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623发布日期:2019-04-29 12:2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的结构;现有的基坑支护通常是先将锚杆插入基坑的侧壁,然后注入混凝土,将锚杆与基坑侧壁进行固定,然后在挖好的基坑中埋入钢筋,使钢筋与锚杆进行固定,再用铁丝将另一个钢筋与埋入基坑中的钢筋进行连接,通过多个钢筋的横向以及竖向的连接,而搭建成基坑支护;但是这种钢筋连接方式的生产效率比较低,并且当基坑的深度比较深时,操作人员需要以下层搭好的钢筋架为支撑,然后在钢筋架上继续搭建新的钢筋,随着搭建高度的增加,操作人员工作的危险性也增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多个铰接的防护网翻折共面后形成基坑支护结构,不需要操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搭建钢筋支护,提高了搭建基坑支护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在现场搭建钢筋支护的劳动强度,并且减少了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个通过铰接以翻折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框体、多个固设于框体上的横杆以及多个固设于框体上且垂直固定连接于横杆的竖杆;相邻的防护网上的框体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一个防护网的框体上的卡接件,相邻防护网的框体上开设有供卡接件卡接的连接槽;所述固定组件能使相邻的防护网保持共面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做基坑防护时,将锚杆插入基坑侧壁,并注入混凝土,以将锚杆进行固定,然后将折叠状态的防护网展开,通过固定组件使相邻的防护网保持共面,将展开后的防护网置于基坑侧壁,将防护网与锚杆固定连接,使防护网对基坑侧壁起到防护的作用,能够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搭建钢筋支护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根据基坑的深度,将几个防护网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运输的过程中,防护网之间可以相互翻折,缩小防护网的占用空间,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网的框体的端部固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相邻的防护网的端部固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直径相同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防护网,使框体上第一固定块围绕转动杆转动,并且使第一固定块朝靠近第二固定块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该防护网设有第一固定块的一侧翻转至其相邻防护网设有第二固定块的上方,从而使相邻的防护网能够折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框体的插接杆以及固设于插接杆靠近连接槽一端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倾斜设置于插接杆上;所述卡接板靠近连接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接杆,所述卡接板远离连接槽的一端与插接杆之间留有间隙;相邻的框体上开设有连通于连接槽且用于卡接卡接板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折叠后的防护网展开之后,移动框体上的插接杆,使插接杆插设于其相邻框体上的连接槽中,并使插接杆上的卡接板卡接于卡接槽中,以将插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两个框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使两个框体保持共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杆上固设有“T”形块,所述框体上开设有供“T”形块竖直滑移的“T”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接杆移动的过程中,插接杆上的“T” 形块能够滑移连接于“T”形槽,从而能够防止“T”形块在滑移的过程中从“T”形槽中脱离,加强相邻的框体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的外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网与设于基坑侧壁上的锚杆固定连接后,将支撑杆连接于防护网的框体上,然后将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埋入基坑中,以对防护网起到支撑的作用,加强防护网对基坑侧壁的防护墙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扎带,所述支撑杆插设于扎带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插设在防护网上的扎带中,然后拉紧扎带将支撑杆与框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支撑杆对防护网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上设有将横杆与折叠状态下的相邻防护网上的横杆进行连接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网折叠状态下,通过限位件将相邻的防护网进行连接,能够防止在运送防护网的过程中,折叠的防护网彼此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以及两个分别固设于限位杆两端的弹性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远离限位杆的一端为开口结构,两个限位环能分别卡接于防护网的横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个限位环通过其开口端卡在一个防护网的横杆上,当另一个防护网折叠在该防护网上时,将限位杆上的另一个限位环卡在另一个防护网上的横杆上,从而将折叠后相邻的两个防护网的位置进行限定;由于限位环为弹性材质,当需要将防护网展开时,从防护网上取出限位环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运输防护网时,将防护网折叠能够节省防护网的占空空间,便于运输;在基坑安装防护网时,将防护网直接展开,再通过固定组件使相邻的防护网保持共面,从而不需要操作人员现场搭建钢筋支护,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工作效率;

2.通过将一个框体上的插接杆插设于其相邻框体上的连接槽中,并通过插接杆上的卡接板卡接于卡接槽中以将插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比较方便省力地将防护网的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防护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 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固定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T”形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结构为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网;11、框体;111、连接槽;112、卡接槽;113、“T”形槽;12、横杆;13、竖杆;14、第一固定块;141、第一连接孔;15、第二固定块;151、第二连接孔;16、扎带;17、转动杆;2、限位件;21、限位杆;22、限位环;3、固定组件;31、卡接件;311、插接杆;312、卡接板;313、“T”形块;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参见图1,包括多个通过铰接以翻折的防护网1、设于防护网1上以将折叠状态下(参见图7)的相邻的防护网1进行连接的限位件2以及设于防护网1上以使相邻的防护网1保持共面状态的固定组件3。

参见图2,防护网1包括框体11、多个固设于框体11上的横杆12以及多个固设于框体11上且垂直固定连接于横杆12的竖杆13,防护网1的框体11的端部边缘处固设有两个(但不局限于两个)第一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4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41;相邻的防护网1的端部边缘处固设有两个(但不局限于两个)第二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5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41直径相同的第二连接孔151,第一连接孔141与第二连接孔151中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7。在运输防护网1时,转动防护网1,使框体11上第一固定块14围绕转动杆17转动,并且使第一固定块14朝靠近第二固定块1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该防护网1设有第一固定块14的一侧翻转至其相邻防护网1设有第二固定块15的上方,从而使相邻的防护网1能够折叠。在做基坑防护时,将锚杆(图中未画出)插入基坑侧壁,并注入混凝土,以将锚杆(图中未画出)进行固定,然后将折叠状态的防护网1展开,通过固定组件3使相邻的防护网1保持共面,将展开后的防护网1置于基坑侧壁,将防护网1与锚杆(图中未画出)固定连接,使防护网1对基坑侧壁起到防护的作用,能够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搭建钢筋支护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根据基坑的深度,将几个防护网1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运输的过程中,防护网1之间可以相互翻折,缩小防护网1的占空空间,便于运输。

参见图3和图4,固定组件3包括设于一个防护网1的框体11上的卡接件31,相邻防护网1的框体11上开设有供卡接件31卡接的连接槽111;卡接件31包括滑移连接于框体11的插接杆311、两个分别位于插接杆311的两侧且固设于插接杆311靠近连接槽111一端的卡接板312以及固设于插接杆311上的“T”形块313(参见图6),卡接板312倾斜设置于插接杆311上,卡接板312靠近连接槽1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接杆311,卡接板312远离连接槽111的一端与插接杆311之间留有间隙;相邻的框体11上开设有连通于连接槽111且用于卡接卡接板312的卡接槽112,框体11上开设有供“T”形块313(参见图6)竖直滑移的“T”形槽113(参见图6)。

参见图2,框体11的外侧壁上设有扎带16,扎带16上套设有支撑杆4。参见图3和图4,将折叠后的防护网1展开之后,移动框体11上的插接杆311,插接杆311上的“T” 形块(参见图6)能够竖直滑移连接于“T”形槽113(参见图6),使插接杆311插设于其相邻框体11上的连接槽111中,并使插接杆311上的卡接板312卡接于卡接槽112中,以将插接杆311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两个框体11的位置进行固定,使两个框体11保持共面;参见图2,当防护网1与设于基坑侧壁上的锚杆固定连接后,将支撑杆4插设在防护网1上的扎带16中,将支撑杆4沿竖直方向埋入基坑中,然后拉紧扎带16将支撑杆4与框体11的位置进行固定,以对防护网1起到支撑的作用,加强防护网1对基坑侧壁的防护墙强度。

参见图2,限位件2包括限位杆21以及两个分别固设于限位杆21两端的弹性的限位环22,限位环22远离限位杆2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两个限位环22能分别卡接于防护网1的横杆12上。将一个限位环22通过其开口端卡在一个防护网1的横杆12上,当另一个防护网1折叠在该防护网1上时,将限位杆21上的另一个限位环22卡在另一个防护网1上的横杆12上,从而将折叠后相邻的两个防护网1的位置进行限定;由于限位环22为弹性材质,当需要将防护网1展开时,从防护网1上取出限位环22即可。

具体使用方式:在运输防护网1时,转动防护网1,使框体11上第一固定块14围绕转动杆17转动,并且使第一固定块14朝靠近第二固定块1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该防护网1设有第一固定块14的一侧翻转至其相邻防护网1设有第二固定块15的上方,从而使相邻的防护网1能够折叠;将一个限位环22通过其开口端卡在一个防护网1的横杆12上,当另一个防护网1折叠在该防护网1上时,将限位杆21上的另一个限位环22卡在另一个防护网1上的横杆12上,从而将折叠后相邻的两个防护网1的位置进行限定。

在做基坑防护时,从防护网1上取出限位环22,框体11上的第一固定块14转动连接于转动杆17,使第一固定块14朝远离第二固定块15的方向移动,将折叠状态的防护网1展开,移动框体11上的插接杆311,插接杆311上的“T” 形块能够滑移连接于“T”形槽113,使插接杆311插设于其相邻框体11上的连接槽111中,并使插接杆311上的卡接板312卡接于卡接槽112中,以将插接杆311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两个框体11的位置进行固定,使两个框体11保持共面;将锚杆(图中未画出)插入基坑侧壁,并注入混凝土,以将锚杆(图中未画出)进行固定,将展开后的防护网1置于基坑侧壁,将防护网1与锚杆(图中未画出)固定连接,当防护网1与设于基坑侧壁上的锚杆固定连接后,将支撑杆4插设在防护网1上的扎带16中,将支撑杆4沿竖直方向埋入基坑中,然后拉紧扎带16将支撑杆4与框体11的位置进行固定,以对防护网1起到支撑的作用,加强防护网1对基坑侧壁的防护墙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