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2277发布日期:2020-04-24 18:4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铣轮,尤其是指一种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得到广泛应用。而导墙开挖作为其重要的一项工序,使用铣槽机高效地开挖导墙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铣槽机在工作时存在以下缺点:1、在铣槽机在开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地质情况,尤其是在遇到粘土时,铣轮开挖时的高温会使铣轮的钻头附着土结块,导致开挖效率降低,严重时甚至无法作业。2、钻头长时间地高温作业会因为疲劳增加铣轮的损耗,极大地降低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钻头交替作业、工作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带清洁功能的铣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包括铣轮外壳和设于铣轮外壳内的传动装置、钻头控制装置以及清洗装置,所述传动装置通过钻头控制装置驱动铣轮外壳转动,所述铣轮外壳上设有通孔,所述钻头控制装置控制钻头的前端穿过通孔伸出铣轮外壳,所述钻头至少设为两组,所述钻头控制装置控制各组钻头交替伸出通孔或缩回铣轮外壳内;在钻头控制装置控制钻头缩回铣轮外壳内时,所述清洗装置对缩回的钻头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具有输水功能的传动轴,以及可旋转设于传动轴内且用于驱动钻头控制装置旋转的转轴,所述传动轴通过连接构件与铣槽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输水环和喷头,所述输水环固定连接于传动轴上,所述钻头安装于输水环上,传动轴通过输水环向喷头输送清洗水,所述喷头对缩回的钻头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控制装置包括可旋转安装于传动轴上的转动环,一端安装于转动环上的伸缩杆件,以及安装于伸缩杆件的另一端上的钻头,所述转轴驱动转动环转动;所述转动环驱动伸缩杆件带动钻头转动,伸缩杆件驱动钻头伸出通孔或缩回铣轮外壳,形成对各组钻头交替伸出通孔或缩回铣轮外壳内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内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进口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铣槽机的液泵连通,进水通道的出口与输水环连通;所述传动轴的外圆周上底端竖直设有导管,导管的进口设于铣轮外壳的内底端上而抽取清洗喷头后的污水,导管的出口与出水通道的进口连通,导管的出口通过所述连接构件而将污水输送到地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钻头和伸缩杆件设为两组。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传动装置控制钻头控制装置转动,而钻头控制装置控制钻头伸出通孔或缩回铣轮外壳内。在开挖的过程中,传动装置控制钻头控制装置转动,钻头控制装置通过伸出通孔的钻头驱动铣轮外壳转动。当伸出通孔的该组钻头被粘土包裹时,钻头控制装置控制该组钻头缩回铣轮外壳内,然后传动装置控制钻头控制装置转动一定角度,使另一组钻头转动到通孔位置,然后钻头控制装置控制钻头伸出通孔,完成两组钻头的交替和连续工作。当被粘土包裹的钻头缩回铣轮外壳内后,清洗装置对该给钻头进行清洗,将钻头上的粘土清洗掉,保证了钻头的干净,进而保证钻头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多组钻头进行交替工作,并通过清洗装置对铣轮外壳内的钻头进行清洗,即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防止了单一一组钻头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疲劳损耗的情况,解决了现有铣轮开挖时的高温会使铣轮的钻头附着土结块,导致开挖效率降低,以及钻头长时间地高温作业会因为疲劳增加铣轮的损耗,极大地降低了钻头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在通孔内的钻头不缩回铣轮外壳内时,转动环驱动伸缩杆件带动钻头转动,使钻头带动铣轮外壳转动,以进行开挖作业。在伸缩杆件控制通孔内的钻头缩回铣轮外壳内后,转动环驱动伸缩杆件带动钻头转动一定角度,使另一组钻头(已被清洗干净钻头)转动到通孔位置,然后伸缩杆件控制钻头伸出通孔,以继续进行开挖作业。本结构巧妙地通过控制转动环旋转而驱动钻头转动作业,又可以在钻头缩回铣轮外壳内后,转动环驱动另一组钻头转动到通孔位置并通过伸缩杆件控制钻头伸出通孔,完成两组钻头的交替工作,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安装于铣槽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一半的对称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拆卸下喷头、伸缩杆和钻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传动轴内部水回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涉及钻头交替作业和带清洁功能的铣轮,包括铣轮外壳1和设于铣轮外壳1内的传动装置2、钻头控制装置3以及清洗装置4,所述传动装置2通过钻头控制装置3驱动铣轮外壳1转动,所述铣轮外壳1上设有通孔11,所述钻头控制装置3控制钻头10的前端穿过通孔11伸出铣轮外壳1,所述钻头10至少设为两组,所述钻头控制装置3控制各组钻头10交替伸出通孔11或缩回铣轮外壳1内;在钻头控制装置3控制钻头10缩回铣轮外壳1内时,所述清洗装置4对缩回的钻头10进行清洗。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钻头10设为两组。

本结构的传动装置2控制钻头控制装置3转动,而钻头控制装置3控制钻头10伸出通孔11或缩回铣轮外壳1内。在开挖的过程中,传动装置2控制钻头控制装置3转动,钻头控制装置3通过伸出通孔11的钻头10驱动铣轮外壳1转动。当伸出通孔11的该组钻头10被粘土包裹时,钻头控制装置3控制该组钻头10缩回铣轮外壳1内,然后传动装置2控制钻头控制装置3转动一定角度,使另一组钻头10转动到通孔11位置,然后钻头控制装置3控制钻头10伸出通孔11,完成两组钻头10的交替和连续工作。当被粘土包裹的钻头10缩回铣轮外壳1内后,清洗装置4对该给钻头10进行清洗,将钻头10上的粘土清洗掉,保证了钻头10的干净,进而保证钻头10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多组钻头10进行交替工作,并通过清洗装置4对铣轮外壳1内的钻头10进行清洗,即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防止了单一一组钻头10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疲劳损耗的情况,解决了现有铣轮开挖时的高温会使铣轮的钻头10附着土结块,导致开挖效率降低,以及钻头10长时间地高温作业会因为疲劳增加铣轮的损耗,极大地降低了钻头10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具有输水功能的传动轴21,以及可旋转设于传动轴21内且用于驱动钻头控制装置3旋转的转轴,所述传动轴21通过连接构件210与铣槽机100连接。铣槽机100通过传动轴21向清洗装置4供水,使得清洗装置能对缩回铣轮外壳1内的钻头10进行清洗。而铣槽机100可以通过转轴驱动钻头控制装置3转动。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清洗装置4包括输水环41和喷头42,所述输水环41固定连接于传动轴21上,所述钻头10安装于输水环41上,传动轴21通过输水环41向喷头42输送清洗水,所述喷头42对缩回的钻头10进行清洗。铣槽机100通过传动轴21向输水环41供水;输水环41内的清洁水流向喷头42并喷出,以对缩回铣轮外壳1内的钻头10进行清洗。

所述钻头控制装置3包括可旋转安装于传动轴21上的转动环31,一端安装于转动环31上的伸缩杆件32,以及安装于伸缩杆件32的另一端上的钻头10,所述转轴驱动转动环31转动;所述转动环31驱动伸缩杆件32带动钻头10转动,伸缩杆件32驱动钻头10伸出通孔11或缩回铣轮外壳1,形成对各组钻头10交替伸出通孔11或缩回铣轮外壳1内的控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头10和伸缩杆件32设为两组。

在通孔11内的钻头10不缩回铣轮外壳1内时,转动环31驱动伸缩杆件32带动钻头10转动,使钻头10带动铣轮外壳1转动,以进行开挖作业。在伸缩杆件32控制通孔11内的钻头10缩回铣轮外壳1内后,转动环31驱动伸缩杆件32带动钻头10转动一定角度,使另一组钻头10(已被清洗干净钻头10)转动到通孔11位置,然后伸缩杆件32控制钻头10伸出通孔11,以继续进行开挖作业。本结构巧妙地通过控制转动环31旋转而驱动钻头10转动作业,又可以在钻头10缩回铣轮外壳1内后,转动环31驱动另一组钻头10转动到通孔11位置并通过伸缩杆件32控制钻头10伸出通孔11,完成两组钻头10的交替工作,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传动轴21内设有进水通道211和出水通道212,所述进水通道211的进口通过所述连接构件210与铣槽机100的液泵连通,进水通道211的出口与输水环41连通;所述传动轴21的外圆周上底端竖直设有导管22,导管22的进口设于铣轮外壳1的内底端上而抽取清洗喷头42后的污水,导管22的出口与出水通道212的进口连通,导管22的出口通过所述连接构件210而将污水输送到地表。铣槽机100的液泵通过进水通道211向输水环41供水,而喷头42能喷洗铣轮外壳1内的钻头10。清洗钻头10后的污水流到铣轮外壳1内的最低位置上。导管22的进口对铣轮外壳1内的最低位置上的污水进行抽取,并通过出水通道212被输送到地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