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341发布日期:2019-10-15 18:0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清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及周边的河流,由于受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双重污染,导致河水严重富营养化,使水生生物严重减少,河流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改善,因此对这种河流的治理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最紧迫的任务。治理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乃至杜绝污染源,另一方面则要清理河底发黑发臭的污染淤泥。然而清理河底的污染淤泥工程浩大,不仅投资大、耗时长,还有一难于解决的问题是清理出的污染淤泥无处堆放,处理不好又会引发新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河道清淤系统,该清淤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快捷的抽取河道中的淤泥,并将其进行脱水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清淤系统,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有清淤装置,所述清淤装置包括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上连接有真空泵,所述旋流分离器顶部通过管路和一液体存储仓相连接,所述液体存储仓处于清淤装置底部,所述旋流分离器底部通过管路和一卧式离心机相连接,所述卧式离心机的排液口和所述液体存储仓相连接,卧式离心机的排固口和一板框式过滤机相连接,所述板框式过滤机一端通过管路和液体存储仓相连接,底部设置有一振动筛,所述液体存储仓上连接有一排液管。

进一步的,该清淤系统还包括转运车,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转运车的转运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层,所述清淤装置的液体存储仓和振动筛处于安装支架最下一层,其余部件处于安装支架最上一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通过该清淤系统,能够将河道淤泥进行快速的脱水处理,且脱水彻底,淤泥脱水后形成泥渣,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大大减少异味;

第二,通过将清淤装置固定在一转运车上,能够随清淤船的移动而移动,能沿着河道进行持续的清淤操作,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未检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支架;2、旋流分离器;3、真空泵;4、液体存储仓;5、卧式离心机;6、板框式过滤机;7、振动筛;8、排液管;9、转运车;10、转运平台;11、污泥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河道清淤系统,包括安装支架1,所述安装支架1上固定有清淤装置,所述清淤装置包括旋流分离器2,旋流分离器2上连接有真空泵3,所述旋流分离器2顶部通过管路和一液体存储仓4相连接,所述液体存储仓4处于清淤装置底部,所述旋流分离器2底部通过管路和一卧式离心机5相连接,所述卧式离心机5的排液口和所述液体存储仓4相连接,卧式离心机5的排固口和一板框式过滤机6相连接,所述板框式过滤机6一端通过管路和液体存储仓4相连接,底部设置有一振动筛7,所述液体存储仓4上连接有一排液管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过程如下,当河道中的清淤船将河道中的淤泥抽取到船中的时候,启动岸上的河道清淤系统,具体的是启动旋流分离器2上的真空泵3,真空泵3启动以后,清淤船上的泥浆被抽取到旋流分离器2之中,当泥浆被抽取到旋流分离器2中的时候,其中的清水从旋流分离器2顶部流出,污泥从旋流分离器2底部流出,并进入到卧式离心机5中,通过卧式离心机5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当污泥在这一步脱水完成以后,脱水产生的液体流入到液体存储仓4之中,脱水产生的污泥被污泥泵11抽取,其中污泥泵11可以采用干式污泥泵11,将污泥抽取到板式过滤器中,通过板式过滤器的压缩,进一步的将污泥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泥饼,当压缩力卸去,泥饼落入到振动筛7之中,在振动筛7的作用下,泥饼中的石子被筛选出来,干燥的泥渣从振动筛7中被筛出,最后落入到转运车9旁边的收集车中,当收集到一定重量的泥渣以后,通过收集车将污泥转送到工地或者或者化肥厂进行再次利用。

进一步的,清淤系统还包括转运车9,所述安装支架1固定在转运车9的转运平台10上。具体的,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该清淤系统还包括转运车9,当清淤船移动的时候,清淤装置可以随着转运车9一起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两层,所述清淤装置的液体存储仓4和振动筛7处于安装支架1最下一层,其余部件处于安装支架1最上一层。由于液体存储仓4处于安装支架1的最下一层,所以旋流分离器2、卧式离心机5和板框式过滤机6中过滤出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直接进入到液体存储仓4之中。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