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6550发布日期:2020-01-18 03: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沉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沉井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混凝土沉井在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脚手架、钢材、混凝土及大量的人工,特别是施工周期较长,不能回收,浪费资源,影响交通时间较长,容易破裂造成渗漏,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运输车辆及泵车,浇筑混凝土时对交通影响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不仅拼装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整体为钢混复合型,底节采用内部浇筑混凝土后作为永久结构,上部全部采用钢结构作为临时防护结构,施工结束后拆除,可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拼装的顶节、中间节和底节,所述顶节、中间节和底节相同,所述中间节为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中间节由五个相邻模块板以及一个拆卸模块板沿圆周方向拼接而成,所述相邻模块板和拆卸模块板均为圆弧形板状结构,其中相邻两相邻模块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模块板与拆卸模块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节和中间节之间以及中间节和底节之间均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模块板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弧形壁板和第二弧形壁板,所述第一弧形壁板和第二弧形壁板之间通过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连接,第一弧形壁板和第二弧形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一弧形底板连接,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分别水平和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模块板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三弧形壁板和第四弧形壁板,所述第三弧形壁板和第四弧形壁板之间通过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连接,第三弧形壁板和第四弧形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底板连接,两侧分别通过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分别水平和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模块板所对应的圆形角为68°0′0″,所述拆卸模块板所对应的圆形角为20°0′0″。

进一步的,所述底节的下端内设有倒角,倒角的上方沿周向方向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节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模块板与拆卸模块板之间设有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沉井为钢混复合型,底节采用内部浇筑混凝土后作为永久结构,上部全部采用钢结构作为临时防护结构,施工结束后拆除,可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2、本发明为圆形结构,直径较大内径φ6000mm,为了便于运输和现场组装,采用分块式结构,分块间采用螺栓连接,可节省施工时间,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运输及吊装费用,对施工时交通影响时间较短,分块接缝处设置密封条密封防水,可防渗漏、施工更安全;

3、本发明具有工期短和材料可回收的优势,使工期可缩短2/3时间,上部材料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拼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中中间节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中中间节和底节拼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顶节,2-中间节,3-底节,4-相邻模块板,5-拆卸模块板,6-第一弧形壁板,7-第二弧形壁板,8-第一肋板,9-第二肋板,10-第三弧形壁板,11-第四弧形壁板,12-倒角,13-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拼装的顶节1、中间节2和底节3,顶节1、中间节2和底节3相同,中间节2为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中间节2由五个相邻模块板4以及一个拆卸模块板5沿圆周方向拼接而成,相邻模块板4和拆卸模块板5均为圆弧形板状结构,其中相邻两相邻模块板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模块板4与拆卸模块板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顶节1和中间节2之间以及中间节2和底节3之间均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模块板4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弧形壁板6和第二弧形壁板7,第一弧形壁板6和第二弧形壁板7之间通过第一肋板8和第二肋板连接9,第一弧形壁板6和第二弧形壁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一弧形底板连接,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侧板连接,第一肋板8和第二肋板9分别水平和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拆卸模块板5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三弧形壁板10和第四弧形壁板11,第三弧形壁板10和第四弧形壁板11之间通过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连接,第三弧形壁板10和第四弧形壁板1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底板连接,两侧分别通过第二侧板连接,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分别水平和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模块板4所对应的圆形角为68°0′0″,拆卸模块板5所对应的圆形角为20°0′0″。

在本实施例中,底节3的下端内设有倒角12,倒角12的上方沿周向方向设有环形凹槽13。

在本实施例中,底节3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模块板4与拆卸模块板5之间设有密封条。

本发明的沉井为钢混复合型,底节3采用内部浇筑混凝土后作为永久结构,上部全部采用钢结构作为临时防护结构,施工结束后拆除,可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本发明为圆形结构,直径较大内径φ6000mm,为了便于运输和现场组装,采用分块式结构,分块间采用螺栓连接,可节省施工时间,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运输及吊装费用,对施工时交通影响时间较短,分块接缝处设置密封条密封防水,可防渗漏、施工更安全;本发明具有工期短和材料可回收的优势,使工期可缩短2/3时间,上部材料可重复利用。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