使用,其后箱壁为旋转打开式设计。

本实施例中,雨水过滤箱2放置在广告箱5内,其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一2-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一2-5,雨水过滤箱2的内部设置一块挡板2-6;该挡板2-6把雨水过滤箱2分为过滤区和垃圾物收集区,挡板2-6上自上而下设置三个长条形缺口2-8,过滤区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粗过滤隔网2-2、中过滤隔网2-3、细过滤隔网2-4。粗过滤隔网2-2、中过滤隔网2-3、细过滤隔网2-4均按相同的倾斜方向设置,且其低端分别与三个长条形缺口2-8一一对应连接。粗过滤隔网2-2用于过滤掉雨水中的树叶、塑料袋、树枝等较大垃圾物,中过滤隔网2-3用于过滤掉雨水中的碎砖石等固体颗粒物,细过滤隔网2-4用于进一步过滤掉雨水中的较小颗粒的泥沙石等颗粒物。雨水经过粗过滤隔网2-2、中过滤隔网2-3和细过滤隔网2-4三种隔网的过滤达到基本洁净,所得到的洁净雨水可用于冲洗地面、喷洒绿化种植物等。由于三种隔网均倾斜设置,其上的垃圾物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挡板2-6上的缺口2-8进入到垃圾物收集区,同时会有少量的水进入到垃圾物收集区内,为了防止垃圾物收集区内积水过多,因此在挡板2-6上设置有透水栅格区2-9,透水栅格区2-9位于三个长条形缺口2-8的下方,垃圾物收集区内的积水可及时通过透水栅格区2-9进入过滤区。

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箱3设置在广告箱5的下方,雨水收集箱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二,下部设置有出水口二3-2,出水口二3-2处连接有水龙头,水龙头高于底面一定距离。雨水收集箱3的上面设置有块状海绵垫6,使雨水收集箱3同时可做为坐凳使用。亭顶1-1的中心处设置有出水口三1-3,出水口三1-3通过管道一7与进水口一2-1连接,出水口一2-5通过管道二8与进水口二连接。

本实施例中,储水池4为地下式设置在公交候车亭1旁边,雨水收集箱3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口3-1,溢流口3-1通过管道三9与储水池4连接。如遇暴雨天气,雨水收集箱3内多余的雨水通过溢流口3-1、管道三9进入到储水池4进行暂存。储水池4的两侧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从而使储水池4内的水通过排水管10补给到地下水内。

本实施例中,垃圾物收集区所对应的雨水过滤箱2的底部设置有卡口2-7,卡口2-7通过一卡盖进行封口,以方便定期清理垃圾物收集区内的垃圾物。

本实施例利用公交候车亭进行雨水收集,结构简单,雨水收集利用率高,多余的雨水存储到储水池内补给地下水。因城市内公交候车亭分布均匀且个数多,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使公交候车亭成为一个“小海绵体”,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