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岸防漏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305发布日期:2019-06-26 00:3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岸防漏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岸的防渗漏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岸防漏墙装置。



背景技术:

为加快行洪、保证河堤安全和减少河道占地。城市河道往往被渠道化从而导致河床平坦,河堤生硬,景观灰暗单调,陆生和水生两大生态系统的交流被人为的隔开了,使得原本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岸带物种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大降低。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地型河岸格宾网挡墙(授权公告号:CN203846445U),其包括构筑在河岸两边的阶梯型格宾网挡墙,每一个阶梯型格宾网挡墙均由一级格宾网箱和二级格宾网箱组成,一级格宾网箱的上部露出水面,二级格宾网箱全部置于水面下,在每个二级格宾网箱临水一侧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块金属网片,相邻的两块金属网片相互绑扎连接,绑扎好的金属网片与一级格宾网箱临水一侧形成一个带状槽,带状槽内围有一圈土工布,带状槽临水一侧与土工布之间垫有一长片不锈钢细网片,带状槽内绑扎有两层“8”字形拉筋线,“8”字形拉筋线穿过土工布和不锈钢细网片,将金属网片与一级格宾网箱临土一侧的网片连接并拉紧,带状槽内装填有栽培填料,栽培填料中栽培有挺水植物;金属网片的高度为40-50cm;金属网片与格宾网箱的材料和编织方法一样,由5%或10%铝锌稀合金镀层钢丝,或低碳镀锌钢丝,绞合编织而成;“8”字形拉筋线分别设置在带状槽内的中部和顶部,“8”字形拉筋线沿水平方向每隔25-40cm设置一处,每一处以两网目为间距,向内拉紧并绞紧;栽培填料为砂土或细砾石;二级格宾网箱临水一侧的网片高度为40-50cm,且二级格宾网箱的顶部低于水面50-60cm。但是这种墙体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渗漏,并且对防漏墙不能进行生态维护,施工对河岸景观、植被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河岸防漏墙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墙体无法对河岸进行有效的防渗漏,并且对防漏墙不能进行生态维护,施工对河岸景观、植被的影响较大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岸防漏墙装置,包括河岸土区块,所述的河岸土区块上设有边坡,边坡的下端设有防漏墙,防漏墙下端伸入地下2.5-4m,防漏墙的上部固定有松木桩,松木桩凸出地面线,松木桩上部与地面线围成矮植物种植土区,矮植物种植土区的内端通过高植物种植斜坡连通现有沥青路面。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漏墙与松木桩的组合,在河岸的河床底部就伸入防漏墙,能够起到防漏的效果,并且在松木桩顶部的土壤区域种植高、矮植物,使得河岸岸堤能够得到植被的维护,防止水土流失。矮植物种植土区内可以种植双排夹竹桃,高植物种植斜坡上可以种植乔木。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漏墙的上端设有砼头墙,砼头墙的厚度大于防漏墙的厚度,松木桩下端固定在砼头墙上。砼头墙的厚度较厚,因此其与松木桩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面线与砼头墙上端面之间的松木桩内侧设有脚手片,脚手片上设有双层无纺土工布。利用脚手片和双层无纺土工布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起到防漏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矮植物种植土区的平面与高植物种植斜坡的上表面都铺设有狗牙根层。利用狗牙根可以加固土壤,防止产生滑坡。

作为优选,所述的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为1:1,高植物种植斜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为1:2。高植物种植斜坡的坡度小于边坡的坡度,这样可以有效种植乔木,防止斜坡坡度过大产生泥石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松木桩的梢径为10-15cm,长2-3m,每米布置8根,并且双排紧密布置。松木桩的设置不仅要保证防漏,还要保证土壤不能流失,并且松木桩与土壤之间可以比较生态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可以对河岸进行有效的防渗漏,并且对防漏墙能够进行生态维护,施工对河岸景观、植被不会造成影响,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河岸土区块1、边坡2、防漏墙3、松木桩4、地面线5、矮植物种植土区6、高植物种植斜坡7、沥青路面8、砼头墙9、脚手片10、无纺土工布11、狗牙根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一种河岸防漏墙装置,如图1,包括河岸土区块1,河岸土区块上设有边坡2,边坡的下端设有50cm厚的防漏墙3,防漏墙下端伸入地下3m,防漏墙的上部固定有松木桩4,松木桩的梢径为12cm,长2.5m,每米布置8根,并且双排紧密布置。松木桩凸出地面线5,松木桩上部与地面线围成种植双排夹竹桃的矮植物种植土区6,矮植物种植土区的内端通过种植乔木的高植物种植斜坡7连通现有沥青路面8。防漏墙的上端设有砼头墙9,砼头墙的厚度大于防漏墙3的厚度,为90cm,松木桩4下端固定在砼头墙上。地面线与砼头墙上端面之间的松木桩内侧设有脚手片10,脚手片上设有双层无纺土工布11。矮植物种植土区的平面与高植物种植斜坡的上表面都铺设有狗牙根层12。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为1:1,高植物种植斜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为1:2。

使用时,只需将防漏墙3、松木桩4依次施工到河岸边,然后在土壤区种植上乔木、夹竹桃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