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化肥厂区的除氮氨雨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954发布日期:2019-07-10 09:1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化肥厂区的除氮氨雨水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井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化肥厂区的除氮氨雨水井。



背景技术:

据资料记载,雨水井的侧面有孔与排水管道相连,底部有向下延伸的渗水管,可将雨水向地下补充并使多余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走,减缓地面沉降及防止暴雨时路面被淹泡,井中尚有篮筐,可拦截污物防止堵塞排水管道,并便于清理。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雨水井排放氨氮一直有70-80PPm,时常不满足氮氨排放标准,雨水井处理效果差,同时,若出现暴雨等情况时,雨水井有时会出现外溢的情况,对雨水井周围产生影响,影响了路面情况,影响了工作秩序,有时还会出现大量杂物拥堵一处滤网的情况,影响滤网的过滤效果,并且这种情况下,对于清理工作也是相当繁重的,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化肥厂区的雨水井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化肥厂区的除氮氨雨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化肥厂区的除氮氨雨水井,主要包括组合式井盖、主井体、辅助井、预流槽、过滤网和排水接管;

所述主井体上端套设有圆筒状的辅助井,所述预流槽呈环形,预流槽设在所述辅助井和主井体上顶端处,所述过滤网位于主井体内部距离井口三分之一处,所述排水接管设置在主井体下端左右两侧;

所述组合式井盖由中心盖、组合盖和外环盖组成,所述组合盖呈扇环形,通过多个组合盖拼装为环形,所述多个组合盖内外两侧分别通过中心盖和外环盖固定;

所述辅助井内上顶面左端设有辅流管,所述辅流管与所述预流槽底面左端连通,辅流管内底面上方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堵塞,所述主井体内壁与辅流管水平对应位置处设有上浮块,所述上浮块通过辅助井内壁设有的上限位轨限位滑动,上浮块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堵塞连接,所述辅助井内中部通过泄流管与主井体内连通,所述泄流管下方设有下浮块,所述下浮块通过辅助井内壁设有的下限位轨限位滑动,下浮块上设有连通至泄流管内的阻流板,所述阻流板左侧设有一级滤网,阻流板右侧设有二级滤网,所述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分别设在泄流管内左右两端口处;

所述预流槽内圆周处设有环形的预滤网,所述预流槽通过多个等角度分布的隔板分隔成多个流路。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流路内均置有一个阻污板,所述阻污板上等间距设有三个弧形滤网。提高雨水的预处理效果,避免大量杂物淤泥堵住预滤网。

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滤网圆弧长度依据两间隔的隔板距离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组合盖远端处设有一个落水孔一。确保雨水流经阻污板,提高雨水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盖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落水孔二。

进一步地,所述下浮块的质量要大于阻流板质量。在没有水浮力时确保下浮块可通过自身质量带动阻流板向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为:

雨水通过落水孔一和落水孔二流入预流槽远端处,通过多个流路向内流动,期间通过阻污板上的三级弧形滤网对雨水进行粗滤,将大量杂物淤泥进行阻隔,然后通过预滤网进行预过滤处理后流入主井体内,通过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

若出现暴雨等情况,主井体负载较大时,随着雨水存储的上涨,液位不断上升,下浮块受到浮力作用带动阻流板向上移动,闭合泄流管,液位继续上升,当到达上浮块位置时,上浮块受到浮力作用带动堵塞向上移动,辅流管开启,雨水可通过辅流管进入辅助井内;

当液位逐渐下降后,上浮块回落至初始位置,堵塞堵住辅流管出口,随着液位继续下降至下浮块处,下浮块随着液位下降,失去浮力作用,下浮块重力作用带动阻流板下移,开启泄流管,泄流管通过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的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后,流入主井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式井盖,便于对井盖破损进行局部替换,提高了雨水井的使用方便性,减少了更换的难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预流槽和阻污板的作用对雨水进行预处理,通过隔板将其分隔成多个流路,提高容错性,避免大量杂物淤泥堆积滤网,影响滤网的过滤效果,同时提高了雨水收集的效率,阻污板可进行单独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定期对大量杂物淤泥进行清理,使用方便,提高了雨水的过滤效果,确保了氨氮排放符合标准。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浮块和堵塞的作用,利用水流浮力动态控制辅流管出口的开闭,通过下浮块和阻流板的作用,动态控制泄流管的开闭,方便实用,可根据雨量及雨水井容载情况进行动态变化。

(4)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井的设置,可以避免在暴雨等情况,雨水井收集雨水的容载量不足外溢的情况,通过辅助井的作用可以起到缓解主井体收集雨水的压力,防止雨水溢出对雨水井周边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水井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雨水井图1中A-A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井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组合式井盖、11-中心盖、12-组合盖、121-落水孔一、13-外环盖、131-落水孔二、2-主井体、3-辅助井、31-辅流管、32-泄流管、312-一级滤网、322-二级滤网、33-上限位轨、34-下限位轨、4-预流槽、41-隔板、42-预滤网、5-阻污板、51-弧形滤网、6-上浮块、61-连接杆、62-堵塞、7-下浮块、71-阻流板、8-过滤网、9-排水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化肥厂区的除氮氨雨水井,主要包括组合式井盖1、主井体2、辅助井3、预流槽4、过滤网8和排水接管9;

主井体2上端套设有圆筒状的辅助井3,预流槽4呈环形,预流槽4设在辅助井3和主井体2上顶端处,过滤网8位于主井体2内部距离井口三分之一处,排水接管9设置在主井体2下端左右两侧;

如图3所示,组合式井盖1由中心盖11、组合盖12和外环盖13组成,组合盖12呈扇环形,通过多个组合盖12拼装为环形,多个组合盖12内外两侧分别通过中心盖11和外环盖13固定;每个组合盖12远端处设有一个落水孔一121。确保雨水流经阻污板5,提高雨水的处理效果。外环盖13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落水孔二131。

如图1和2所示,辅助井3内上顶面左端设有辅流管31,辅流管31与预流槽4底面左端连通,辅流管31内底面上方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堵塞62,主井体2内壁与辅流管31水平对应位置处设有上浮块6,上浮块6通过辅助井3内壁设有的上限位轨33限位滑动,上浮块6通过连接杆61与堵塞62连接,辅助井3内中部通过泄流管32与主井体2内连通,泄流管32下方设有下浮块7,下浮块7通过辅助井3内壁设有的下限位轨34限位滑动,下浮块7上设有连通至泄流管32内的阻流板71,阻流板71左侧设有一级滤网321,阻流板71右侧设有二级滤网322,一级滤网321和二级滤网322分别设在泄流管32内左右两端口处;下浮块7的质量要大于阻流板71质量。在没有水浮力时确保下浮块7可通过自身质量带动阻流板71向下运动。

如图2所示,预流槽4内圆周处设有环形的预滤网42,预流槽4通过多个等角度分布的隔板41分隔成多个流路。每个流路内均置有一个阻污板5,阻污板5上等间距设有三个弧形滤网51。提高雨水的预处理效果,避免大量杂物淤泥堵住预滤网42。弧形滤网51圆弧长度依据两间隔的隔板41距离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为:

雨水通过落水孔一121和落水孔二131流入预流槽4远端处,通过多个流路向内流动,期间通过阻污板5上的三级弧形滤网51对雨水进行粗滤,将大量杂物淤泥进行阻隔,然后通过预滤网42进行预过滤处理后流入主井体2内,通过过滤网8对雨水进行过滤;

若出现暴雨等情况,主井体2负载较大时,随着雨水存储的上涨,液位不断上升,下浮块7受到浮力作用带动阻流板71向上移动,闭合泄流管32,液位继续上升,当到达上浮块6位置时,上浮块6受到浮力作用带动堵塞62向上移动,辅流管31开启,雨水可通过辅流管31进入辅助井3内;

当液位逐渐下降后,上浮块6回落至初始位置,堵塞62堵住辅流管31出口,随着液位继续下降至下浮块7处,下浮块7随着液位下降,失去浮力作用,下浮块7重力作用带动阻流板71下移,开启泄流管32,泄流管32通过一级滤网321和二级滤网322的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后,流入主井体2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