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7131发布日期:2019-11-26 01:47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及建筑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桩基多节钢筋笼对接施工中,多是采用钢管横于孔上,然后将前一节钢筋架于钢管之上,之后再进行钢筋笼主筋对接施工。但采用该方法进行钢筋笼的对接施工时,因为钢管等架立,钢管水平沉降不一致,钢筋笼无法保证竖直,导致上下节钢筋笼对接施工中存在偏心问题,影响钢筋笼的对接质量。另外,桩孔周边无防护措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期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每节所述钢筋笼的上部均设置有箍筋,且所述箍筋位于所述钢筋笼的外圆周上,其中,包括:矩形框架、2个滑动杆、螺栓和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下方的支撑结构;

所述矩形框架一对边的内侧均开设有滑动槽,2个所述滑动杆分别通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矩形框架相连接,且所述滑动槽的上方和下方均沿滑动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以利用所述螺栓将所述滑动杆固定在所述滑动槽的不同位置。

上述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4个立杆和8个加强杆;

4个所述立杆均焊接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下表面上,4个所述立杆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四角,且相邻2个立杆之间均连接有2个所述加强杆。

上述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矩形框架由4根方管焊接而成。

上述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方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桩基孔的直径,且所述方管的长度与所述桩基孔的直径之差为150~250mm。

上述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方管的长度为1~1.5m。

上述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滑动杆的长度为990~1490mm。

上述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矩形框架中,2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方管上设置有所述滑动槽,且每个所述滑动槽包括第一滑动槽段和第二滑动槽段,且2个所述滑动槽段之间的净距为700~1200mm。

上述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螺栓为锚固螺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所述托架装置放置在桩基孔的正上方;

步骤s2,通过调节2个所述滑动杆的位置,将第一节钢筋笼通过2个所述滑动杆之间的空隙向下移动,并将所述第一节钢筋笼通过其上的箍筋架设在2个所述滑动杆上;

步骤s3,将下一节钢筋笼吊装至上一节钢筋笼的上方并进行钢筋笼的对接施工;

步骤s4,通过调节2个所述滑动杆的位置,将对接后的钢筋笼通过2个所述滑动杆之间的空隙向下移动,并将对接后的钢筋笼通过所述下一节钢筋笼上的箍筋架设在2个所述滑动杆上;

步骤s5,返回步骤s3,直至多节钢筋笼对接完成。

上述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多节钢筋笼对接的托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于矩形框架一对边的内侧均开设滑动槽,并将2个滑动杆分别通过滑动槽与矩形框架相连接,且滑动槽的上方和下方均沿滑动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以利用螺栓将滑动杆固定在滑动槽的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调节2个滑动杆之间的空隙的大小;采用该托架装置进行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只需要将托架放置于孔上,然后调整滑动杆位置,如将第一节钢筋笼吊起,利用箍筋架设于滑动杆上,采用该托架装置进行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只需要将托架放置于孔上,然后调整滑动杆位置,如将第一节钢筋笼吊起,利用箍筋架设于滑动杆上,然后即可进行第二节钢筋笼的对接施工,依次进行,从而对钢筋笼的逐节连接施工进行了优化,加快了钢筋笼安装施工速度,进一步改善了作业环境安全防护措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桩基多节钢筋笼对接的托架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桩基多节钢筋笼对接的托架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每节钢筋笼1的上部均设置有箍筋,且箍筋位于钢筋笼1的外圆周上,具体的,该托架装置包括矩形框架2、2个滑动杆3、螺栓4和设置于矩形框架2下方的支撑结构;该矩形框架2由4根方管焊接而成,该矩形框架2的一对边(即2根相对的方管21)的内侧均开设有滑动槽211,2个滑动杆3分别通过滑动槽211与矩形框架2相连接,且滑动槽211的上方和下方均沿滑动槽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212,以利用螺栓4将滑动杆3固定在滑动槽211的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调节2个滑动杆3之间的空隙的大小。

具体的,上述支撑结构包括4个立杆5和8个加强杆6;4个立杆5均焊接固定在矩形框架2的下表面上,该4个立杆5分别位于矩形框架2的四角,且相邻2个立杆5之间均连接有2个加强杆6,且该2个加强杆6上下设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矩形框架2中,2个相对设置的方管21上设置有滑动槽211,另外2个相对设置的方管22未设置滑动槽,且每个滑动槽211包括第一滑动槽段和第二滑动槽段,且2个滑动槽段之间的净距为700~1200mm(即2个滑动槽段之间的最小净距为700mm,最大净距为120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管21(22)的长度大于桩基孔的直径,且方管21(22)的长度与桩基孔的直径之差为150~250mm。具体的。上述方管21(22)的长度为1~1.5m,上述滑动杆3的长度为990~149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螺栓4为锚固螺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托架装置由4根主龙骨、4主立杆5、2根滑动杆3、8根加强杆6组成,各杆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该主龙骨采用壁厚5mm、50x50矩形方管,4根主龙骨为方形四边,方管长度为1m-1.5m为宜,具体尺寸根据桩基孔径尺寸选择,方管长度比桩基孔径大200mm。其中2#主龙骨矩形方管(方管21)内侧设置两段滑动槽211,滑动槽211最小净距为700mm,最大净距为1200为宜,比孔径小200mm为宜,滑动槽211上下规则留置一定数量φ5mm螺栓孔212,内套丝以备固定螺丝;上述主立杆5可采用φ20钢筋加工,立杆5长1m,立杆5与四边主龙骨焊接固定,位于托架四角。上述滑动杆3采用40x40矩形方管,长度为990-1490为宜。滑动杆3固定于2#楼主龙骨之间,嵌于2#主龙骨滑动槽211内。可沿着滑动槽211左右滑动。上述加强杆6采用φ20钢筋加工,水平与主立杆5固定,每侧分两道,即可作为托架装置的加强固定件,亦可起到临边防护的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实施例一中的桩基多节钢筋笼连接施工的托架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的,该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上述托架装置放置在桩基孔的正上方。

步骤s2,取下螺栓,根据钢筋笼的外径滑动2个滑动杆并利用螺栓将滑动杆固定至合适的位置,使得2个滑动杆之间间距大于钢筋笼主体的外径并小于钢筋笼上的箍筋的外径,然后将第一节钢筋笼通过2个滑动杆之间的空隙向下移动,并将第一钢筋笼通过其上的箍筋架设在2个滑动杆上。

步骤s3,将下一节钢筋笼吊装至上一节钢筋笼(若该下一节钢筋笼为第二节钢筋笼,则该上一节钢筋笼指代第一节钢筋笼)的上方并进行钢筋笼的对接施工。

步骤s4,取下螺栓,滑动2个滑动杆使得2个滑动杆之间的空隙变大,使得对接后的钢筋笼顺利通过2个滑动杆之间的空隙向下移动后,再次滑动2个滑动杆,并利用螺栓固定至合适的位置使得2个滑动杆之间的间距大于钢筋笼主体的外径并小于钢筋笼上的箍筋的外径,然后将对接后的钢筋笼通过下一节钢筋笼上的箍筋架设在2个滑动杆上;

步骤s5,返回步骤s3,直至多节钢筋笼对接完成后,移除该托盘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