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闸门精确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268发布日期:2019-04-29 12:1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平板闸门精确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闸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闸门精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平板闸门是指沿竖直轨道上下移动的挡水闸门,门扇的挡水面是一板式平面,构造简单可靠,制造安装和运输较简便。目前电站大坝多数由人工现场值守,以控制和管理闸门的开合。由于电站大坝多建设于比较偏僻的位置,路途遥远,工作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往返的行程上。特别是在汛期暴雨期间,可能造成山体滑坡等意外,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达到现场。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越来越多的水电站开始对平板闸门进行改造,使之可以通过远程实现对平板闸门的控制和监管。

实现远程控制闸门的关键在于对闸门开度量的精准控制,有效实现闸门的全开和全关,而现在的技术中几乎都是通过卷扬机中间轴的转动来实现,这种对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误差大,只能适合现地控制。运用于远程控制易出现因采集量误差、开关位置动作不正确而发生闸门失控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闸门精确控制系统,解决现有平板闸门远程控制中因数据由卷扬机采集导致控制失准,引发闸门失控冲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平板闸门精确控制系统,包括闸门、支撑框架、控制系统、卷扬机、闸门槽,支撑框架顶部固定有卷扬机,卷扬机的吊钩与闸门顶部连接,支撑框架下端两侧壁上设置有闸门槽,闸门两侧卡接于闸门槽内,卷扬机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位移传感器的电器部分固定于支撑框架上,其拉绳头固定于闸门顶部,拉绳位移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闸门顶部设置有支撑杆上,支撑杆顶部设置有下限位块,支撑框架上设置有下限位行程开关,下限位块底部触压下限位行程开关后,下限位行程开关动作,下限位行程开关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闸门下端设置上限位块,支撑框架上设置有上限位行程开关,上限位块顶部触压上限位行程开关后,上限位行程开关动作,上限位行程开关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杆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支撑框架上与下限位行程开关对应处设置有刻度指示针,刻度指示针与刻度线垂直设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设置于闸门上方,并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闸门两侧壁上设置有滚轮,滚轮卡接于闸门槽内,端面顶压于闸门槽内侧壁上。

工作原理:给出开闸命令后,控制系统启动卷扬机,在卷扬机作用下闸门往上运动,拉绳位移传感器采集闸门位移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当闸门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卷扬机停止动作,闸门停止运行,同步地为确保安全,闸门全开时,上限位块触压于上限位行程开关上,上限位行程开关动作,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

相应的,控制系统在收到合闸命令后,启动卷扬机,闸门沿闸门槽向下运动,拉绳位移传感器采集闸门位移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当闸门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卷扬机停止动作,闸门停止运行,同步地为确保安全,闸门全闭时,下限位块触压于下限位行程开关上,下限位行程开关动作,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

同时在检修或者现场调试时,通过刻度线与刻度指示针有效读取闸门位移,与拉绳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已确保对闸门的精确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的远程控制平板闸门的系统,通过拉绳位移传感器有效采集闸门的位移数据,并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实现闸门开合的精确控制;通过上下限位块和上下限位行程开关确保闸门开合到位,同步增加系统安全系数;通过刻度线和刻度指示针有效地指导闸门的检修和现场安装调试;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闸门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平板闸门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板闸门开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板闸门精确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闸门,2-支撑框架,3-卷扬机,4-闸门槽,5-拉绳位移传感器,101-支撑杆,102-下限位块,103-上限位块,104-滚轮,201-下限位行程开关,202-上限位行程开关,203-刻度指示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平板闸门精确控制系统,包括闸门1、支撑框架2、控制系统、卷扬机3、闸门槽4,支撑框架2顶部固定有卷扬机3,卷扬机3的吊钩与闸门1顶部连接,支撑框架2下端两侧壁上设置有闸门槽4,闸门1两侧卡接于闸门槽4内,卷扬机3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5,拉绳位移传感器5的电器部分固定于支撑框架2上,其拉绳头固定于闸门1顶部,拉绳位移传感器5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如图1、2所示,给出开闸命令后,控制系统启动卷扬机3,在卷扬机3作用下闸门1往上运动,拉绳位移传感器5采集闸门1位移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当闸门1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卷扬机3停止动作,闸门1停止运行。相应的,控制系统在收到合闸命令后,启动卷扬机3,闸门1沿闸门槽4向下运动,拉绳位移传感器5采集闸门1位移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当闸门1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卷扬机3停止动作,闸门1停止运行。通过拉绳位移传感器5实时地采集闸门1的位移数据,从而精确获得闸门1的位置数据,避免闸门1冲顶或者合闸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实现对闸门1的精确控制。通过拉绳位移传感器5将采集的信号通过通讯装置反馈至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闸门1的远程控制。

实施例2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闸门1顶部设置有支撑杆101上,支撑杆101顶部设置有下限位块102,支撑框架2上设置有下限位行程开关201,下限位块102底部触压下限位行程开关201后,下限位行程开关201动作,下限位行程开关201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闸门1向下运行到极限位置即合闸后,为确保安全,下限位块102触压于下限位行程开关201上,下限位行程201开关动作,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在拉绳位移传感器5失效时仍能保持控制系统动作,进一步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系数。

实施例3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2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闸门1下端设置上限位块103,支撑框架2上设置有上限位行程开关202,上限位块103顶部触压上限位行程开关202后,上限位行程开关202动作,上限位行程开关202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闸门1向上运行到极限位置即开闸后,为确保安全,上限位块103触压于上限位行程开关202上,上限位行程202开关动作,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在拉绳位移传感器5失效时仍能保持控制系统动作,进一步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系数。

实施例4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2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01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支撑框架2上与下限位行程开关201对应处设置有刻度指示针203,刻度指示针203与刻度线垂直设置。在检修或者现场调试时,通过刻度线与刻度指示针203有效读取闸门位移,与拉绳位移传感器采集5的数据进行比对,已确保对闸门1的精确控制。

实施例5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2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设置于闸门1上方,并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闸门的状态。

实施例6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闸门1两侧壁上设置有滚轮104,滚轮104卡接于闸门槽4内,端面顶压于闸门槽4内侧壁上。如图3所示,通过滚轮104在闸门槽4内滚动,实现闸门1的上下运动。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