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流的雨水管道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694发布日期:2019-05-21 21:44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倒流的雨水管道隔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管道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倒流的雨水管道隔板。



背景技术:

城市的雨水管道用于从市区向河流排水。而雨季雨水量较大时,本地河水水位可能大幅上涨,从而造成河水倒灌。河水倒灌后会对市区内的市政环保工作造成困难,会对低洼区域的房屋财物甚至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市面上有一些针对下水管道的防倒灌结构,如利用上下运动的浮球在倒灌时封住密封口,而平时则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密封口。但是这一类的浮球、浮板在正常工作时其自身外周与排水管道间的空间是实际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很窄,能达到的流速较小。同时,这些设计的结构较为精细,在杂物干扰下容易造成密封不严的情况。

而且人们要经常检查雨水管道,这些结构设计不便于人们检查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量大、易于检修的防倒流的雨水管道隔板。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倒流的雨水管道隔板,其包括:固定框和两个活动板;所述固定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外周的圆环形板,和设置在所述圆环形板直径处的条形板;所述固定框还包括设置于条形板下的连接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圆环形板外圈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适于与雨水管道密封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板分别与所述连接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条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活动板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转动,所述挡板通过设置在其上面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框体密封连接,并完全堵住所述条形板和圆环板围出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空腔,所述挡板的排水量对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密度小于1g/cm3的耐水橡胶和/或耐水塑料。

优选的,所述挡板和转轴通过连接板连接;沿竖直方向上,所述转轴位置低于所述挡板;

两个所述活动板上的转轴沿条形板长度方向交错布置,沿水平方向上,所述活动板上的转轴设置在另一个活动板所在的半圆区。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侧壁包括通孔,所述通孔适于螺栓通过。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下部包括防撞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用于防止所述活动板的型心从所述转轴所在竖直面的一侧转动到另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倒流的雨水管道隔板,利用倒流的水的浮力,自动完成防倒流动作。两个半圆形的挡板能挡柱近似圆形的通道,同时挡板打开时竖直方向上阻挡水流的面积较小,使得水流更大。本实用新型方便拆卸;不拆卸时,固定框上的半圆形通孔也方便人或设备通过,以检查检修。

通过中空结构,可以使挡板的排水量对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部分结构采用的材料为密度小于1g/cm3的耐水橡胶和/或耐水塑料,结构强度更好。

通过将转轴的位置设置在低处和外侧,可以防止活动板在转动时与固定框和雨水管道发生干涉,第二密封圈与框体的压力由于转轴位置的偏移而有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这样二者贴合时有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微小形变的擦拭动作,使得密封处贴合更紧密。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量。

固定框侧边设置通孔,可以更灵活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雨水管道的位置。

防撞块用于减缓两个活动板落下时的碰撞。

限位杆是一种可选的用于限制活动板转动的装置,防止浮力不能使活动板向上旋转闭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倒流的雨水管道隔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A-A半剖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放置;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框;11:框体;12:密封体;13:连接体;14:第一密封圈;配合端;2:活动板;21:转轴;22:连接板;23:空腔;24:挡板;25:第二密封圈;3:雨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框体11的外周为圆环形板。圆环形板的外周设置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的外径可以配合现有雨水管道的内径,隔绝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两侧。第一密封圈14可以采用快干水泥、防水胶、堵漏王等。为了增加固定强度,可以在固定框1侧壁设置通孔,利用螺栓通过通孔,将固定框1固定在雨水管道内。

也可以是第一密封圈的外径更大一些,当两个雨水管道的水泥管对接时,密闭的夹住第一密封圈14的上下面。

圆环形板的直径处设置条形板,条形板下方设置有连接体13,条形板所在的这条直径将固定板1分为了两个半圆区,每个半圆区都包括一个由圆环形板和条形板围出的半圆形通孔。

活动板2包括挡板24和转轴21,转轴21与连接体13转动连接,可以根据转轴21的数量设置转动体13的个数。参考图3,左侧的活动板2 包括一个设置在中间位置的转轴21,右侧的活动板2包括分别设置在图 3的上下两侧的两个转轴21。转轴21与条形板所在的直径平行。也可以将两个活动板2的转轴21都设置在偏向图3的上下两侧,这样条形板的中部就可以不设置连接体13。将条形板的中部变细甚至取消,使得活动板2打开后本实用新型允许通过的流量更大。

图3中活动板2的转轴21都设置于活动板2所在的半圆区,其实也可以设置在另一个半圆区。两个活动板2转动向下时可以贴合的更近,这样也利于提升整体流量。

图2中,挡板24靠近转轴21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转轴 21和挡板24由连接板22连接。实际上也可以不包括连接板22,转轴21 和连接板24水平高度相同的布置。

连接板22连接在挡板24的近端,二者形成L形,实际上也可以连接在挡板24的中部。或者挡板24的截面不是图2中的薄板形,而是三角形或较厚的矩形,这样不需要连接板22的情况下,转轴21与挡板24 的上面相对位置依旧如图2中所示,转轴21的位置低于挡板24的上面,同时在竖直面内,位于挡板24与框体11的贴合面之外。如此设置,挡板24在以转轴21为轴旋转贴合框体11时,有一个水平方向的微小形变的擦拭动作。

挡板24上面设置第二密封圈25,框体11下面对应的位置设置密封体12。密封体12突出于框体11下面,主要是为了磨损、缺损时可以有一定的修复余量,保证整个密封体12和第二密封圈25贴合严密。

其实挡板24在图2视图的截面还可以是梯形,梯形的上底短下底长。而框体11上半圆形通孔的侧壁也由竖直变为可以配合梯形两腰的倾斜。第二密封圈25设置在梯形的两腰。密封体12也设置在框体11的倾斜侧壁上。

挡板24内部为空腔23,或者挡板24包括密度小于1g/cm3的部分,如远端采用耐水橡胶,或者整体包括一层耐水塑料。这样挡板24的排水量对应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当倒流时,挡板24在浮力作用下密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隔绝了雨水管道。

当正常排水时,挡板24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左右两个挡板24 至少一个的下部设置防撞块。为了限制挡板24的转动角度,防止挡板24 从自身所在转轴的一侧的半圆区转到另一侧半圆区后产生运动死点,在连接体13上分别设置针对左右两个活动板2的限位杆。这样两个活动板 2需要分别设置对应于限位杆的防撞块,防撞块可以在挡板24下面,也可以在连接板22内侧。

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