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裂混凝土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4982发布日期:2019-10-09 04:5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裂混凝土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面板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裂混凝土面板。



背景技术:

码头面板包括混凝土结构和位于最上面的磨耗层,在自然环境和车辆载荷的长期作用下,磨耗层混凝土产生收缩(干缩和自收缩等)受到已浇筑码头面层的约束,混凝土极易因温差较大产生的温度应力和干缩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开裂,从而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外观质量和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磨耗层开裂后需要长期维护,而开裂比较严重的磨耗层需要铣刨重铺,其操作繁琐、费时实力,且费用高昂。

另外,混凝土层内的钢架组件通常有多个钢筋条交错形成网格状,任意两条钢筋条相交的地方采用固定铁丝进行固定,准备工作繁琐,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裂混凝土面板,操作简单,混凝土面板的防裂效果较佳,使用寿命长,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裂混凝土面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磨耗层和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钢架组件,所述钢架组件包括两块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均竖直设置,且二者相对设置,两块所述固定板通过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多个连接件连接以形成一个矩形体状的钢架,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还水平设置有多根钢筋条,每个所述钢筋条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件与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对应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块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钢筋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件连接,拆装方便,施工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钢架组件可增加混凝土层所能承受的重力,延长其使用寿命;磨耗层可延长混凝土面板磨损的时间,节约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包括套筒、连接杆和定位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由对应所述套筒的开口端伸入其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沿对应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定位件固定件安装在对应所述套筒上,其用以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套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以调整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杆体的对应端在滑槽内滑动至任意位置,并通过定位件进行定位,操作简便,以便调节两块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混凝土面板,使用性较强。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为一个锁紧螺丝,每个所述套筒靠近开口端的位置设有一个贯穿其侧壁且与所述锁紧螺丝相配合的螺孔,所述锁紧螺丝远离螺帽的一端伸入到对应所述套筒的螺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拧紧所述锁紧螺丝至其远离螺帽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套筒内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抵接,以将所述连接杆固定,或拧松所述锁紧螺丝至其远离螺帽的一端远离对应的所述连接杆,以将对应的所述连接杆松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杆的对应端滑动至套筒内的任意位置,然后通过锁紧螺丝进行定位,调节方便快捷,从而调节两块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以便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混凝土面板。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环形块,与每根所述钢筋条相对应的两个固定件分别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且每个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固定板的对应处连接固定,其另一端朝向另一所述固定板,每根所述钢筋条分别位于对应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所述固定件的孔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环形的固定件对钢筋条的两端进行限位固定,组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所述磨耗层内掺有聚乙烯醇纤维和仿钢纤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险,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折强度,确保混凝土面板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乙烯醇纤维的掺量为0.5~0.9kg/m3,所述仿钢纤维的掺量为2.5~3.5kg/m3

进一步,所述磨耗层的厚度为7~10cm。

一种如上所述的混凝土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组成好的所述钢架组件放置在浇筑模具内;

S2: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浇筑模具内,边摊铺,边整平,边振实,以形成所述混凝土层;

S3:待所述混凝土层成型后,在所述混凝土层的上端浇筑所述磨耗层;

S4:初凝后所述磨耗层需进行多次抹面,每次抹面的时间间隔为 30~60min/次;

S5:采用路面压纹机进行压纹;

S6:所述磨耗层从初凝至终凝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喷雾养护,每次喷雾养护的时间间隔为2~3天/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施工方法简单,磨耗层的防裂效果较佳,减少后期养护次数,节约成本,有效提高了混凝土面板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浇筑模具由槽钢和两块门板组成,所述槽钢水平设置且其槽口朝上,两个所述门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槽钢的两端,以将所述槽钢的两端封闭,所述槽钢和两块所述门板形成模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立模方便快捷,槽钢的稳定性好。

进一步,所述槽钢的底部设有防止混凝土泄漏的水泥袋或塑料薄膜。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流失,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磨耗层,2、混凝土层,3、钢架组件,31、固定板,32、连接件, 321、套筒,322、连接杆,323、定位件,33、钢筋条,34、固定件,35、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裂混凝土面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磨耗层1和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的厚度为18~22cm左右,磨耗层1的厚度为7~8cm,混凝土层2内设有钢架组件3,钢架组件3包括两块固定板31,两块固定板31均竖直设置,且二者相对设置,两块固定板 31通过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多个连接件32可拆卸连接以形成一个矩形体状的钢架,拆装方便;两块固定板31之间水平设置有多根钢筋条33,每个钢筋条3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件34与两个固定板31的对应侧连接。钢架组件3组装的过程中,两块固定板31之间通过连接件32可拆卸连接,钢筋条3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件34连接,拆装方便,施工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钢架组件3可增加混凝土层2所能承受的重力,延长其使用寿命;磨耗层1可延长混凝土面板磨损的时间,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连接件32分别包括套筒321、连接杆322和定位件 323,连接杆322的一端由对应套筒321的开口端伸入其内并与其滑动连接,连接杆322沿对应套筒321的长度方向滑动,定位件323安装在对应套筒321 上,其用以将连接杆322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连接杆322和套筒 32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31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以调整两块固定板31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混凝土面板,使用性较强。套筒321的对应端和连接杆322的对应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板31的对应侧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套筒321的对应端和连接杆322的对应端分别设有螺孔,两块固定板31上分别设有多个与螺孔对应的带内螺纹的通孔,螺丝35旋进通孔以及对应的螺孔,以将套筒321的对应端和连接杆322的对应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板31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效果较佳。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34为环形块,优先采用筒状的固定件34,与每根钢筋条33相对应的两个固定件34分别相对设置在两个固定板31相互靠近的一侧,且每个固定件34的一端与对应固定板31的对应处连接固定,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其另一端朝向另一固定板31,每根钢筋条33分别位于对应两个固定件34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固定件34的孔内定,钢筋条33的组装方便快捷,拆装方便,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

一种混凝土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浇筑模具由槽钢和两块门板组成,所述槽钢水平设置且其槽口朝上,两个所述门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槽钢的两端,以将所述槽钢的两端封闭,所述槽钢和两块所述门板形成模腔;另外,槽钢沿其长边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固定槽钢,避免槽钢上下或左右松动,槽钢的底部设有防止混凝土泄漏的水泥袋塑料薄膜,将组成好的钢架组件3放置在浇筑模具内;

混凝土面板上端标高由测量人员用水准仪精确定位,由于混凝土层2标高最终影响磨耗层1的标高,标高要求准确,误差在2mm以内,并保证坡度平顺,浇筑混凝土前保持侧模板湿润;

S2:将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模具内,边摊铺,边整平,边振实,以形成混凝土层2;摊铺时用振动棒振实,最后用灰铲进行修整刮平,进行收浆处理。并做适当的拉毛处理,拉毛深度在3±1mm;

S3:隔7天之后,开始浇筑磨耗层1,浇筑前先将混凝土层2喷淋湿润且不能积水,磨耗层1掺加聚乙烯醇纤维(0.5~0.9kg/m3)+仿钢纤维(2.5~3.5 kg/m3),磨耗层1的上端在长度5米方向放坡(3cm高差),摊铺磨耗层1 需分段进行,每次长度控制在2m左右,先用滚筒摊平再用振动板振捣密实,待混凝土层2成型后,在混凝土层2的上端浇筑磨耗层1;

S4:磨耗层1初凝时(约45min后)进行初次抹面,之后至少进行两次收水抹面,收水抹面的间隔时间约为30~60min/1次;收水抹面除与当时施工温度有关外,还与日照、风力、水灰比等因素有关,实际操作时须据情况而定;

S5:为使磨耗层1的表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磨耗层1表面的纹理制作可采用路面压纹机进行压纹;应及时掌握压纹的时机,一般以抹光收浆后半个小时,用手指轻压有软感,水泥浆又不粘手为准,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在施工时必须采用导向槽钢控制纹理的顺直,深度均匀,不能有石子或粗粒沙浮于表面,刻痕深度约2~3mm;

需要说明的是,浇筑模具的拆除一般于成型后约24小时进行,拆除时先起浇筑模具支撑,再用扁头铁棒插入浇筑模具顶端内侧,慢慢向外竖起撬动。撬动时,不可损伤混凝土边角及企口。

S6:磨耗层1从初凝至终凝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喷雾养护,每次喷雾养护的时间间隔为2~3天/次;磨耗层1初凝至终凝中间段内,待抹面完成后,即可养生,初凝至终凝这段时间,采用喷雾养生;待磨耗层1终凝后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保湿养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需要说明的是,磨耗层1包括胶凝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和纤维,胶凝材料为水泥,纤维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仿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胶凝材料=2.25‰,仿钢纤维:胶凝材料=7.5‰。聚乙烯醇纤维和仿钢纤维可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险,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折强度,确保混凝土面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原材料选用水化慢、延性较好的水泥以减小开裂;混凝土选用级配良好5~25mm花岗岩碎石;采用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工作性,即流动性、粘聚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磨耗层1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磨耗层1混凝土不宜掺入影响混凝土耐磨性能的粉煤灰。混凝土层2的混凝土中应掺入适量优质粉煤灰,可有效降低单方水泥用量、砂率、单方用水量,防止混凝土早期强度过快增长,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为提高混凝土耐磨性能,磨耗层1混凝土宜采用纯水泥,选取适合的胶凝材料用量,解决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和化学收缩对早期混凝土开裂的影响;掺入PVA纤维和仿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冲击荷载的性能以及解决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纹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