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3937发布日期:2019-07-17 06:2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文明生活要求的逐步提高,市政工程的路面维护的用水量也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国内特大型城市的日均洒水量高达一万吨。

另一方面,国内绝大部分市政系统仅仅有排水系统,而对于巨大的雨水资源没有针对性的记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方案:雨水收集系统,包括:

雨水收集池,其顶部设有格栅,其底部设有出水口;

第一过滤池,其进水口与雨水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该管道上布设有离心泵;

第二过滤池,其进水口与第一过滤池的溢流口相连;

复合流过滤器,其进水口分别与第一过滤池的出水口、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相连;

蓄水池,其进水口与复合流过滤器的出水口相连;

消防栓,其与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该管道上布设有离心泵。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池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第一过滤池的侧壁中上部设有溢流口,第一过滤池的中下部卡设有承重板,在承重板上表面依次布设有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卵石层;第一过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更进一步地,第二过滤池的中上部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溢流管与第一过滤池的溢流口相连通,第二过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第二过滤池的中下部卡设有承重板,在承重板上表面依次布设有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卵石层。

更进一步地,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层中的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卵石层的厚度相同。

更更进一步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3~5cm,石英砂层的厚度为6~10cm,卵石层的厚度为8~12c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雨水收集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较大程度的合理化利用雨水资源,不至于造成对雨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雨水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

1-第一过滤池 2-第二过滤池

11-进水口 12-卵石层

13-石英砂层 14-活性炭层

15-承重板 16-出水口

17-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雨水收集系统,包括:

雨水收集池,其顶部设有格栅,其底部设有出水口;

第一过滤池,其进水口与雨水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该管道上布设有离心泵;

第二过滤池,其进水口与第一过滤池的溢流口相连;

复合流过滤器,其进水口分别与第一过滤池的出水口、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相连;

蓄水池,其进水口与复合流过滤器的出水口相连;

消防栓,其与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该管道上布设有离心泵。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过滤池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11、第一过滤池1的侧壁中上部设有溢流口,第一过滤池1的中下部卡设有承重板15,在承重板15上表面依次布设有活性炭层14、石英砂层13和卵石层12;第一过滤池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6。

更进一步地,第二过滤池2的中上部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溢流管17与第一过滤池1的溢流口相连通,第二过滤池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6,第二过滤池2的中下部卡设有承重板15,在承重板15上表面依次布设有活性炭层14、石英砂层13和卵石层12。

更进一步地,第一过滤池1和第二过滤层中的活性炭层14、石英砂层13、卵石层12的厚度相同。

更更进一步地,活性炭层14的厚度为3cm,石英砂层13的厚度为6cm,卵石层12的厚度为8cm。

具体实施例2

与具体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活性炭层14的厚度为5cm,石英砂层13的厚度为10cm,卵石层12的厚度为12cm。

具体实施例3

与具体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活性炭层14的厚度为4cm,石英砂层13的厚度为8cm,卵石层12的厚度为10cm。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