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污且排水量可变的用于雨水井的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4152发布日期:2019-07-17 06:2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污且排水量可变的用于雨水井的挂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截污且排水量可变的用于雨水井的挂篮。



背景技术:

雨水井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分布点多、面广,不但承担着城市区域地表雨水的收集与排出功能,而且由于路面污染物会随地表径流经雨水井排入城市的水循环体系,借助雨水井对雨水的流量和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合理监控也变得日益重要。

一些固体垃圾包括树叶、竹签、餐巾纸、塑料袋、啤酒瓶盖、煤灰和炭渣烟头、烟盒、烟头、剩饭剩菜和其他生活垃圾,经常随雨水或人为的进入雨水井。雨水井管道如果因垃圾堆积发生堵塞,一旦暴雨来临,排水泄洪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道路积水,还会对城市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治理雨水井带来的城市河道和海域污染迫在眉睫。

现有的截污挂篮只是用网眼单纯过滤雨水,孔径较大,只能箅除较大的污染物,如树叶、石子、烟蒂等,对于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和细小的固体颗粒没有去除能力,若为了提高过滤效果而减小孔径,会导致泄流能力不足,对突发暴雨的抵抗能力较低,现有一篇公开号为CN207761009U的专利针对以上问题做了相应的设计,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在暴雨的情况下,随着水位的上升至孔径较大的溢流孔,树叶、烟蒂、塑料袋等能够浮于水面上并能够流动至溢流孔处,树叶、烟蒂、塑料袋等能够随雨水流经溢流孔而进入排水管,久而久之会造成排水管堵塞;亦或者塑料袋等体积较大的物体会堵住溢流孔而使得该专利无法达到想要的排水效果,且体积较大,所以需要设计一款更加安全可靠的挂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变排水量且能避免浮于水的物体堵塞侧壁上的孔的用于雨水井的挂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截污且排水量可变的用于雨水井的挂篮,包括有框壁和底板,所述框壁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框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所述框壁远离底板的一端向框壁外翻折出支撑沿,所述框壁的内壁或底板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遮盖住部分的溢流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未与底板相连的一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框壁和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压板下方的空间通过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挡板与框壁铰接的一端延伸出受力件,所述压板朝向受力件的面均开设有供受力件伸入且活动的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壁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支撑沿,所述加强筋与溢流孔相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壁靠近支撑沿的一端设置有利于雨水流入框壁内的斜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孔口比溢流孔的孔口小的通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壁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挡板容纳的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避免压板上方的水流到压板下方的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压板、弹簧和挡板并通过压板来驱动挡板转动,从而改变雨水流经溢流孔的出水量,弹簧用于复位,转动后的挡板倾斜,如此设计相比雨水从框壁内自主向溢流孔流去的情况雨水流速更快,利于雨水快速地排出框壁,减缓路面的积水现象;且挡板保持倾斜后,挡板的上端所围成的截面小,可避免塑料袋或大片的树叶上浮,从而使得塑料袋或树叶被限位于挡板和底板之间,相比公开号为CN207761009U的专利更加轻便,提高了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未摆动时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摆动后的主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只有一块压板时的主剖视图。

附图标记:1、框壁;11、溢流孔;12、挡板;13、受力件;14、加强筋; 15、斜平面;16、通水孔;17、板槽;2、底板;21、通孔;22、压板;23、弹簧;24、容纳槽;25、密封件;3、支撑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截污且排水量可变的用于雨水井的挂篮,包括有框壁1和底板2,框壁1和底板2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底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1,框壁1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11,若干个溢流孔11高于底板2一定高度,框壁1远离底板2的一端向框壁1外翻折出支撑沿3,支撑沿3可在框壁1被加热至有良好的形变能力时铸造出来,这是现有中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框壁1的内壁或底板2铰接有挡板12,挡板12遮盖住部分的溢流孔11这句话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若干个溢流孔11中有一定数量的溢流孔11被遮挡住;第二种是单独的一个溢流孔11有一部分孔的面积被挡板12遮挡住,上述两种情况均是满足设计需求的;底板2上设置有弹簧23,弹簧23未与底板2相连的一端连接有压板22,压板22位于框壁1和底板2所围成的空间内,压板22下方的空间通过通孔21与外界连通,挡板12与框壁1铰接的一端延伸出受力件13,压板22朝向受力件13的面均开设有供受力件13伸入且活动的容纳槽24,挡板12铰接的位置由压板22和受力件13的位置决定,初始状态下,压板22在弹簧23的作用下与底板2保持一定间距,受力件13与容纳槽24靠近底板2的槽壁相抵触,挡板12与框壁1的内壁相贴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支撑沿3架在雨水井的开口处,在暴雨天气下,雨水通过底板2的通孔21排出慢,致使框壁1内开始积水,由公知常识可知,水位越高,作用于压板22上的压强就越大,同时压板22所受到的力等于压板22 所受压强与压板22受力面积的积,当积蓄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压板22被压动,弹簧23形变,压板22在朝向底板2移动的过程中,压板22下方的空气通过通孔21 流到外界,且从压板22与挡板12或底板2之间的空隙流入压板22下方的水也通过通孔21流到外界,容纳槽24远离底板2的槽壁与受力件13相抵触并带动受力件13 运动,挡板12相对框壁1转动,则若干个溢流孔11供雨水通过的总有效面积变大,雨水的排出量增大,因若干个溢流孔11高于底板2且进水量与出水量趋于相近,则框壁1内的水位会保持一定高度,能够使得挡板12在转动后保持一个稳定的位置,挡板12相对底板2倾斜,落入框壁1内的雨水经挡板12的引流向框壁1上的溢流孔11流去,如此相比雨水从框壁1内自主向溢流孔11流去的情况雨水流速更快,利于雨水快速地排出框壁1,减缓路面的积水现象;且挡板12相对底板2的倾角越大,落到底板2上的雨水量就越多,被引流走的雨水也越多;且挡板12保持倾斜后,挡板12的上端所围成的截面小,可避免塑料袋或大片的树叶上浮,从而使得塑料袋或树叶被限位于挡板12和底板2之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排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待雨水进入量减小,雨水排出量大于雨水进入框壁1内的量,则底板2上的水位下降,压板22在弹簧23的作用下缓缓复位,同时压板22带动挡板12重新贴合于框壁1上,外界气体通过通孔21进入压板22下方的空间;底板2 的下底面保持水平,避免雨水沿下表面流动而到与压板22下方空间连通的通孔 21处而被倒吸入压板22的下方空间里;

进一步优化,具体参照图3所示,挡板12的数量可为多个,当多个挡板12在框壁1的不同平面上时,将相邻且在不同平面上的挡板12相互靠近的侧面倾斜设置,在转动过程中,相邻的挡板12间的空隙会越来越小,甚至可以相互闭合,契合度高,且能有效阻隔挡板12围成的空间内的较大的物体;如此设计相比挡板12均设计成矩形状的情况,能转动过的角度范围大,即改变的出水量的范围就越大,且在能够转到相同的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在用料上更加节约,占用空间小;

因底板2上会掉落一些酒瓶盖、石子等较重的物体,存在压板22上掉落酒瓶盖、石子等物体的情况从而导致压板22被压动的情况,所以弹簧23的弹性系数也不宜偏小;由公知常识可知,能促使弹簧23形变的力跟压板受到的压强以及压板的受力面积有关,而压板22所受到的压强是雨水带来的,该压强与水位的高度有关,即能影响框壁1的高度尺寸,所以此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具体参照图2所示,若框壁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12且压板22 只有一块,则此时压板22的周边均开设有容纳槽24,以便同时驱动若干个挡板 12转动,压板22和底板2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套接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且外管和内管均中空,即形成通孔21,这种方式在弹簧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压板22的受力面积偏大,可减小水位所需高度,即可减小框壁1的高度;具体参照图6所示,若框壁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12且压板22为若干个,若干个压板22一一对应若干个挡板12,此时压板22的体积可以设计的偏小且简单,通孔21可直接在底板2上开设,在弹性系数与前一种情况一样时,此时需要增加水位高度,同时溢流孔11相对底板2的高度也会受到影响,框壁1的高度需要增大,且这种情况下还能够改变每个压板22所对应的弹簧23的弹性系数使得随着压板22上方的水位的上升,若干个压板22在不同的高度下一次被压动,则若干个溢流孔11 总的出水面积能够逐渐增大,形成多档调节的作用,这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而定。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因本实用新型装入雨水井后,支撑沿3架在雨水井的开口处,框壁1的外壁与雨水井的内壁保持有间距以便框壁1内的水能够通过溢流孔11宣泄而出,避免影响水流速度,所以此时支撑沿3存在一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如此容易造成支撑沿3受力弯折而损坏,为解决该问题,即在框壁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4,加强筋14延伸至支撑沿3,加强筋14与溢流孔11相错开,如此设计在不影响溢流孔11的功能下,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所示,框壁1靠近支撑沿3的一端设置有利于雨水流入框壁1内的斜平面15,框壁1各个内壁上的斜平面15共同围成一个棱台,且该棱台的截面尺寸越靠近框壁1的开口越大,如此设计利于雨水的流动和收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所示,挡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孔口比溢流孔11的孔口小的通水孔16,若干个通水孔16共同形成区域用于过滤烟蒂等体积小且能漂浮于水面上的物体,通水孔16可为长条孔亦或是圆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初始状态下,挡板12与框壁1的内壁贴合,无论通水孔16是否与溢流孔11连通,若干个溢流孔11实际能够供雨水通过的有效面积小,在暴雨天气下,通水孔16的作用使得挡板12之间的雨水能够先后流经通水孔16和溢流孔11到达框壁1外,如此相比挡板12未开设通水孔16的情况能够加速挡板12之间的雨水排出;也能够减缓挡板12之间的水位上升速度,从而避免烟蒂等物体随着水位上升而越过挡板12的上边缘并流经溢流孔11而在排水管内积聚的情况;因水流由挡板12的一侧流到挡板12的另一侧是的挡板12的两侧存在水压差,如此能够使得沿着挡板12侧面上浮的烟蒂等物体能够被吸附于挡板12上,进一步避免烟蒂等物体进入排水管的情况。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所示,框壁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挡板12容纳的板槽17,如此设计相比挡板12贴合于框壁1的内壁外在空间利用上更加合理,框壁1和底板2围成的空间大,利于储放更多的水,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质量和用料减少,降低成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参照图4所示,压板22上设置有避免压板22上方的水流到压板22下方的密封件25,密封件25绕压板22的侧面设置,密封件25可选用密封圈或是具有弹性的密封层,可在挡板12或框壁1的内壁上也设置有密封件25,以确保挡板12与框壁1之间有好的密封性,避免水通过挡板12和框壁1的缝隙进入压板22的下方空间里,如此设计可减缓弹簧23在潮湿的环境生锈的速度,延长弹簧23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