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变电站构支架装配式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5912发布日期:2019-11-05 23:4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变电站构支架装配式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构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变电站构支架装配式桩基础。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基建标准化建设,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精益管理,提高工程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在各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实施模块化建设模式,组织编制并推广应用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推行“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建设、机械化施工”,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现行变电站建构筑物通用设计方案的重点仍集中在上部结构的装配式建设方面,而与之相对应的基础还是以设计人员根据不同建构筑物的基础作用力,自行设计为主,通用性较差。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构支架模块化建设方案主要是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或承台等预埋地脚螺栓的方式实现构支架上部结构的装配式建设,而对于构支架的基础仍存在大量的基坑开挖、降水及湿作业等工作量,未能够实现构支架基础的装配式建设,影响施工效率和项目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变电站构支架装配式桩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变电站构支架装配式桩基础,所述装配式桩基础包括若干立柱桩以及与立柱桩连接的构支架钢管柱,构支架钢管柱通过法兰以及高强度螺栓与立柱桩固定连接,法兰设置在立柱桩的桩顶上,构支架钢管柱与立柱桩呈倾斜角度;相邻构支架钢管柱之间以及构支架钢管柱下的立柱桩桩顶之间均通过连梁连接。

所述立柱桩为预应力管桩,立柱桩桩头设置有桩套箍和焊接接头端板,桩套箍套接在立柱桩的桩头处,焊接接头端板设置在立柱桩的桩顶,桩套箍与焊接接头端板一体成型,法兰设置在焊接接头端板的上面。

所述桩套箍为钢板卷压成的圆柱状或正多边形棱柱状,桩套箍上压有环形凹痕,凹痕间距50mm~100mm。

所述焊接接头端板设置为上下两层,下层板为正多边形或圆形环板,下层板与桩套箍固定连接,下层板沿环向设置有立柱桩钢筋塞孔;上层板为实心圆形,上层板与下层板通过钢管及环形加劲肋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桩为预制钢桩,立柱桩桩顶上设置有焊接接头端板,法兰设置在焊接接头端板的上面。

所述连梁为H型钢,连梁通过焊接或螺栓与立柱桩固定连接。

所述高强度螺栓的强度不小于8.8级。

所述法兰采用钢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构支架采用法兰直接连接的装配式桩基础,具有适应性强,工厂化程度高的特点,有利于实现构支架基础的装配式建设,通过“一柱一桩”式装配式桩基础,来实现构支架地上、地下的全装配式建设。与浅基础相比,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更适合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桩的长度与设置方法以及桩的工作方式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很容易适应基础工程的不同要求,有利于实现构支架基础的通用化设计与标准化生产;采用法兰连接的装配式桩基础,有利于实现机械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工期,节省工程成本,值得在模块化建设的变电工程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柱桩桩头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柱桩桩头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是立柱桩,2是构支架钢管柱,3是法兰,4是连梁,5是桩套箍,6是焊接接头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变电站构支架装配式桩基础,用于模块化建设的变电站构支架工程中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立柱桩1为预应力管桩,立柱桩1桩头设置有桩套箍5和焊接接头端板6,桩套箍5套接在立柱桩1的桩头处,焊接接头端板6设置在立柱桩1的桩顶,桩套箍5与焊接接头端板6一体成型,法兰3设置在焊接接头端板6的上面。

构支架钢管柱2通过钢法兰3以及强度8.8级以上的高强度螺栓与立柱桩1固定连接,构支架钢管柱2与立柱桩1呈倾斜角度。

相邻的立柱桩1或构支架钢管柱2之间通过H型钢连梁4固定连接。

桩套箍5为钢板卷压成的圆柱状或正多边形棱柱状,桩套箍5上压有环形凹痕,凹痕间距50mm~100mm。

焊接接头端板6设置为上下两层,下层板为正多边形或圆形环板,下层板与桩套箍5固定连接,下层板沿环向设置有立柱桩钢筋塞孔,下层板通过立柱桩钢筋塞孔与立柱桩主筋固定连接;上层板为实心圆形,上层板与下层板通过钢管及环形加劲肋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为:建设变电站构支架装配式桩基础时,预制预应力立柱桩1,在桩头上设置桩套箍5和焊接接头端板6,打桩前对桩头进行保护,将预应力立柱桩1打入地下,漏出预应力立柱桩1的桩头,测量桩头偏差,将法兰3焊接在焊接接头端板6上,通过高强度螺栓将构支架钢管柱2与预应力立柱桩1固定连接;相邻预应力立柱桩1和相邻构支架钢管柱2之间通过连梁4固定连接,将各桩连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减少预应力立柱桩1受到的水平荷载。

实施例二

如图1、图5、图6所示,立柱桩1为预制钢桩,预制钢桩立柱桩1桩头处设置有焊接接头端板6,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焊接接头端板6只有上层板,预制钢桩立柱桩1直接通过环向加劲肋与上层板固定连接,其他均参照实施例一。

其他技术参照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