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4400发布日期:2019-08-03 15:4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属于鱼道内部垃圾清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闸坝工程的建设阻隔了枢纽上下游鱼类的自由交流,鱼道被视为有效缓解闸坝阻隔鱼类自由交流的手段之一。现有鱼道多为边墙和隔板组成的梯级鱼道,隔板上又设置形状不一的过鱼孔,国内外研究表明,鱼道要达到良好的过鱼效果,需满足一定的水流条件和环境条件,而从河道上游以及鱼道敞开处进入的漂浮物垃圾很容易堵塞鱼道,改变鱼道的设计流场,有的断面甚至形成了物理屏障,严重影响了鱼道的过鱼效果。

目前鱼道内部垃圾清理方式较为原始,如需要关闭闸门后进行人工清理,这种清理方式费事费力,还易发生意外事故,此外,受清理频次的影响,垃圾清理效率往往不高,又如公开号为CN20740559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提高鱼道过鱼效果的垃圾障碍清除装置,该专利仅能清理部分水面上部漂浮垃圾,且对中上层鱼类游动造成一定影响,又如公开号为CN20300791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CN203007916U,该专利仅考虑垃圾的隔离,未考虑垃圾的清理及上游漂浮进入鱼道内部垃圾的清理,又如公开号为CN20601562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鱼道防堵塞及河道漂浮物集中处理装置,该专利仅对上游漂浮垃圾的清理,未考虑已进入鱼道内部垃圾的清理,且对中上层鱼类游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在不影响鱼道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快速有效的清理鱼道内部垃圾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该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利用“上溯鱼类”和“漂浮垃圾”的迁移自主选择性,解决了鱼道运行面临的鱼道内部漂浮物垃圾清理困难、影响过鱼效果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鱼道边墙上的三角形框架网和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框架网包括镀锌钢管框架,镀锌钢管框架为三棱柱,三棱柱的一面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鱼道边墙上,并与导轨相接触;所述三棱柱沿水流方向的一面不设置拦污网,另一面设置拦污网;在镀锌钢管框架的底部设有底网;所述鱼道边墙的顶部设有手动提升装置,所述手动提升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钢架,钢架分别设置在鱼道边墙两侧的顶部,钢架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动力装置设置在传动杆上。

所述对称设置在鱼道边墙上的三角形框架网,在纵向布置时,两个三角形框架网之间错开的距离为0.3~~0.5m。

所述拦污网的横断面与鱼道过水断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动力装置有两个,分为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动力装置相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设有转轮,转轮通过拉绳与镀锌钢管框架连接。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上设有动力装置拉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具有两个对称布置三角形框架网和手动提升装置,利用“上溯鱼类”和“漂浮垃圾”的迁移自主选择性,漂浮垃圾可由左、右侧三角形框架网垃圾拦截清运;上溯鱼类可沿着两个三角形框架网之间错开的通道选择上溯;本装置具有透水性,对鱼道内部流场影响较小,在垃圾拦截清运时不必关闸停水,不影响鱼类通过,此外,该装置制作安装简单,操作简单,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中:1-三角形框架网,2-拦污网,3-拉绳,4-动力装置,5-导轨,6-底网,7-镀锌钢管框架,8-钢架,9-转轮,10-传动杆,11-膨胀螺丝,12-动力装置拉绳,13-垃圾,14-鱼道边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鱼道边墙14上的三角形框架网1和导轨5;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框架网1包括镀锌钢管框架7,镀锌钢管框架7为三棱柱,三棱柱的一面通过膨胀螺丝11固定在鱼道边墙14上,并与导轨5相接触;所述三棱柱沿水流方向的一面不设置拦污网2,另一面设置拦污网2,即迎水流的第一面不设置,经过第一面后的第二面设置;在镀锌钢管框架7的底部设有底网6;所述鱼道边墙14的顶部设有手动提升装置,所述手动提升装置包括动力装置4和钢架8,钢架8分别设置在鱼道边墙14两侧的顶部,钢架8之间通过传动杆10连接,动力装置4设置在传动杆10上。

所述对称设置在鱼道边墙14上的三角形框架网1,在纵向布置时,两个三角形框架网1之间错开的距离为0.3~~0.5m。

所述拦污网2的横断面与鱼道过水断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动力装置4(如电机)有两个,分为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动力装置相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设有转轮9,转轮9通过拉绳3与镀锌钢管框架7连接。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上设有动力装置拉绳12,通过动力装置拉绳12带动转轮9,从而使转轮9将三角形框架网1从水中提出。

进一步地,将本装置布置在鱼道出口附近无隔板的平坡池室,漂流而下的垃圾13将顺直水流分别进入左、右两侧三角形框架网1中,等垃圾13累计到一定量后,通过手动提升装置,将底网6中的垃圾13提出清走.

综上所述,本装置制作安装简单,清理鱼道漂浮物垃圾时不需关闸停水,不影响鱼道运行,既省时省力,又便于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