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及采用该护滩体的护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466发布日期:2019-08-16 21:2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及采用该护滩体的护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滩结构,特别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及采用该护滩体的护滩结构。



背景技术: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已实施了大量的护滩工程,采用的护滩结构主要有鱼骨坝、软体排、网垫等。虽然这些结构型式对于稳定边滩和心滩,防止航槽左右摆动、维护和改善枯水航道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生态、绿色和环保的角度来看,上述结构型式大多透水性不好,阻断了河流岸边带的物质能量交换,加之受到水流长期冲刷,容易出现局部破坏,个别工程甚至出现严重水毁现象,危及生态平衡,影响整治效果,增加维护难度,影响长江航道向绿色生态转型的进程。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护滩结构,既能发挥工程的防护效果,又能体现生态、环保价值,从而把长江航道建设成为一条绿色生态廊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防护滩体的同时不会对水生生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及采用该护滩体的护滩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该护滩体采用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包括中间正方体和包围所述中间正方体的六个直棱锥体,六个所述直棱锥体的底面与所述中间正方体的六个侧面一一对应地平行等距设置,每个所述直棱锥体的底面中央通过一个垂直连接圆柱与所述中间正方体相应侧面的中央连接。

所述中间正方体的边长为50~80cm。

所述垂直连接圆柱的长度为所述中间正方体边长的0.5~0.8倍。

所述直棱锥体的高度为所述中间正方体边长的0.8~1倍。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的护滩结构,采用多个所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覆盖滩地。

所有所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平铺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的直棱锥体顶部相对,并采用水平设置的连接锥套相连。

所有所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散抛在滩地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中间正方体在长、宽、高三个维度上的对称设置,任意三个相邻圆锥体都能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三脚支撑结构,即使在水流冲击下发生位移滚动,仍能保持其高度不变,继续发挥作用。在叠层排放时,底部椎体可锲入滩体,形成贴服性较好的框架群,能够适应其外缘地形的调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中间正方体、圆锥体、连接圆柱间的透水空隙大大削弱了流过结构水流的能量,透水空隙能分散消减水流能量,降低结构区及间隔区的流速,不产生集中绕流,避免了基础淘刷问题,而且能在近底区形成阻力区,调整流速分布,从而对洲滩进行防护。此外,当结构底部形成一定的泥沙淤积时,相当于给护滩结构增加了稳定压载,促使其更加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工厂化预制生产,不需要现场浇筑,对水、电和燃油等能源的消耗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也更少;施工现场不再有满地的钢筋水泥和建筑垃圾,施工噪音也更少,不会对周围生境造成负面影响,构件可反复拆卸和重复利用,更加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正方体,2、垂直连接圆柱,3、直棱锥体,4、连接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一种棱锥体形护滩体,采用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包括中间正方体1和包围所述中间正方体1的六个直棱锥体3,六个所述直棱锥体3的底面与所述中间正方体1的六个侧面一一对应地平行等距设置,每个所述直棱锥体3的底面中央通过一个垂直连接圆柱2与所述中间正方体1相应侧面中央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推荐所述中间正方体1的边长为50~80cm。所述垂直连接圆柱2的长度为所述中间正方体1边长的0.5~0.8倍。所述直棱锥体3的高度为所述中间正方体1边长的0.8~1倍。

采用多个上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覆盖在滩地上,即可构成护滩结构,多个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相互勾连,形成稳定充裕的透水空隙,当结构底部形成一定的泥沙淤积时,相当于给护滩结构增加了稳定压载,促使其更加稳定。护滩结构既可以采用平铺形式也可以采用散抛结构。请参见图3,护滩结构采用平铺形式,所有所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平铺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的直棱锥体顶部相对,并采用水平设置的连接锥套4相连。

当水流通过上述采用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构成的护滩结构时,生态环保型棱锥护滩体利用自身结构来逐渐消减水流的动能,减缓流速,促使水中泥沙落淤,达到护滩的目的。护滩后滩体冲刷量明显减小,护滩效果较其他常规护滩效果好。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