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泥船定位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4049发布日期:2019-06-11 22:2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泥船定位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挖泥船定位桩。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国内掀起了一场港口建设的热潮。港口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挖泥船,而我国江河湖库淤积十分严重,对防洪和航运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大力采用挖泥船进行疏浚势在必行。挖泥船是一种高技术含量船型,定位桩是挖泥船上的重要结构件,定位桩受力复杂、破损率较高,是挖泥船设计好坏的关键。目前现有的定位桩设计简单,桩体与船体接触区域及桩体与泥面接触区域易受到磨损和风浪的作用,造成桩体断裂,造成船体不能安全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挖泥船定位桩,通过优化改进,提高了桩体的强度和刚性,提高桩体的可靠性,保障船体安全作业。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挖泥船定位桩,包括桩体、纵筋、环形箍筋、滑动腹板、进水口、出水口、桩锥,所述桩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桩体内侧设有纵筋,所述纵筋与桩体之间设有环形箍筋,所述桩体外侧设有环形的滑动腹板,所述滑动腹板上设有连接环,所述桩体中间位置设有进水口,所述桩体下端内侧设有固定腹板,所述固定腹板上设有一圈出水口,所述桩体下方设有桩锥,所述桩锥外侧设有破碎片。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上设有滑槽供滑动腹板移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与外部的升降油缸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桩体与船体接触区域及桩体与泥面接触区域范围的内板加厚,提高了桩体承受弯矩载荷能力,在桩体内部设置纵筋,进一步增加纵向弯曲的刚性,提高桩体的可靠性,在桩体上设置进水口,加重桩体的重量,提高稳定性,保障船体安全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挖泥船定位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桩体1、纵筋2、环形箍筋3、滑动腹板4、连接环5、进水口6、固定腹板7、出水口8、桩锥9、破碎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举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种挖泥船定位桩,包括桩体1、纵筋2、环形箍筋3、滑动腹板4、进水口6、出水口8、桩锥9,所述桩体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桩体1内侧设有纵筋2,所述纵筋2与桩体1之间设有环形箍筋3,所述桩体1外侧设有环形的滑动腹板4,所述桩体1上设有滑槽供滑动腹板4移动位置,所述滑动腹板4上设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与外部的升降油缸进行连接,所述桩体1中间位置设有进水口6,所述桩体1下端内侧设有固定腹板7,所述固定腹板7上设有一圈出水口8,所述桩体1下方设有桩锥9,所述桩锥9外侧设有破碎片10。

使用时:将桩体1通过吊装工具插入水里,桩锥9减少与泥面接触面积,破碎片10起到了破坏土壤的目的,让桩体1更加顺利的插入水里,在桩体1与泥面接触区域增加固定腹板7,增加了桩体1承受弯矩载荷能力,桩锥9插入水里固定好位置后,通过外部的升降油缸将滑动腹板4下降到桩体1与船体接触接触位置,减少桩体1与船体间的磨损,提高桩体1的使用寿命,桩体1下降的过程中,水从进水口6进入,加重桩体1的自身重量,提高稳定性,桩体1拔出水面时,水从出水口8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