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巷道的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6025发布日期:2019-05-11 00:2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巷道的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的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矿山开拓一般都存在多个中段巷道,每个中段巷道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生产用水与正常涌水流出,如果不设置专门的水流通道至下一中段巷道直至井底水仓(再由水泵排出地面),水就会进入井筒,造成井筒设施损坏和无法提升作业。传统的做法是水量大时通过施工泄水井导流,水量较小时通过施工泄水孔导流。考虑到泄水孔直径较小(50~150mm),为了不让水流中的杂物堵塞泄水孔,在泄水孔的上方要配套施工沉淀池、过滤网、澄清池等,这些配套设施为了不影响断面有限的巷道运输、行人,都要在巷道边施工专用的泄水硐室,掘进开挖及混泥土工程量较大,费用较高。中段巷道垂高较大时,泄水孔施工(坑内钻机施工)时,由于施工测量的误差,很难正对上下中段巷道的泄水硐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不易堵塞且生产成本低的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的集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巷道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矿山的井下中段巷道内的集水槽、插设在集水槽中的下导水管和上导水管,所述上导水管的一端与下导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导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初步过滤沉淀砂石的集水筒,所述上导水管远离下导水管的一端垂直贯穿集水筒底部侧壁中心位置处并延伸至集水筒顶部,所述集水筒侧壁上沿周向贯穿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所述上导水管侧壁上且位于集水筒中沿上导水管周向贯穿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上进水口,所述集水筒底部侧壁与集水槽底部之间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简单的挖掘出导通上下巷道的泄水孔,将下导水管插入到泄水孔中,在安装上上导水管,即可进行使用,正常泄水时,巷道中的泥水通过设置在上导水管上的集水筒的初步过滤,大颗粒物介质被设置在集水筒侧壁上的进水孔阻挡,防止了上导水管出现堵塞,初步过滤后的水再通过设置在上导水管侧壁上的上进水口进入到上导水管中,顺着上进水管和下导水管进入到下方的巷道中,最后进入到井底水仓中,集水筒底部侧壁与集水槽底部之间间隙设置,用于将泥水中的大颗粒物介质沉淀在集水槽中,积累一段时间后统一清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要求低、成本极低,只要泄水孔施工好,简单的在巷道中清理出一个集水槽,并插入下导水管在泄水孔中,即可进行使用,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在泄水孔上部开掘硐室、开挖、浇筑沉淀池、澄清池的漫长施工周期与复杂的施工程序,且节约了很高的成本;泄水孔钻进施工角度精度要求较低,只要能导通上下中段巷道即可,传统泄水孔必须正通上下中段巷道的泄水硐室,泄水孔的泄水硐室的规格一般都不大,钻孔施工时经常出现偏斜而导致废孔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可自动调节泄水量的大小,当巷道中的积水量较大时,可通过上导水管侧壁上沿高度方向方向增加的上进水口泄水,入孔的泄水量增加;便于清理,当集水槽中沉积了一定量的泥沙之后,用简单的工具耙开即可继续使用,结构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不易堵塞且生产成本低的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的集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进水口朝向集水筒的一端进口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进水口朝向集水筒的一端进口向下倾斜设置,从而在泄水的过程中,进一步提供了泥水沉降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大颗粒物介质堵塞在上进水口处,从而造成巷道中的水不能及时导出,或是影响整体的泄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孔的孔径大于上进水口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集水筒的初步过滤效果,进一步防止出现上进水口堵塞的现象,同时提高对泥水的自然沉降作用,将进水孔的孔径设置为大于上进水口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筒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集水筒底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在巷道内部的积水突然增多时,快速的排出积水,同时,保证上导水管不会被堵塞,在集水筒顶部设置有开口,同时,为了方便排出集水筒中积存的泥沙,提高水排出的效率,在集水筒底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积水过多时,泥水通过通孔快速进入到集水筒中,在经过上进水口进行泄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导水管朝向上导水管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导水管朝向下导水管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下导水管和上导水管之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简单的挖掘出导通上下巷道的泄水孔,将下导水管插入到泄水孔中后,再将下导水管的一端对准上导水管转动,利用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配合快速的对下导水管进行安装,即可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顶部且位于上导水管上方架设有横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集水装置的实用性,在使用时,方便巷道中的工人行走,并防止巷道上方的石块或杂物掉落到集水筒或集水槽中,影响整体的泄水作用,在集水槽顶部且位于上导水管上方架设有横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下导水管和上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巷道的集水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开设在矿山的井下中段巷道内的集水槽1、插设在集水槽1中的下导水管2和上导水管3,所述上导水管3的一端与下导水管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导水管3上设置有用于初步过滤沉淀砂石的集水筒4,所述上导水管3远离下导水管2的一端垂直贯穿集水筒4底部侧壁中心位置处并延伸至集水筒4顶部,所述集水筒4侧壁上沿周向贯穿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5,所述上导水管3侧壁上且位于集水筒4中沿上导水管3周向贯穿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上进水口6,所述集水筒4底部侧壁与集水槽1底部之间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简单的挖掘出导通上下巷道的泄水孔,将下导水管2插入到泄水孔中,在安装上上导水管3,即可进行使用,正常泄水时,巷道中的泥水通过设置在上导水管3上的集水筒4的初步过滤,大颗粒物介质被设置在集水筒4侧壁上的进水孔5阻挡,防止了上导水管3出现堵塞,初步过滤后的水再通过设置在上导水管3侧壁上的上进水口6进入到上导水管3中,顺着上进水管3和下导水管2进入到下方的巷道中,最后进入到井底水仓中,集水筒4底部侧壁与集水槽1底部之间间隙设置,用于将泥水中的大颗粒物介质沉淀在集水槽1中,积累一段时间后统一清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要求低、成本极低,只要泄水孔施工好,简单的在巷道中清理出一个集水槽1,并插入下导水管2在泄水孔中,即可进行使用,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在泄水孔上部开掘硐室、开挖、浇筑沉淀池、澄清池的漫长施工周期与复杂的施工程序,且节约了很高的成本;泄水孔钻进施工角度精度要求较低,只要能导通上下中段巷道即可,传统泄水孔必须正通上下中段巷道的泄水硐室,泄水孔的泄水硐室的规格一般都不大,钻孔施工时经常出现偏斜而导致废孔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可自动调节泄水量的大小,当巷道中的积水量较大时,可通过上导水管3侧壁上沿高度方向方向增加的上进水口6泄水,入孔的泄水量增加;便于清理,当集水槽1中沉积了一定量的泥沙之后,用简单的工具耙开即可继续使用,结构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不易堵塞且生产成本低的用于矿山的井下中段的集水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进水口6朝向集水筒4的一端进口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进水口6朝向集水筒4的一端进口向下倾斜设置,从而在泄水的过程中,进一步提供了泥水沉降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大颗粒物介质堵塞在上进水口6处,从而造成巷道中的水不能及时导出,或是影响整体的泄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孔5的孔径大于上进水口6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集水筒4的初步过滤效果,进一步防止出现上进水口6堵塞的现象,同时提高对泥水的自然沉降作用,将进水孔5的孔径设置为大于上进水口6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筒4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集水筒4底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在巷道内部的积水突然增多时,快速的排出积水,同时,保证上导水管3不会被堵塞,在集水筒4顶部设置有开口,同时,为了方便排出集水筒4中积存的泥沙,提高水排出的效率,在集水筒4底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7,积水过多时,泥水通过通孔7快速进入到集水筒4中,在经过上进水口6进行泄水。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导水管2朝向上导水管3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外螺纹11,所述上导水管3朝向下导水管2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与外螺纹11相匹配的内螺纹12,所述下导水管2和上导水管3之间通过外螺纹11和内螺纹12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简单的挖掘出导通上下巷道的泄水孔,将下导水管2插入到泄水孔中后,再将下导水管2的一端对准上导水管3转动,利用外螺纹11和内螺纹12相互配合快速的对下导水管2进行安装,即可进行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1顶部且位于上导水管3上方架设有横板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集水装置的实用性,在使用时,方便巷道中的工人行走,并防止巷道上方的石块或杂物掉落到集水筒4或集水槽1中,影响整体的泄水作用,在集水槽1顶部且位于上导水管3上方架设有横板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