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4707发布日期:2019-08-03 15:4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水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水井。



背景技术:

在一些雨水较多的地区,桩基施工受雨水影响较大,地基内部排水不畅会导致地基松软,降水井是保证桩基顺利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泥沙等杂物会不可避免地落入降水井内,在现有技术中,降水井的底端部位为平底结构,在降水井的底端边沿处容易淤积泥沙等杂物,造成井内阻塞,存在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并且增加了后期清理淤积泥沙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水井,能减少泥沙等杂物在井内淤积,减少了后期清理淤积泥沙的成本,并且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水井,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降水井的顶部,所述出水口开设在所述降水井的侧壁上,所述降水井内底部设有倾斜的平台,所述平台的边沿均与所述降水井的侧壁连接,靠近所述平台低的一端的所述降水井侧壁上开设所述出水口,所述平台上设有多个台阶。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与所述降水井的底面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的倾斜角度为30-6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阶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台阶的斜边与所述平台的表面重合。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阶的两直角边尺寸均为30-50mm,所述台阶的长度为50-100m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阶设有五个。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阶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台阶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台阶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中心位置,关于所述第一台阶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所述第二台阶。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一台阶在高度方向间隔的距离均为300mm,在长度方向间隔的距离均为300m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与所述降水井底面之间采用砖砌或浇筑混凝土填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水井内增设倾斜放置的平台,水流能沿着该平台流到出水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降水井的底端边沿处容易淤积泥沙等问题,并且在该平台上设有多个台阶,该台阶能消减水流的冲击应力,防止水流的冲刷造成平台形成凹坑而影响泥沙的冲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水井能减少泥沙等杂物在井内淤积,减少了后期清理淤积泥沙的成本,并且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降水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台阶分布的示意图。

图中:

1、进水口;2、出水口;3、平台;4、台阶;41、第一台阶;42、第二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水井,能够减少泥沙等杂物在井内淤积。降水井包括进水口1和出水口2,进水口1设置在降水井的顶部,出水口2开设在降水井的侧壁上,降水井内底部设有倾斜的平台3,平台3的边沿均与降水井的侧壁连接,靠近平台3低的一端的降水井侧壁上开设出水口2,平台3上设有多个台阶4。

本实施例提供的降水井内增设倾斜放置的平台3,水流能沿着该平台3流到出水口2,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降水井的底端边沿处容易淤积泥沙等问题,并且在该平台3上设有多个台阶4,该台阶4能消减水流的冲击应力,防止水流的冲刷造成平台3形成凹坑而影响泥沙的冲出,本实施例所述的降水井能减少泥沙等杂物在井内淤积,减少了后期清理淤积泥沙的成本,并且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具体地,如图1所示,台阶4截面为三角形,也可以是梯形或是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在此不再详细叙述。为了方便筑造和避免影响泥沙的流出,该三角形设为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与平台3的表面重合。在本实施例中,台阶4的两直角边的尺寸均为30-50mm,台阶4的长度为50-100mm,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台阶4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台阶4设有五个,也可以设置三个或七个,在此不作限定,可根据降水井的大小设定台阶4的个数。如图2所示,为了使水流的冲击能够逐级递减且增大台阶4的作用面,在本实施例中,台阶4分布为梅花形,也可以分布为其他的形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地,台阶4包括第一台阶41和第二台阶42,其中,第一台阶41设置有一个,第二台阶42设置有四个,第一台阶41设置在平台3的中心位置,关于第一台阶41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第二台阶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台阶42和第一台阶41在高度方向间隔的距离均为300mm,在长度方向间隔的距离均为300mm。

为了使降水井的容水量足够大,平台3应与降水井的底面连接,且平台3的倾斜角度为30-60°。在本实施例中,平台3与降水井的底面间采用砖砌或浇筑混凝土填充,其中,混凝土可采用C15混凝土或者C20混凝土。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