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4056发布日期:2019-07-27 10:44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



背景技术:

近些年暴雨天气频繁和异常降雨偏多,给我国的防汛工作敲响了警钟,短时间降雨量过高会导致城市河流水位急速上涨,当河流水位漫过防洪堤坝后,会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这种情况,防洪防汛的传统做法是用沙袋来堆高防洪堤坝,但暴雨的突袭和洪水的突涨往往导致寻找沙袋等防汛物品的准备时间不足,有时甚至半夜、休息天来袭,根本来不及组织人员进行防汛防堵,而且这种做法非常耗费人力,实施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往还需要高强度、争分夺秒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可在洪水漫过防洪堤坝之前自动升起防洪墙来提高防洪高度,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防止河流漫溢的防洪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包括沿防洪堤坝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可升降的自动防洪墙,所述防洪堤坝的顶面竖直向下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自动防洪墙设置在容纳槽中并可从容纳槽中向上升出,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自动防洪墙连接并可带动自动防洪墙上升或下降,所述自动防洪墙的前侧面用于接触洪水,所述防洪堤坝的外侧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位于河水的警戒水位高度处,所述水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液压缸连接,所述防洪堤坝上设有多个与容纳槽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加强筋块,所述加强筋块抵靠于自动防洪墙的后侧面并可沿自动防洪墙的后侧面上下移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与加强筋块连接并可带动加强筋块上升或下降,所述防洪堤坝的外侧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位于第一水位传感器的上方,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液压缸均与控制器连接,当河流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所述自动防洪墙保持在容纳槽中且其顶端面与防洪堤坝的顶面齐平,所述加强筋块保持在安装槽中,当河流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所述水位传感器可感应到水位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控制第一液压缸启动,从而使所述自动防洪墙从容纳槽中升出其自身一半的高度,当河流水位上升到第二水位传感器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液压缸带动自动防洪墙继续上升,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液压缸带动加强筋块从安装槽中向上升出。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有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与安装槽的后侧槽壁面铰接。

其中,所述活动盖板的一端与安装槽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加强筋块可向上顶开活动盖板,当所述加强筋块下降到安装槽内后,所述活动盖板可在扭转弹簧的作用力下盖住安装槽的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和第二水位感应器分别设置在一个固定箱中,所述固定箱的前端面开口并间隔设置有多根防护栏。

更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中竖直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容纳槽的左、右槽壁面上,所述自动防洪墙与导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洪水来临之际,水位逐渐上升至警戒水位后被第一水位传感器感应到,此时第一水位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液压缸启动,使得自动防洪墙从容纳槽中向上升出其自身一半的高度,从而提高了防洪堤坝的防洪高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防止河流漫溢的防洪工作,若洪水进一步上涨,使得第二水位传感器感应到洪水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液压缸继续带动自动防洪墙上升,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带动加强筋块从安装槽中向上升出,从而在洪水涨到自动防洪墙前侧面时可对自动防洪墙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河流水位超过第一水位传感器的高度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河流水位超过第二水位传感器的高度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水位传感器与固定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加强筋块升出时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自动防洪墙 2——容纳槽 2a——导轨

3——第一液压缸 4a——第一水位传感器

4b——第二水位传感器 5——安装槽 6——加强筋块

7——第二液压缸 8——活动盖板 8a——销轴

8b——扭转弹簧 9——固定箱 9a——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一种自动升降防洪墙,包括沿防洪堤坝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可升降的自动防洪墙1,防洪堤坝的顶面竖直向下开设有容纳槽2,自动防洪墙1设置在容纳槽2中并可从容纳槽2中向上升出,所述容纳槽2的底部设有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与自动防洪墙1连接并可带动自动防洪墙1上升或下降,自动防洪墙1的前侧面用于接触洪水,防洪堤坝的外侧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4a,第一水位传感器4a位于河水的警戒水位高度处,水位传感器4a连接有控制器(附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第一液压缸3连接,防洪堤坝上设有多个与容纳槽2连通的安装槽5,安装槽5中设有加强筋块6,加强筋块6抵靠于自动防洪墙1的后侧面并可沿自动防洪墙1的后侧面上下移动,安装槽5的底部设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与加强筋块6连接并可带动加强筋块6上升或下降,防洪堤坝的外侧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4b,第二水位传感器4b位于第一水位传感器4a的上方,第二水位传感器4b和第二液压缸7均与控制器连接,当河流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自动防洪墙1保持在容纳槽2中且其顶端面与防洪堤坝的顶面齐平,加强筋块6则保持在安装槽5中。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升降防洪墙在面临洪水来临之际,水位逐渐上升至警戒水位后被第一水位传感器4a感应到,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水位传感器4a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液压缸3启动,使得自动防洪墙1从容纳槽2中向上升出其自身一半的高度,从而提高了防洪堤坝的防洪高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防止河流漫溢的防洪工作,若洪水进一步上涨,如图3所示,使得第二水位传感器4b感应到洪水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液压缸3继续带动自动防洪墙1上升,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7带动加强筋块6从安装槽5中向上升出,从而在洪水涨到自动防洪墙1前侧面时可对自动防洪墙1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由于时常遇到洪水上涨但并未漫过防洪堤坝的情况,因此设置第一水位传感器4a来控制自动防洪墙1上升一半的高度,一方面可以起到预防和预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保持自动防洪墙1的稳定,若出现水位继续上涨的情况,则第二水位传感器4b可控制自动防洪墙继续上升,并使加强筋块上升来保持自动防洪墙1的稳定性,从而对抵御洪水起到有效地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运行时所需的控制程序均是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轻松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并不在于程序的改进。

进一步,安装槽5的槽口设置有活动盖板8,活动盖板8与安装槽5的后侧槽壁面铰接,其中,活动盖板8的一端与安装槽5之间通过销轴8a连接,销轴8a套设有扭转弹簧8b,加强筋块6可向上顶开活动盖板8,当加强筋块6下降到安装槽5内后,活动盖板8可在扭转弹簧8b的作用力下盖住安装槽5的槽口,这样在平时,活动盖板8可盖住安装槽5,从而对安装槽5中的装置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作为更优选地,第一水位感应器4a和第二水位感应器4b分别设置在一个固定箱9中,固定箱9的前端面开口并间隔设置有多根防护栏9a。

作为更优选地,容纳槽2中竖直安装有导轨2a,导轨2a位于容纳槽2的左、右槽壁面上,自动防洪墙1与导轨2a滑动连接,使得自动防洪墙1在上升或下降时能够非常顺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的槽口边沿还设置有密封条,以提高防水密封性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