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38848发布日期:2020-02-28 11:3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构筑物因混凝土温控要求、构筑物受力状态差异或构筑物结构设计需要,在浇筑混凝土时,通常将混凝土分为多个段施工,致使混凝土相邻段间存在缝隙,其中,同一建筑物因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发生在混凝土基础上部荷载差异较大或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大部位,在相邻的两块混凝土间设置沉降缝;构筑物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产生胀缩变形,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从基础以上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以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温度产生应力而在混凝土温度变形过程中产生裂缝、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通常对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的长度或宽度进行限制,而在相邻混凝土块间设置伸缩缝,沉降缝、伸缩缝统称变形缝,随温度变化或受力变化而变形,俗称“活缝”,由于上述混凝土块体之间因技术要求需要设置的变形缝存在,因此,需要对混凝土过水构筑物或地下构筑物设置变形缝进行止水设计。

现有技术中,通常变形缝采取设置止水带的方式进行止水,止水带一般采用铜片、不锈钢片、橡胶、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在混凝土浇筑时,用上述材料制作而成的止水带用先浇段的模板将止水带长条的两侧一分为二,止水带平面与变形缝两侧垂直,使止水带的中轴线与变形缝中轴线一致,并对露出模板外的止水带采取保护和固定措施,浇筑先浇混凝土段时,模板内一侧的止水带随混凝土浇筑埋入先浇混凝土段内,先浇段混凝土拆模后,检查验收外露于模板的一侧止水带,对破损的止水带进行修复及验收,再施工后浇段混凝土,将止水带的另一侧埋入后浇的混凝土段内,使止水带均布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段内,从而对缝隙进行封闭,阻止构筑物迎水面的水由相邻两个段间的缝隙渗漏至混凝土结构的另一面,沉降缝和伸缩缝因可能产生变形,还需要对止水带采取特殊的制作方式预留一定的伸缩量,如将止水带在变形缝中轴线处制成“u”型,并采用沥青麻绳填在u型槽内,变形缝收缩或扩张时u型槽部分通过变形来与之匹配,避免将止水拉脱破,防止缝隙变形而影响止水效果,如地下设施、隧道涵洞、输水渡槽、拦水坝、贮液构筑物等均采用该止水方式。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89425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底板、墙板、顶板的变形缝的防渗止水工程,该止水方法包括:在变形缝的上方两侧分别安装异形止水板,两侧的异形止水板之间的最小间距与变形缝的预设宽度d相对应,每侧的异形止水板都包含横短板、斜长板、横长板和斜短板;并在每侧的斜长板上安装连接件;在两侧的异形止水板都安装好后,进行混凝土结构浇筑成型、养护和拆模,然后沿着两侧的斜长板的内壁安装异形橡胶止水带,异形橡胶止水带包含两个斜边部和凹槽状的底部,采用压板和紧固件与连接件相配合将异形橡胶止水带压紧贴合在斜长板的内壁上,最后通过固定件盖缝板将盖缝板盖合固定在两侧的异形止水板上。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构筑物沉降或变形不均匀导致止水带被撕裂,以及搭接头焊接不牢固、施工后保护不到位遭破坏穿洞,造成变形缝漏水。

针对现有技术中构筑物沉降或变形不均匀导致止水带被撕裂,以及搭接头焊接不牢固、施工后保护不到位遭破坏穿洞,造成变形缝漏水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方法。

所述止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一侧的模板上,沿缝长方向固定泡沫板,泡沫板长度与变形缝长度相同。

步骤2,采用混凝土浇筑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采用回弹仪检测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的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拆除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一侧的模板。

步骤3,将预埋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中的泡沫板取出,对形成的沟槽进行清理,并采用混凝土修补沟槽的缺失部分。

步骤4,对能够进入沟槽的水采用隔水带进行隔离。

步骤5,采用喷灯对沟槽潮湿的作业面进行烘烤,烘烤过程中每处停留时间小于3s。

步骤6,在干燥的沟槽内涂1-2道环氧基液进行封闭处理。

步骤7,制作膨胀止水板,膨胀止水板采用两层橡胶板作为外包、中间夹膨胀止水橡胶,膨胀止水橡胶厚度为2-3cm。

步骤8,配制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采用a组白色主剂和b组黑色固化剂配置,主剂a和固化剂b质量比为100:10,打开a组白色主剂包装桶盖,将b组黑色固化剂加入a组白色主剂包装桶内,采用手电钻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9,当按压沟槽内环氧基液、提升呈挂丝状时,采用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填补沟槽,将膨胀止水板与沟槽内的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抵贴,形成盖子固定在沟槽内,膨胀止水板凸出于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表面。

步骤10,采用膨胀螺栓和钢压板,沿膨胀止水板的边缘,将膨胀止水板固定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上。

步骤11,采用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充填膨胀止水板与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表面间的空隙,充填密封至与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表面平齐。

步骤12,采用胶布对充填的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表面进行覆盖。

步骤13,采用混凝土浇筑变形缝后浇混凝土块另一侧。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泡沫板埋入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的深度距离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外露表面不小于10cm。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泡沫板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低密度聚乙烯67份,

偶氮二甲酰胺11份,

有机硅树脂18份,

氯铂酸0.4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3份,

改性填料13份,

硬脂酸锌1份,

芒硝15份,

季戊四醇酯3份,

邻羟基苯甲酸苯酯4份,

硫化剂4份,

硅酸镁13份。

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环氧基液采用质量比为10:3.5:2.5的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混合制成。

进一步地,在步骤7中,膨胀止水橡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天然橡胶90份,

高吸水树脂40份,

三元乙丙橡胶13份,

氧化锌3份,

硫磺2份,

二硫化苯并噻唑1份,

硬脂酸0.5份,

碳酸钙50份,

凡士林10份。

进一步地,在步骤9中,膨胀止水板与沟槽的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搭接时,将膨胀止水板的与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的结合面切削成斜面楔块状,并在结合面涂抹一层环氧基液,按压平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止水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的优越效果:

1,膨胀止水板封闭在变形缝处的空穴内形成“膨胀塞”式止水方式,膨胀止水板与混凝土相对独立,避免了传统变形缝止水结构因其相互咬合连接在混凝土产生沉降、位移时对膨胀止水板产生应力而造成的破坏,止水更加可靠。

2,膨胀止水板遇水后,中间的膨胀止水橡胶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能够充满变形缝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效果明显。

3,通过将膨胀止水板设置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表面,不仅便于施工和检查,而且为膨胀止水板结构老化失效后的修复和替换创造了条件。

4,将传统止水带结构布置方向旋转90度后,变形缝内的膨胀止水板沿渗透压力作用方向厚度达到8-10cm,橡胶膨胀可调节6-10cm的宽度,比传统止水带更能适应变形缝的沉降、伸缩变形。

5,传统止水带沿渗透压力作用方向厚度不到1cm,止水带上的一个小孔洞往往形成“一点突破即全部突破”、止水带极易失效,本发明将膨胀止水板沿渗水方向厚度加大、膨胀止水板局部孔洞等薄弱部位将不再影响整体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止水方法的膨胀止水板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止水方法的泡沫板埋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2-变形缝后浇混凝土块,3-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外露表面,4-变形缝,5-环氧基液,6-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7-膨胀止水板,8-钢压板,9-膨胀螺栓,10-泡沫板,11-模板,12-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止水方法包括:

步骤1,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一侧的模板11上,沿缝长方向固定厚3-5cm,宽度8-10cm的泡沫板10,泡沫板10长度与变形缝4长度相同。

步骤2,采用混凝土浇筑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采用回弹仪检测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的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拆除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一侧的模板11,泡沫板10埋入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的深度距离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外露表面3不小于10cm。

步骤3,将预埋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中的泡沫板10取出,对形成的沟槽12进行清理,并采用混凝土修补沟槽12的缺失部分。

步骤4,对能够进入沟槽12的水采用隔水带(图中未示出)进行隔离,隔水带由沙袋堆砌而成,沙袋的堆砌高度*宽度为10*10cm,用于防止明水流入作业面,防止止水板安装过程中水流进入。

步骤5,采用喷灯对沟槽12潮湿的作业面进行烘烤,烘烤过程中每处停留时间小于3s。

步骤6,在干燥的沟槽12内涂1-2道环氧基液5进行封闭处理,环氧基液5的涂抹面积为沟槽12的三个面,即宽度为8-10cm一个底面,两侧沟深3-5cm的两个侧面,每道环氧涂基液层厚为1-3μm,环氧基液5采用质量比为10:3.5:2.5的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混合制成,稀释剂采用丙酮,固化剂采用t-31固化剂,防止渗水向混凝土表面渗透,便于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干燥成膜。

步骤7,制作膨胀止水板7,膨胀止水板7采用两层橡胶板作为外包、中间夹膨胀止水橡胶定制而成,膨胀止水橡胶厚度为2-3cm。

步骤8,配制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采用a组白色主剂和b组黑色固化剂配置,主剂a和固化剂b质量比为100:10,打开a组白色主剂包装桶盖,将b组黑色固化剂加入a组白色主剂包装桶内,采用手电钻搅拌混合均匀,搅拌时,在手电钻的钻头端焊接一个螺丝,螺丝上均匀焊接三个长约6-8cm圆钢条,圆钢条直径为6-8mm,利用手电钻带动钻头及圆钢条转动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观察混合物内的气泡是否排出,在混合物颜色均匀后取出手电钻,用劈灰刀进行检查,当用劈灰刀刮动混合物表面,混合物表面没有出现气泡时,即混合均匀,其中,a组白色主剂为液态聚硫橡胶,b组黑色固化剂为增粘树脂。

步骤9,当按压沟槽12内环氧基液5、提升呈挂丝状时,采用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填补沟槽12,填补2-3cm,将厚3-4cm,宽6-8cm的膨胀止水板7与沟槽12内的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抵贴,形成盖子固定在沟槽12内,膨胀止水板7凸出于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凸出2cm,膨胀止水板7与沟槽12的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搭接时,将膨胀止水板7的与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的结合面切削成斜面楔块状,并在结合面涂抹一层环氧基液5,按压平顺。

步骤10,采用膨胀螺栓9和厚3mm钢压板8,沿膨胀止水板7的边缘,将膨胀止水板7固定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上,膨胀螺栓9设置间距为50-100cm。

步骤11,采用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充填膨胀止水板7与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表面间的空隙,充填密封至与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表面平齐。

步骤12,采用胶布对充填的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表面进行覆盖保护。

步骤13,采用混凝土浇筑变形缝后浇混凝土块2另一侧。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泡沫板10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低密度聚乙烯67份,

偶氮二甲酰胺11份,

有机硅树脂18份,

氯铂酸0.4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3份,

改性填料13份,

硬脂酸锌1份,

芒硝15份,

季戊四醇酯3份,

邻羟基苯甲酸苯酯4份,

硫化剂4份,

硅酸镁13份。

进一步地,在步骤7中,膨胀止水橡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天然橡胶90份,

高吸水树脂40份,

三元乙丙橡胶13份,

氧化锌3份,

硫磺2份,

二硫化苯并噻唑1份,

硬脂酸0.5份,

碳酸钙50份,

凡士林10份。

进一步地,当未采用泡沫板10预埋形成沟槽12时,对已浇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采取锯槽方式形成沟槽12,并用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和膨胀止水板7填充沟槽12形成止水板,为避免止水板条长期暴露破坏,对膨胀止水板7外露部分采用钢压板8盖压保护,将钢压板8用膨胀螺栓9锚固在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上。

进一步地,当未采用泡沫板10预埋形成沟槽12时,对已浇变形缝先浇混凝土块1采取锯槽方式形成沟槽12,并用双组份非下垂聚硫密封胶6和膨胀止水板7填充沟槽12形成止水板,为避免止水板长期暴露破坏,对止水板外露处采用玻璃钢(图中未示出)保护方式,在外露的止水板表面刷一层环氧基液5,再铺设宽度为20cm的玻璃丝布,与变形缝两侧粘接在一起,在玻璃丝布表面刷一层环氧基液5进行保护,采用1-3层玻璃丝布层加环氧基液5层的方式对止水板外露处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