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907发布日期:2019-04-09 21:05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浇带通常有收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等,收缩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至少2个月以后进行;沉降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一般应在主体砌体完成一个月后,并向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数据后由设计单位确定。后浇带模板为独立支拆的体系,由于地下室材料转运、地下室垃圾清理及地下室穿插施工等拆除后浇带支撑模板,导致后浇带采用二次拆模与回顶,同时由于操作工人技术不一,造成模板错缝以致混凝土构件成型效果差,沉降不均产生裂缝,而且违反建设工程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浇带如不拆除支撑体系,地下室材料运输转运、垃圾清理、穿插施工等文明施工无法进行,同时也影响地下室其它分部工程施工。同时,由于后浇带支撑体系导致地下室材料运输转运、垃圾清理、穿插施工等无法施工,使地下室区域被划分为若干个封闭施工区域,会带来施工通道不便、装拆繁琐、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可提供施工效率的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包括安装在地下室后浇带下方的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由支撑钢管搭设而成,位于预留通道两侧的支撑钢管的纵距和横距均加密设置,在支撑架体的顶部搭设有一组工字钢,然后在工字钢上铺设一组方钢,在方钢上铺设模板。

进一步,所述预留通道位置的支撑钢管顶部设置有顶托,工字钢搭设在顶托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留通道将若干个封闭施工区域连接成整体通道,预留通道形成以后,地下室模板、钢管等木工班组材料可在通道内直接用农用车运输、方便垃圾清理、保证文明施工,而且地下室的砌体材料、抹灰水泥砂浆、腻子涂料、暖通工程材料及消防工程材料等施工运输可以在地下室畅通无阻,从而节约材料搬运及垃圾转运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益,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和节省工期,并且为项目穿插施工提供可行性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支撑架体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是支撑架体与工字钢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支撑架体的侧视图;

图4是支撑架体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钢管,2-预留通道,3-地下室后浇带,4-工字钢,5-方钢,6-模板,7-止水钢板,8-顶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包括安装在地下室后浇带3下方的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由支撑钢管1搭设而成,位于预留通道2两侧的支撑钢管1的纵距和横距均加密设置,在支撑架体的顶部搭设有一组工字钢4,然后在工字钢4上铺设一组方钢5,在方钢5上铺设模板6。所述预留通道2位置的支撑钢管1顶部设置有顶托8,工字钢4搭设在顶托8上。

采用上述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进行施工时,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一,支撑架体安装:首先在地下室后浇带3下方安装支撑架体,整体架体按照支撑钢管1的纵距a=1.00m,横距b=1.00m,步距h=1.50m进行搭设,然后对预留通道2位置进行放线,再将预留通道2两侧支撑钢管1的纵距和横距均加密为0.5m,预留通道2位置的支撑钢管1的纵距a=1.00m,其横距b=1.00m,所述支撑架体中扫地杆高度为0.15m;

步骤二,在支撑架体安装完成后,在支撑架体的顶部位于预留通道2位置搭设一组工字钢4,然后在工字钢4上铺设一组方钢5,在方钢5上铺设模板6,最后便可在模板6上浇筑地下室后浇带3,地下室后浇带3与两侧的混凝土之间设置有止水钢板7;

步骤三,待地下室后浇带3混凝土浇筑完后并达到拆模条件时,拆除预留通道2位置处的支撑钢管1,形成预留通道2,最后预留通道2位置的地下室底板进行钢板或者模板的铺设。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留通道2将若干个封闭施工区域连接成整体通道,预留通道2形成以后,地下室模板、钢管等木工班组材料可在通道内直接用农用车运输、方便垃圾清理、保证文明施工,而且地下室的砌体材料、抹灰水泥砂浆、腻子涂料、暖通工程材料及消防工程材料等施工运输可以在地下室畅通无阻,从而节约材料搬运及垃圾转运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益,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和节省工期,并且为项目穿插施工提供可行性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