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缓冲防水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306发布日期:2019-05-15 22:1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缓冲防水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缓冲防水层结构,属于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最大的问题,就是变形缝、沉降缝处渗漏水,因为城市综合管廊在长度方向,可能跨越不同的地层,有些地方土质致密、有些地方土质疏松;有的土层含水量高,有的含水量低;有些部位上部荷载大,有些部位小;所以造成沉降幅度不一致,在管廊变形缝部位出现防水卷材撕裂、损毁等问题,在综合管廊变形缝部位出现渗漏。

钢筋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较大,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使得防水卷材和钢筋混凝土管廊间在变形缝位置处于不断拉伸、位移过程,普通的防水卷材和施工方法,防水卷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拉伸、位移逐渐的失去粘结性、与基层混凝土脱落、剥离,在管廊变形缝部位出现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城市综合管廊变形缝位置,使用相对拉伸强度高的材料,通过局部设置隔离层、预留变形量、具有永久蠕变性能材料粘结措施,具有可通过各构造层的缓冲作用,达到在管廊变形缝部位不出现防水卷材撕裂、损毁等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缓冲防水层结构,包括密封胶层,密封胶层嵌填于变形缝内;变形缝外铺设胶黏层,其中胶黏层上铺设隔离层,隔离层上铺设加强层,加强层上铺设防水层,防水层与变形缝对应位置处预留有变形余量。

隔离层的作用是抵御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不均匀沉降≤10mm 的变形,在结构发生变形时,由隔离层实现胶黏层和上一层加强层的分离,不至于将外边的防水层拉开,依靠防水层本身的拉伸强度,在变形较小时,起到封闭防水作用。

优选的,变形缝的高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在变形缝的两端分别铺设隔离层。

优选的,所述胶黏层上铺设的隔离层分为上表面隔离膜、下表面隔离膜,所述上表面隔离膜、下表面隔离膜分别对应的位于胶黏层的上下两端,且上表面隔离膜的下边缘与下表面隔离膜的上边缘对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胶黏层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胎体。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为1.5mm厚的强力密封反应粘结型防水卷材。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为1.5mm厚的强力密封反应粘结型防水卷材。

优选的,变形缝两端的隔离层为牛皮纸隔离层。

优选的,所述预留的变形余量为3%-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胶层为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嵌填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缝内,密封胶层在变形缝两侧同变形缝的结构牢固粘结,而且在变形缝的上、下位置用牛皮纸隔离层分隔,在管廊结构发生沉降或位移时,密封胶层只在水平方向变形,避免与其他方向粘结产生的应力,可保持密封胶层的完整性。

卷材加强层的下部与卷材隔离层无约束力,上部与主防水层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结,具有一定的蠕变性,卷材加强层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结构变形时不会影响到上下构造层,对综合管廊的变形缝处形成局部的封闭区域,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能够吸收管廊变形缝两端不同程度的沉降、位移,保护防水层结构同管廊结构层不受沉降变形、热胀冷缩产生应力位移的而产生撕裂和损毁,保证管廊的使用功能、延长管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附图序号说明:变形缝1、密封胶层2、加强层3、防水层4、牛皮纸隔离层5、上表面隔离膜6、下表面隔离膜7、胎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中,新型缓冲防水层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缝1,为了填补变形缝1,将密封胶层2嵌填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缝1内;变形缝1外铺设胶黏层,其中胶黏层上铺设隔离层,隔离层之上铺设加强层3,加强层3之上铺设防水层4,防水层4与变形缝1对应位置处预留有变形余量,当变形缝发生变化的时候,防水层不会断裂,隔离层、加强层、防水层形成卷材。

变形缝1的高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在变形缝1的两端分别铺设隔离层,此处的隔离层优选为牛皮纸隔离层5。

具体的,胶黏层上铺设的隔离层包括上表面隔离膜6、下表面隔离膜7,上表面隔离膜6和下表面隔离膜7分别对应的位于胶黏层的上下两部分,上表面隔离膜6的下边缘和下表面隔离膜7的上边缘对齐设置,胶黏层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胎体8,胎体8为橡胶胎体,其中胶黏层、上表面隔离膜6、下表面隔离膜7、橡胶胎体紧密的、平行的一层层设置在一起,加强卷材的各种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胶黏层和胎体8共同作为缓冲层缓冲加载在建筑物上的应力。

优选密封胶层2为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缝1两侧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密封胶层2容置在变形缝1内,与变形缝1牢固粘结,密封胶层2嵌填于变形缝内的厚度≥35mm。高度或者长度的方向、在变形缝1的上下两端用牛皮纸隔离层5进行分隔,变形缝1的上下两端通过牛皮纸隔离层5隔离密封胶层1,当管廊结构发生沉降或位移时,有牛皮纸隔离层5的作用,密封胶层1只在水平方向变形,避免与其他方向粘结产生的应力,可保持密封胶层 1的完整性。

优选隔离层为1.5mm厚ZJYCPS强力密封反应粘结型(单面粘合S 型)防水卷材,卷材宽度200mm,粘贴面在中间100mm范围内的隔离膜不揭除作为下隔离层,粘贴面朝向钢筋混凝土管廊一侧并与胶黏层粘结;隔离层上表面卷材自身的合成高分子膜基作为隔离层与上层的防水层脱离;隔离层的作用是抵御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不均匀沉降≤10mm的变形,在结构发生变形时,由隔离层上下隔离膜实现密封胶层2和上一层加强层的分离,不至于将外边的防水层拉开,依靠卷材本身的拉伸强度,在变形较小时,起到封闭防水作用。

加强层3为1.5mm厚ZJYCPS强力密封反应粘结型(单面粘合S 型)防水卷材,卷材宽度500mm,粘贴面在中间200mm(卷材隔离层) 范围内的隔离膜不揭除作为下隔离层,粘贴面朝向钢筋混凝土管廊一侧并与隔离层粘结;加强层3的作用是依靠卷材本身的拉伸强度,抵御较大不均匀沉降、位移等的应力变形;加强层3的下部与隔离层无约束力,上部与防水层3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结,具有一定的蠕变性,加强层3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结构变形时不会影响到上下构造层,对综合管廊的变形缝处形成局部的封闭区域,起到防水作用。

防水层4为设计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加强层3范围内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结并在此范围预留3%左右的余量,其余部位按设计要求做法正常施工。本层构造的防水层预留3%-4%余量,优选为3%的余量,可以保证管廊在变形缝两侧有较大沉降或位移(变形量在30㎜左右)时,防水卷材不会撕裂、拉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结防水卷材,可以保证防水卷材预留3%余量后表面不出现空鼓,通过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蠕变性能吸收管廊沉降或位移运动产生的应力,使整体防水结构无任何缝隙,彻底杜绝了窜水、渗漏隐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隔离层、加强层3选用的1.5mm厚ZJYCPS 强力密封反应粘结型(单面粘合S型)防水卷材,卷材本身的拉伸强度大,卷材的胶黏层可同多界面形成牢固持久粘结的反应型胶黏层。

该新型缓冲防水层结构在使用中,能够完全吸收30mm的热膨胀率差异导致的位移差值,并且在10000次位移差值循环后,防水层与综合管廊混凝土之间也不会发生撕裂或脱落现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