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钉结构及可回收的土钉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139发布日期:2019-05-21 21:40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钉结构及可回收的土钉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钉结构及可回收的土钉墙。



背景技术:

如今,我国各地高层建筑普遍存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也在逐渐增加,基坑的深度也普遍增加。基坑作为建筑地下结构的临时支护措施常常不被大家重视,使用的建筑材料多在地下结构建造完毕后被埋于地下,材料浪费巨大。目前,我国除东部一些沿海地区有软土分布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地质条件较好,12米深度以内的基坑,大量使用土钉墙进行支护,这种支护形式之所以广泛存在,主要的原因是土钉墙具有基坑支护造价低、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但目前使用的土钉墙的材料多不回收,十分浪费材料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土钉结构,旨在改善土钉结构不能回收,十分浪费材料资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的土钉墙,旨在改善土钉墙的材料多不回收,十分浪费材料资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土钉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承压板、两个钢丝绳和槽钢,承压板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安装孔后通过鸡心环连接,两个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槽钢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槽钢设有两个预钻槽孔,两个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预钻槽孔后与相邻的另一个槽钢的预钻槽孔内的钢丝绳通过收紧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预钻槽孔后通过卡头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卡头靠近收紧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体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对中定位支架,对中支架设有固定孔,钢丝绳穿过固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体的长度方向每隔1.0~1.5m设有一个对中定位支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体还包括注浆管,承压板还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之间,注浆管安装于第二安装孔。

一种可回收的土钉墙,包括上述土钉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于坡面上的木模板,槽钢与木模板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木模板的搭接长度≥1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钉结构及可回收的土钉墙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土钉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承压板、两个钢丝绳和槽钢。承压板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安装孔后通过鸡心环连接;利用鸡心环将两个钢丝绳进行连接,以便于快速地将两个钢丝绳快速地连接在一起。两个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槽钢配合。与传统通过固定、浇筑等方式制成的相比,该土钉结构后期解开鸡心环后,便可以回收钢丝绳、槽钢等,十分节约材料。

一种可回收的土钉墙,包括上述土钉结构。该可回收的土钉墙可以回收钢丝绳、槽钢等,十分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土钉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土钉结构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本体之间的钢丝绳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土钉结构中对中定位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土钉结构中承压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的土钉墙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的土钉墙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标:100-土钉结构;110-本体;111-承压板;111a-第一安装孔;111b-第二安装孔;112-钢丝绳;113-槽钢;113a-预钻槽孔;114-鸡心环;115-收紧器;116-卡头;117-对中定位支架;117a-第一固定孔;117b-第二固定孔;118-注浆管;118a-注浆体;119-木垫块;120-土钉钻孔;200-土钉墙;210-木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钉结构100,用于制作土钉墙200。土钉结构100包括本体110,本体110包括承压板111、两个钢丝绳112和槽钢113。

承压板111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1a。便于清楚的描述,钢丝绳11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钢丝绳112的第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安装孔111a后通过鸡心环114连接;利用鸡心环114将两个钢丝绳112进行连接,以便于快速地将两个钢丝绳112快速地连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一根钢丝绳112将其分成2股,其中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部分为第一端。其次,两个钢丝绳112的第二端分别与槽钢113配合。换言之,两个钢丝绳112的第二端分别与槽钢113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钢丝绳112套在塑料管内。

承上述,与传统通过固定、浇筑等方式制成的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土钉结构100后期解开鸡心环114和槽钢113后,便可以回收钢丝绳112、槽钢113等,十分节约材料。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槽钢113设有两个预钻槽孔113a,两个钢丝绳112的第二端分别穿过两个预钻槽孔113a后与相邻的另一个槽钢113的预钻槽孔113a内的钢丝绳112通过收紧器115连接。具体地,收紧器115为花篮螺丝钢丝绳收紧器115。通过收紧器115能够快速且稳定地将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个本体110进行连接,同时回收时,只需取下收紧器115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槽钢113规格为14a,材质为Q235。预钻槽孔113a的形状为十字形槽孔,便于钢丝绳112穿过槽钢113。

具体地,钢丝绳112的第二端穿过预钻槽孔113a后通过卡头116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卡头116的作用是将钢丝绳112的第二端固定形成一个环,优选地,卡头116靠近收紧器115。以便于钩在花篮螺丝钢丝绳收紧器115上。优选地,为方便收紧,在两侧钢丝绳112下放置木垫块119。

进一步地,本体110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对中定位支架117,如图3所示,对中定位支架117设有第一固定孔117a,钢丝绳112穿过第一固定孔117a,以便于钢丝绳112对中定位。优选地,本体110的长度方向每隔1.0~1.5m设有一个对中定位支架117。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体110还包括注浆管118,承压板111还设有第二安装孔111b,第二安装孔111b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111a之间,注浆管118安装于第二安装孔111b。需要说明的是,对中定位支架117还设有供注浆管118穿过的第二固定孔117b。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回收的土钉墙200,包括土钉结构100。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坡面上的木模板210,槽钢113与木模板210连接。具体地,槽钢113在木模板210上面安装,槽钢113将木模板210固定在坡面上。

承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土钉墙200的安装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由钻机在岩土层中按照一定的水平和竖向间距(一般为1~2m)在基坑边坡坡面上形成一定直径(Φ75~110mm)的土钉钻孔120,在土钉钻孔120内放入土钉结构100,土钉结构100距离土钉钻孔120底100~200mm。

第二步,通过注浆管118对孔内进行注浆,注浆管118由Φ25钢管构成,钢丝绳112和注浆管118的长度根据本体110的长度确定,注浆体118a由一定直径的P.O42.5水泥浆孔底注浆形成的水泥柱状体。

第三步,铺设木模板210,先在坡顶沿坡沿走向铺置一层木模板210,木模板210尺寸为2440mm×1220mm或1830mm×915mm,木模板210厚度15~18mm。木模板210长边与坡向平行,放置平整后,用2~3根钢钉固定在坡顶;然后铺设坡面上的木模板210,完成一排土钉结构100后,铺设另一排木模板210,可预先用钢钉将木模板210固定在坡面上,防止向下滑落;木模板210上按照土钉结构100间距预钻75mm的孔,将钢丝绳112从该孔中穿出放在木模板210外。下层木模板210掩于上层模板下,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00mm,以便于排坡面降雨。

第四步,安装槽钢113,钢丝绳112穿过槽钢113后,通过槽钢113上的预钻槽孔113a,两个本体110相邻的钢丝绳112穿过木模板210孔后,用钢丝绳112卡头116形成个环,用花篮螺丝钢丝绳112收紧器115连接相邻钢丝绳112,并收紧,为方便收紧,在两侧钢丝绳112下放置木垫块119。

综上,通过建造可回收的土钉结构100,确保二~三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的安全。该可回收的土钉墙200结构简单,易装配,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绿色环保,现场制作加工方便,易于施工,可回收材料有钢丝绳112、木模板210、槽钢113、木模板210等。可广泛地适用于土质临时基坑支护。根据地层情况设计合适的土钉长度、间距,实现多种尺寸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