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1268发布日期:2020-03-31 16:1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私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私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这种私处清洗装置包括阀装置主体、气缸、喷嘴主体、包括外齿的驱动齿轮,以及jp2001-271403a(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马达。根据专利文献1的公开,阀装置主体包括大致为杯形的阀操作主体;气缸在阀操作主体中旋转。喷嘴主体在前端部包括用于喷洒清洗水的喷嘴孔,喷嘴主体在旋转的气缸中滑动。驱动齿轮设于气缸后端的外圆周部。电动马达驱动驱动齿轮的旋转。私处清洗装置包括在气缸的内壁处的螺旋形凹槽(螺旋槽)以及在螺旋形凹槽上滑动的四个突起,该突起设于喷嘴主体的外周部。电动马达驱动气缸旋转以使喷嘴主体相对于气缸伸缩。

在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上述私处清洗装置中,当气缸和喷嘴主体相组装时,需要将喷嘴主体的四个突起分别装配到四个螺旋槽中。如果四个突起相对于四个螺旋槽的装配位置是彼此偏移的,则气缸和喷嘴主体之间的相位也是偏移的。

因此,需要一种私处清洗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旋转体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复数个螺旋形凹槽和设置在喷嘴的后端部的复数个突起,所述凹槽和突起相配合,以使喷嘴根据旋转体的旋转进行伸缩移动;所述私处清洗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旋转体和喷嘴的相位可以容易地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清洗人体私处的私处清洗装置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为圆筒状,且其内圆周表面上包括复数条螺旋槽;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设于所述旋转体上,以与所述旋转体同轴;马达,其构造为使所述旋转齿轮旋转;以及喷嘴,其设置在所述旋转体内,且其前端部包括用于喷洒清洗水的喷洒口;所述喷嘴包括复数个突起,所述突起设于所述喷嘴的后端部并且嵌合于复数条所述螺旋槽中的对应的所述螺旋槽;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所述的喷嘴在所述喷嘴的后端的收纳位置与所述喷嘴的前端的伸出位置之间沿着所述旋转体的轴向方向伸缩。复数条所述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的横截面与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复数个所述突起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对应的苏搜狐螺旋槽的横截面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私处清洗装置,设置在旋转体的内周表面上的复数条螺旋槽和设置在喷嘴的后端部上的复数个突起彼此嵌合,从而使喷嘴响应旋转体的旋转在伸缩方向上移动。复数条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的横截面与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并且复数个突起的外部形状均与对应的螺旋槽相匹配。相应地,由于装配到复数条螺旋槽的相应螺旋槽中的突起的数量被确定为一个,所以旋转体和喷嘴的相位可以通过形成槽和突起而容易地匹配,从而使旋转体和喷嘴设置在预定的相位。此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包括凹槽宽度、凹槽深度和任何其他横截面(例如半圆柱形、三角形、四边形和梯形)。“复数条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的横截面与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意味着螺旋槽中的一条的横截面与所有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且所述所有其它螺旋槽彼此的横截面相同;或者复数条所述螺旋槽的第一螺旋槽的横截面与所有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且所有其它所述螺旋槽中的第二螺旋槽的横截面与所有其它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不同;或者所有的复数条所述螺旋槽的横截面彼此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复数条所述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的所述槽宽宽于其它所述螺旋槽的所述槽宽。与复数条所述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嵌合的、复数个所述突起中的至少一个的尺寸大于和与其它的所述螺旋槽嵌合的所述突起的尺寸。

根据前述构造,相邻的所述的螺旋槽的空间可以是减小的。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复数条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的槽宽宽于其它螺旋槽的槽宽。与复数条所述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相嵌合的复数个突起中的一个的尺寸大于与其它螺旋槽嵌合的其它突起的尺寸。

根据前述构造,相邻的所述的螺旋槽的空间可以是减小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的私处清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条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内周表面上,所述排水槽沿轴向延伸,以与复数条所述的螺旋槽相交。

根据前述构造,即使在喷嘴被水润湿的状态下收缩至旋转体的收纳位置中,水进入旋转体中时,进入旋转体的水也可以有利地排出,从而可以防止装置内部被旋转体的后端部弄湿,并且可以防止当水积聚在旋转体的螺旋槽中时,马达的负担因喷嘴的滑动阻力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复数条所述的螺旋槽形成为使得当所述的喷嘴设于所述的收纳位置时,所述排水槽设于所述旋转体的下侧。

根据前述构造,复数个突起配合到相应的螺旋槽中,因此在喷嘴处于收纳位置时,排水槽设于下侧,从而使进入旋转体的水可以有利地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所述排水槽包括复数条排水槽,其在所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根据前述构造,无论旋转体处于哪一旋转位置,旋转体中的水都可有利地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旋转体包括在径向方向上贯穿其前端部的通孔。

根据前述构造,通过排水槽向前流动的水可以通过通孔向外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的私处清洗装置还包括壳体,其覆盖所述旋转体外周表面并支撑所述旋转体,使得所述旋转体为可旋转的。所述壳体包括排水部分,其设于前端部的下侧,以排出所述壳体内部的水。所述排水部分形成为向下突出的圆筒形状。

前述构造可防止从壳体排出的水沿壳体的外周表面流下,保持壳体的清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的私处清洗装置还包括驱动齿轮,其安装在所述马达的旋转轴上,并与所述旋转齿轮啮合。所述旋转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标记,所述标记示出其啮合位置。

根据前述构造,所述的驱动齿轮可有利地装配于旋转齿轮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的私处清洗装置还包括壳体,其覆盖所述旋转体的外周表面并支撑所述旋转体,使所述旋转体是可旋转的。所述的喷嘴包括设于其外周部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在朝向所述喷嘴前端部的伸缩方向上延伸,并在所述喷嘴的前端部前结束。所述的壳体包括引导部分,其设于相对于支撑所述旋转体的支撑表面的前端侧,使得所述旋转体为可旋转的;所述的引导部分与所述的引导槽嵌合,从而引导所述喷嘴的伸缩运动。

根据前述构造,通过所述的简单构造,可防止喷嘴的转动。相应地,所述的喷嘴可为圆筒形,并可防止喷嘴被污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引导部分设于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的壳体包括设于其上侧的喷嘴清洗器,所述的喷嘴清洗器用于清洗喷嘴。

根据前述构造,所述的引导部分位于壳体的下侧,使壳体的上侧可提供空余空间,从而使整个装置在具有喷嘴清洗器的同时,装置尺寸可得到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复数条所述螺旋槽形成为使得相邻的所述螺旋槽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沿着所述旋转体的轴向变化。

在前述构造中,设于旋转体的内周表面处的螺旋槽和设于喷嘴的后端部处的突起彼此嵌合,且喷嘴根据旋转体的旋转而伸缩。螺旋槽形成为使得相邻设置的槽之间的空间在旋转体的轴向方向上改变。螺旋槽的空间在需要喷嘴定位的部分处窄,并且在其它部分处宽,从而可以增强在喷嘴在伸缩时的移动速度,并可同时提高喷嘴的定位精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复数条所述螺旋槽形成为使得位于所述旋转体的前端部的、相邻的所述螺旋槽之间的空间窄于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中央部的所述螺旋槽之间的空间。

根据前述构造,喷嘴的伸出位置的定位精度较高,同时喷嘴在到达靠近伸出位置(清洗位置)的位置前的移动速度可得到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复数条所述螺旋槽形成为使得位于所述旋转体的后端部的、相邻的所述螺旋槽之间的空间窄于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中央部的所述螺旋槽之间的空间。

根据前述构造,喷嘴的收纳位置的定位精度较高,同时喷嘴在清洗人体私处后、到达靠近收纳位置的位置前的移动速度可得到增加。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附加特征和特性将更为明显,其中:

图1为安装有卫生清洗马桶座圈装置的马桶的外观透视图,该卫生清洗马桶座圈装置包括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

图2a为包括在私处清洗装置中的喷嘴单元的外观透视图。

图2b为包括在私处清洗装置中的喷嘴单元的另一外观透视图。

图3为喷嘴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a为喷嘴的外观透视图。

图4b为喷嘴的另一个外观透视图。

图5a为喷嘴的侧视图。

图5b为沿图5a中的vb-vb线的喷嘴的剖视图。

图6a为气缸的半圆柱构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6b为气缸的半圆柱构件的内周表面的平面图。

图7为在垂直面上切割的气缸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8为壳体的一部分的半圆柱构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9a为半圆柱构件的前视图。

图9b为半圆柱构件的俯视图。

图9c为半圆柱构件的侧视图。

图9d为半圆柱构件的仰视图。

图9e为半圆柱构件的后视图。

图10为从后侧观察喷嘴单元的外观透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喷嘴单元处于收纳位置状态下的喷嘴单元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12a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喷嘴单元的外观透视图。

图12b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喷嘴单元的另一外观透视图。

图13a为喷嘴单元的剖视图。

图13b为喷嘴单元的另一剖视图。

图14为喷嘴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5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喷嘴的外观透视图。

图16为示出了喷嘴内部的透视图。

图17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气缸的外观透视图。

图18a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气缸的一部分的半圆柱构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18b为气缸的一部分的半圆柱构件的内圆周侧的平面图。

图19为第一修改实施例的喷嘴的外观透视图。

图20a为第二修改实施例的喷嘴单元的外观透视图。

图20b为第二修改实施例的喷嘴单元的又一外观透视图。

图21为第二修改实施例的喷嘴的外观透视图。

图22a为第二修改实施例的喷嘴的外观透视图,该喷嘴处于喷嘴主体和喷嘴盖彼此分离的状态下。

图22b为喷嘴的另一外观透视图,该喷嘴处于喷嘴主体和喷嘴盖彼此分离的状态下。

图23a为喷嘴单元的仰视图。

图23b为沿图23a中的xxiiib-xxiiib线的剖视图。

图24为第二修改实施例的底表面侧的半圆柱构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25a为半圆柱构件的前视图。

图25b为半圆柱构件的俯视图。

图25c为半圆柱构件的侧视图。

图25d为半圆柱构件的仰视图。

图25e为半圆柱构件的后视图。

图26为第二修改实施例的处于收纳状态的喷嘴单元的剖视图。

图27为处于伸出状态的喷嘴单元的剖视图。

图28a为第三实施例的喷嘴单元的外观透视图。

图28b为第三实施例的喷嘴单元的另一外观透视图。

图29为喷嘴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30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气缸的半圆柱构件的外观透视图。

图31为半圆柱构件的内周表面侧的平面图。

图32a为第三修改实施例的半圆柱构件的外观透视图;以及

图32b是第三修改实施例的半圆柱构件的另一外观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以下将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马桶1对应于西式马桶座,且其上表面设有卫生清洗马桶座圈装置10。如图1所示,卫生清洗马桶座圈装置10包括主体12、马桶座圈14、马桶盖16和操作面板18。主体12设置在马桶1的后部。马桶座圈14可旋转地支撑在主体12上。马桶盖16可旋转地支撑在主体12上。操作面板18由使用者操作。

主体12包括私处清洗装置,该私处清洗装置包括连接到供水管(水管)的清洗水流动路径、止水阀、热交换单元、调节清洗强度的脉冲泵、喷洒清洗水的喷嘴单元20和切换阀,其全部包含在由树脂制成的壳体中。该热交换单元设置有水箱、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并且通过加热器加热来自供水管的水。

主体12包括控制卫生清洗马桶座圈装置10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响应例如来自于操作面板18、座圈传感器13(参见图1)和水箱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从而控制水箱中的加热器和脉冲泵、喷嘴单元20和切换阀。操作面板18设有指示对臀部进行清洗的臀部用清洗开关、指示使用坐浴盆功能进行清洗的女性私处用清洗开关、用于调节清洗强度的清洗强度调节开关、用于在前后方向上调节清洗位置的清洗位置调节开关(前开关、后开关),以及指示停止清洗的停止开关。

喷嘴单元20包括向前方向下倾斜的喷嘴30、气缸40和壳体50。喷嘴单元20包括用于清洗喷嘴30的喷嘴清洗器60。

喷嘴30构造为在收纳位置(参见图2a)和清洗位置(参见图2b)之间移动,以进行伸缩,并且能够在清洗位置将清洗水喷洒到人体私处。喷嘴30包括喷嘴主体31以及第一和第二喷嘴孔31a、31b。喷嘴主体31形成为大致的圆筒状并在后端开口;第一和第二喷嘴孔31a、31b形成于喷嘴主体31的前端部分。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喷嘴孔31a为用于清洗人体臀部的喷嘴孔,第二喷嘴孔31b为用于清洗女性私处的喷嘴孔。喷嘴主体31内设有两条清洗水流道。清洗水流道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喷嘴孔32a连通,清洗水流道的第二出口与第二喷嘴孔32b连通(见图11)。清洗水流道的两个入口分别连接软管21、22的第一端,软管21、22的第二端分别与切换阀连接;所述的软管21、22.从喷嘴主体31后端的开口插入。如图4a、4b、5a和5b所示,喷嘴主体31的后端安装有呈圆柱状的喷嘴尾35。喷嘴尾35的外周表面沿圆周方向以相等的间隔设有三个小直径突起35a和直径大于每个小直径突起35a的大直径突起35b。如图4b所示,喷嘴主体31的底面侧设有在轴向(伸缩方向)上延伸,并位于前端部前和后端部前之间的引导槽31c(凹槽)。

气缸40为在前端和后端开口的圆筒状旋转体,且其内径略大于喷嘴30的外径,从而包围喷嘴30。如图6a、6b和7所示,两个半圆柱构件41、42的圆周方向上的端面彼此相对,从而形成气缸40。如图3所示,半圆柱构件41、42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外圆周肋43,外圆周肋43各自形成为半圆形形状,以在半圆柱构件41、42的圆周方向的端面彼此相对的情况下形成为环状。如图6a、6b和7所示,在半圆柱构件41、42的各自的内圆周表面处设置复数条内圆周肋44,内圆周肋44相对于气缸40的轴向方向倾斜地伸出。所述的复数条内圆周肋44包括螺旋槽,在半圆柱构件41、42的圆周方向的端面彼此相对的情况下,彼此相邻的内圆周肋44之间的凹槽彼此连接并形成螺旋形。第一实施例的螺旋槽形成有三个小宽度螺旋槽44a(参见图7中的槽宽d1)和三个大宽度螺旋槽44b(参见图7中的槽宽d2),其中三个小直径突起35a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小直径突起35a装配到该小宽度螺旋槽44a中,大直径突起35b装配到大宽度螺旋槽44b中,即总共四个螺旋槽分别构造形成为平行的螺旋形状。大直径突起35b无法装配到小宽度螺旋槽44a中,且仅可装配到大宽度螺旋槽44b中。如图6a和6b所示,多个内圆周肋44中的每一个均沿圆周方向分割,并且包括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内圆周肋44b之间的排水槽44c。排水槽44c沿轴向延伸到气缸40前端的开口边缘,从而与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相交,并通过气缸40的倾斜,将流入气缸40的水沿排水槽44c排出。

如图3所示,在半圆柱构件41、42的端面彼此相对以形成环状的情况下,半圆柱构件41、42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处设有形成为半圆形的旋转齿轮45。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齿轮45的外径小于壳体50的外径,从而不会超出壳体50的外周直径(见图2)。旋转齿轮45与安装在马达24的旋转轴上的驱动齿轮25啮合,并且通过马达24带动旋转齿轮45旋转,使气缸40与旋转齿轮45一体地旋转。设置在气缸40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分别装配于设于喷嘴30后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小直径突起35a和大直径突起35b;通过气缸40的旋转,喷嘴30沿着与小直径突起35a和大直径突起35相对应的螺旋槽相对移动,从而在收纳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沿着伸出方向和缩回方向移动。

此处,喷嘴30相对于气缸40以预定的旋转相位对齐,使得当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排水槽44c位于下侧。根据第一实施例,喷嘴30的大直径突起35b与气缸40的大宽度螺旋槽44b的位置关系被设定为当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排水槽44c位于下侧。由于大直径突起35b仅可装配到大宽度螺旋槽44b中,故可避免当喷嘴30以预定旋转相位附接到气缸40时的不良附接。

根据第一实施例,半圆柱构件41、42各自通过注射成型形成,其中树脂材料被注入到形成外周表面的凹模和形成为内周表面的的凸模之间的空间中,并冷却和硬化。半圆柱构件41、42一体地设置有旋转齿轮45、外圆周肋43和内圆周肋44。如图6a、6b和7所示,半圆柱构件41、42的内圆周表面的两个端部沿圆周方向不设有内圆周肋44,因此在注射成型后可以顺利地从模具(从突出模具)中移除。

如图3、6a和6b所示,在半圆柱构件41、42的后端部的内圆周表面(旋转齿轮45的内圆周表面)上设有接合槽48,该接合槽48形成为半圆形,从而在半圆柱构件41、42的圆周方向的端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形成为环状。环状的气缸尾49(见图3)可旋转地连接到接合槽48上。气缸尾49的中心部分处设有插入软管21、22的细长通孔49a。气缸尾49的外周部设有与接合槽48接合的接合肋49b。因此,可在旋转软管21、22不与气缸40共同旋转的情况下对气缸尾49进行支撑,从而可防止软管21、22的摩擦损伤、扭转等,避免软管21、22受到损坏。

壳体50为前端和后端具有开口的的圆柱形构件,且其内径略大于气缸40的外径,从而在包围气缸40的同时对气缸40进行支撑,使气缸40为可旋转的。如图3所示,壳体50由两个半圆柱构件51、52构成,使得其在圆周方向上的端面彼此相对。壳体50的内周表面处设有呈半圆形的内圆周槽53,从而在两个半圆柱构件51、52的端面彼此相对,且内圆周槽53分别与气缸40的外圆周肋43相装配的状态下形成为环状。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个内圆周槽53的深度浅于每个外圆周肋43的高度,且气缸40由壳体50支撑,从而可以以低摩擦阻力旋转。壳体50(半圆柱构件52)后端部的外周表面一体地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固定板52a,且该固定板52a固定有马达24的壳体。

如图8、9a、9b、9c、9d和9e所示,壳体50的下表面的半圆柱构件52上设有向上突出的引导肋54。引导肋54设于壳体50用于支撑气缸40的外周表面的支撑面的前端部,并且通过装配到喷嘴31的引导槽31c中,引导喷嘴31在伸缩方向上移动。由此,避免了喷嘴30响应于气缸40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喷嘴单元20中,喷嘴30可以形成为圆筒状,以防止被污染并提高清洁度。

如图9a、9b、9c、9d和9e所示,壳体50的引导肋54的两侧设有呈圆筒状并向下突出的排水孔55,其可以有利地向外(马桶1的便池)排出由气缸40排出并积聚在壳体50前端部分的水。此外,可防止从壳体50排出的水沿壳体50的外周表面流下,从而可保持壳体50的清洁。

喷嘴清洗器60附接于壳体50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并包括朝喷嘴30的上表面喷洒清洗水的喷洒孔。喷嘴清洗器60连接到软管23的一端,软管23的另一端连接切换阀。

切换阀将脉冲泵的下游的清洗水流动路径的清洗水的供应目的地切换至多个喷嘴孔31a、31b及喷嘴清洗器60的喷洒孔中的一个。例如,切换阀为由马达驱动的旋转阀。

通过下文所述方式组装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喷嘴单元20。软管21、22插入气缸尾49的细长通孔49a,软管21、22的一端连接到喷嘴30。然后,喷嘴30的小直径突起35a和大直径突起35b分别装配到半圆柱构件41、42的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中,且气缸尾49的接合肋49b与接合沟48接合,以通过闭合半圆柱构件41、42形成气缸40。接着,将气缸40的外圆周肋43分别装配到半圆柱构件51、52的内圆周槽53中,通过闭合半圆柱构件51、52形成圆柱形的壳体50。将马达24固定到壳体50(半圆柱构件52)的固定板52a上,且将驱动齿轮25压合到马达24的旋转轴中,以在预定的啮合位置处与气缸40的旋转齿轮45啮合,从而形成喷嘴单元20。如图10所示,驱动齿轮25和旋转齿轮45分别在驱动齿轮25和旋转齿轮45的每个指定啮合齿上包括标记m1和标记m2。据此,操作者可以识别啮合位置,并且可以容易地安装驱动齿轮25。

接下来,将说明卫生清洗马桶座圈装置10(私处清洗装置的喷嘴单元20)的操作。通过座圈传感器13,卫生清洗马桶座圈装置10的控制装置判定用户坐在马桶座圈14上,且在控制装置判定操作面板18的底部清洗开关被按压以指示开始清洗人体臀部的情况下,通过马达24旋转与驱动齿轮25啮合的旋转齿轮45,以旋转气缸40。在气缸40旋转的情况下,多个设置在喷嘴30处的小直径突起35a沿着设置在气缸40的内周表面上的小宽度螺旋槽44a相对移动,使喷嘴30朝向用于清洗人体臀部的清洗位置伸出。在喷嘴30到达清洗位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阀(马达)以通过软管21将来自脉冲泵的清洗水供应到喷嘴30的第一喷嘴孔32a。相应地,清洗水由第一喷嘴孔32a喷洒向人体的肛门,从而开始针对人体的臀部的清洗功能。在判定操作面板18的停止开关被按下以指示停止针对人体臀部的清洗功能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停止向喷嘴30供应水。控制装置控制马达24,以使旋转齿轮45反向旋转,使喷嘴30向收纳位置缩回并收纳在气缸40内。当喷嘴30从清洗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时或到达收纳位置时,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阀(马达)以将清洗水从喷嘴清洗器60喷洒至喷嘴30,从而清洗喷嘴30。

在座圈传感器13判定用户已坐在马桶座圈14上并且通过按下操作面板18的坐浴盆开关指示启动坐浴盆功能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马达4旋转气缸40,并使喷嘴30朝向用于坐浴盆功能的清洗位置伸出。在喷嘴30到达清洗位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阀(马达),以通过软管22将来自脉冲泵的清洗水供应到喷嘴30的喷嘴孔32b。相应地,清洗水从喷嘴孔32b喷洒至女性的私处,从而开始坐浴盆功能。在判定操作面板18的停止开关被按下以指示停止坐浴盆功能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停止向喷嘴30供水。马达24控制旋转齿轮45反向旋转以朝收纳位置缩回喷嘴30,将喷嘴收纳在气缸40中。当喷嘴30从清洗位置移动到收纳位置时或到达收纳位置时,控制装置控制切换阀(马达)以将清洗水从喷嘴清洗器60喷洒至喷嘴30,从而清洗喷嘴30。

由于对私处的清洗或通过喷嘴清洗器60对喷嘴的清洗,喷嘴30的外周表面附着有清洗水;当喷嘴30收纳在气缸40中时,附着在喷嘴30的外周表面上的水可能进入气缸40的内部。当水进入气缸40内时,通过小宽度突起35a响应于气缸40的旋转在小宽度螺旋槽44a上的滑动,进入的水被送到气缸40的后部,并从气缸40的后端开口漏出,私处清洗装置可能因此产生故障。在水进入气缸40的情况下,在小宽度螺旋槽44a上滑动的小宽度突起35a的滑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马达24的负荷增加。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气缸40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以与螺旋槽(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相交的排水槽44c。此外,当喷嘴30位于收纳位置时,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装配到小直径突起35a和大直径突起35b中,使得排水槽44c位于下侧,从而使喷嘴30和气缸40的相位对齐(见图11)。相应地,即使水进入气缸40中,在收纳喷嘴30时,所述进入的水可通过倾斜气缸40沿排水槽44c排出。因此,第一实施例的喷嘴单元20没有如上文所述的、由于水进入气缸40而导致的麻烦。

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私处清洗装置中,在气缸40的内周面设置的多个螺旋槽(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和多个突起(小直径突起35a和大直径突起35b)相互装配,且喷嘴30根据气缸40的旋转而伸缩。将多个螺旋槽中的一个(大宽度螺旋槽44b)的槽宽设置为宽于其它螺旋槽(小宽度螺旋槽44a)的槽宽,并将装配到该槽(大宽度螺旋槽44b)中的多个突起(大直径突起35b)的尺寸设置为大于装配到其它螺旋槽(小宽度螺旋槽44a)的其它突起(小直径突起35a)。相应地,由于确定了装配到多条螺旋槽中的、相对应的螺旋槽中的一个突起,所以可以容易地对准旋转体和喷嘴的相位。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在气缸40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以与螺旋槽(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相交的排水槽44c,且多条螺旋槽形成为使得排水槽44c在喷嘴30位于收纳位置时位于下侧。相应地,通过将多个突起(小直径突起35a和大直径突起35b)装配到相应的螺旋槽,喷嘴30和气缸40的相位对齐,使得排水槽44c在喷嘴30位于收纳位置时位于下侧,从而可有利地排出进入气缸40的水。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表示啮合位置的标记m1和标记m2分别位于组装于马达24的旋转轴的驱动齿轮25上和与驱动齿轮25啮合的旋转齿轮45上。由此,驱动齿轮25可以有利地附接于旋转齿轮45上。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气缸40的内周表面处的复数条螺旋槽设置为多条(三条)小宽度螺旋槽44a和一条大宽度螺旋槽44b,并且将装配到相应螺旋槽中的多个(三个)小直径突起35a和一个大直径突起35b设于喷嘴30的后端部分的外周表面上,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在气缸40的内周表面上设置多条(三条)大宽度螺旋槽和一条小宽度螺旋槽,且装配到相应的螺旋槽中的多个(三个)大直径突起和一个小直径突起可设置在喷嘴30的后端的外周表面上。

此外,螺旋槽和与相应的螺旋槽装配的突起的数量不必是四个;其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等。

根据第一实施例,复数条螺旋槽设置为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即所述多条螺旋槽的槽宽彼此不同。或者,所述的槽的深度可以彼此不同,或横截面的形状(例如,半圆柱形、三角形、四边形和梯形)可以彼此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槽宽、槽深和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彼此不同,例如,槽宽、槽深和横截面中的任意两个是彼此不同的,或全部都是彼此不同的。装配到螺旋槽中的突起的外形只要与相应螺旋槽的横截面相匹配即可,例如,装配到比其它螺旋槽更深的螺旋槽中的突起的高度高于其他突起,且装配在半圆形横截面的螺旋槽中的突起为半球形。这样,可以设置复数条螺旋槽,该复数条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的横截面与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还可以设置复数个突起,复数个所述突起的横截面外形与复数个螺旋槽中的相应螺旋槽的横截面相匹配。

在第一实施例中,复数条螺旋槽中的一条(大宽度螺旋槽44b)的横截面与所有其它的螺旋槽(小宽度螺旋槽44a)的横截面不同,所述其它的螺旋槽的横截面相同。或者,复数条螺旋槽中的第一螺旋槽的横截面与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且复数条螺旋槽中的第二螺旋槽的横截面与其它的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或者所有所有其它的复数条螺旋槽的横截面彼此不同。也就是说,螺旋槽中的至少一条的横截面与其它螺旋槽的横截面不同即可。

下文将解释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气缸40的内表面上设有沿轴向延伸以与螺旋槽(小宽度螺旋槽44a和大宽度螺旋槽44b)相交的排水槽44c,且当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设置复数条螺旋槽,使得排水槽44c位于下侧。或者,可以在气缸的内周表面处设置多于一条沿轴向延伸以与螺旋槽相交的排水槽。

如图12a、12b、13a和13b所示,喷嘴单元120包括例如朝前方向下倾斜的喷嘴130、气缸140、壳体150等。喷嘴单元120包括用于清洗喷嘴130的喷嘴清洗器160。下文将主要说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喷嘴130构造为在收纳位置(参见图13a)和清洗位置(参见图12a、12b和13b)之间伸缩,并在清洗位置将清洗水喷洒到人体的私处。喷嘴130包括喷嘴主体131以及两个喷嘴孔131a、131b,喷嘴主体131形成为大致细长的圆筒状并在后端开口;两个喷嘴孔131a、131b设于喷嘴主体131的前端部分。在第二实施例中,喷嘴孔131a为用于清洗人体臀部的喷嘴孔,喷嘴孔131b为用于坐浴盆功能的喷嘴孔。如图16所示,喷嘴主体131内设有两条清洗水流道138a、138b。清洗水流道138a的出口与喷嘴孔131a连通,并且清洗水流道138b的出口与喷嘴孔131b连通。清洗水流道138a、138b的入口分别连接软管121、122的的第一端,且切换阀分别连接到软管121、122的第二端;所述的软管121、122从喷嘴主体131后端的开口插入。如图15所示,喷嘴主体131的后端包括相对于轴向和圆周方向倾斜延伸,以相沿于螺旋槽144d的复数条(例如,两条)肋135d。

气缸140为在前端和后端开口的圆筒状旋转体,且其内径略大于喷嘴130的外径,从而包围喷嘴130。如图17、18a和18b所示,两个半圆柱构件141、142的圆周方向上的端面彼此相对,从而形成气缸140。如图14和17所示,半圆柱构件141、142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外圆周肋143,外圆周肋143各自形成为半圆形形状,从而使半圆柱构件141、142的端面彼此相对并形成为环状。如图17、18a和18b所示,在半圆柱构件141、142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多个内圆周肋144,内圆周肋144相对于气缸140的轴向方向倾斜地伸出。在半圆柱构件141、142的圆周方向的端面彼此相对的情况下,多个内圆周肋144的彼此相邻的内圆周肋144之间的槽螺旋状相连,形成螺旋槽144d。如图18a和18b所示,多个内周肋144的每一个均沿圆周方向分割,并且还设有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内圆周肋144之间的、作为凹槽的排水槽144c。排水槽144c在气缸140的轴向上延伸,以与螺旋槽144d相交,并且通过气缸140的倾斜,将流入气缸140的水沿排水槽144c排出。如图18b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半圆柱构件141、142处共设六条排水槽144c(每个半圆柱构件设置三条)。旋转齿轮145为不被一分为二的、环状的旋转齿轮,其设置在半圆柱构件141处,所述的半圆柱构件141为构成气缸的两个半圆柱构件141、142的其中一个。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气缸140的内周表面处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以与螺旋槽144d相交的排水槽144c,因此进入气缸140的水可以通过气缸140的倾斜,沿排水槽140c排出。

如图17、18a和18b所示,在气缸140的前端部设置有沿径向贯通的通孔146。通孔146用于向外部排出沿着排水槽144c流向前方的水。复数个(例如四个)通孔146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等距地设置,使得气缸140在任何旋转位置下皆可排水。气缸140可设有复数个通孔146,也可设有单个通孔。

壳体150为圆筒形构件,其前端沿喷嘴130的外形设有大致为细长形的孔状开口,其后端设有圆形状开口。壳体150的内径略大于气缸140的外径,从而通过包围气缸140对气缸140进行支撑,使气缸140为可旋转的。如图14所示,壳体150设置为使得两个半圆柱构件151、152彼此相对。壳体150的内周表面处设有呈半圆形的内圆周槽153,从而在两个半圆柱构件151、152的端面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形成为环状。内圆周槽153装配在气缸140的外圆周肋143上。在第二实施例中,内圆周槽153的深度均浅于每条外圆周肋143的高度。气缸140由壳体150支撑,从而可以以低摩擦阻力旋转。壳体150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一体地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固定板152a,且该固定板152a固定有马达24的壳体。

壳体150的前端部的外周表面设有在下方贯通的排水孔155。排水孔155从壳体150的外周表面向下圆筒状地突出,并且通过壳体150的倾斜,向外(马桶1的便池中)排出积聚在壳体150前端侧的水。排水孔155突出以形成为圆筒状,从而防止从排水孔155排出的水沿壳体150的外周表面流下,保持壳体150的清洁。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设于气缸140的内周表面的螺旋槽144d和设于喷嘴130的后端部的肋135d彼此装配,从而使喷嘴130响应于气缸140的旋转而伸缩。在气缸140的内圆周表面上设有轴向延伸以与螺旋槽144d相交的排水槽144c。相应地,即使在清洗私处后,喷嘴130在被水润湿的状态下收缩至气缸140的收纳位置中、水进入气缸140中时,也可以容易地排出气缸140中的水。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在气缸140的圆周方向上彼此等距地设置复数个(例如四个)排水槽144c,使得气缸140在任何旋转位置下皆可有利地排出气缸140内部的水。

第二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设有径向贯通气缸140的前端部的复数个通孔146,该复数个通孔146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等距地间隔开;因此,无论气缸140位于哪一旋转位置,通过排水槽144c流向前方的水皆可通过通孔146排放到外部(马桶1的便池)。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从外周表面向下圆筒状地突出的排水孔155可以设于壳体150的前端,使得积聚在壳体150的前端部分中的水可以有利地排放到外部(马桶1的便池);此外,可以防止从壳体150排出的水沿壳体150的外周表面流下,保持壳体150的清洁。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通孔146径向贯通气缸140的前端部;也可不提供任何通孔14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排水槽144c延伸到气缸140的前端的开口边缘,则进入气缸140的水可沿排水槽144c排放至气缸140的外部。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设有相对于喷嘴主体131的轴向倾斜地伸出、并跟随螺旋槽的形状的肋135d,其作为与气缸140的螺旋槽144d相嵌合的突起;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9所示的修改实施例的喷嘴230可设有圆形的复数个突起235c。另外,也可以在喷嘴主体231的后端部的外周面设置可转动的球体。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喷嘴130形成为大致细长的圆筒状,且壳体150的前端沿着喷嘴130的外形设有大致细长的圆筒状开口;然而不限于此。如图20a和20b所示的修改实施例的喷嘴单元320所示,喷嘴330可为大致圆筒状,且沿着喷嘴330的外形所设的、大致圆形的开口可以形成在壳体350的前端。

如图21、22a和22b所示,修改实施例中的喷嘴单元320的喷嘴330包括圆筒状的喷嘴主体331以及覆盖喷嘴主体331的喷嘴盖332。喷嘴主体331为由树脂制成的喷嘴,并且设有喷嘴孔331a、331b,喷嘴孔331a、331b在前端部的上表面侧喷洒清洗水;喷嘴主体331还设有引导槽331c(凹槽),其在喷嘴主体331底表面侧的轴向(伸缩方向)上延伸,并位于前端部前和后端部前之间。喷嘴盖332为金属盖,其覆盖喷嘴主体331除喷嘴孔331a、331b和引导槽331c的地方,并设有连通孔332a、332b。在喷嘴盖332的上表面侧的连通孔332a、332b和喷嘴孔331a、331b重叠的位置处,连通孔332a、332b与喷嘴孔331a、331b相连通;喷嘴盖332的下表面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切口332c,该切口332c形成于与引导槽331c重叠的位置处。

如图24所示,喷嘴单元320的壳体350的下表面侧的半圆柱构件352设有向上突出的引导肋354。引导肋354设于壳体350用于支撑气缸340的外周表面的支撑面350a的前端侧(见图26),并且通过装配到喷嘴331的引导槽331c中,引导喷嘴331的伸缩运动。由此,避免了喷嘴330响应于气缸340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喷嘴单元320中,喷嘴330可以形成为圆筒状,以防止被污染并提高清洁度。

如图25a、25b、25c、25d和25e所示,与第二实施例的排水孔155相类似,引导肋354的两端设有圆筒状地向下突出的排水孔355。相应地,从气缸340排出并积聚在壳体350前端部分的水可以有利地向外(马桶1的便池)排出,防止从壳体350排出的水沿壳体350的外周表面流下,从而可以保持壳体350的清洁。

如图26所示,当喷嘴330位于收纳位置中时,壳体350的引导肋354接触引导槽331c的前端。当气缸340旋转时,喷嘴330在被引导肋354沿轴向引导的同时伸出。如上文所述,喷嘴330形成为圆筒状,引导肋354装配至设于喷嘴330下表面处的引导槽331c,使得喷嘴330不响应于气缸340的旋转而旋转。如图27所示,当喷嘴330移动到伸出端(坐浴盆功能的清洗位置)时,引导肋354与引导槽331c的后端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喷嘴330从壳体350脱落。

喷嘴清洗器360设于壳体350的前端部的上表面侧。如图26和27所示,喷嘴清洗器360包括向下喷洒清洗水的喷洒孔361,喷嘴孔331a和喷嘴孔331b附近的喷嘴330的外周表面可以通过喷洒来自喷洒孔361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如上文所述,引导肋354和排水孔355设置在壳体350的下表面侧,因此喷嘴清洗器360可以设置在壳体350的上表面侧的空余空间处,并且喷嘴单元120的尺寸可以得到最小化。

下文将解释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螺旋槽彼此等距相隔;但是不限于此,螺旋槽可以彼此不等距地相隔。在下文中,将主要说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如图30和31所示,在半圆柱构件441、442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多个相对于圆柱体440的轴向方向倾斜地伸出的复数条内圆周肋444。复数条内圆周肋444包括螺旋槽444d;在半圆柱构件441、442在圆周方向上的端面彼此相对的情况下,彼此相邻的内圆周肋444之间的螺旋槽444d彼此螺旋形地相互连接。螺旋槽444d包括位于在气缸440的轴向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相邻的螺旋槽444d之间的空间,该空间比气缸440中央部处的螺旋槽444d之间的空间窄。

通过设于后端部的突起435c沿螺旋槽444的滑动,气缸440的旋转运动被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喷嘴430在前后方向上的伸缩。如上文所述,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处的、相邻的螺旋槽444d之间的空间设置为比在气缸440中央部处的螺旋槽444d之间的空间窄。相应地,在每次旋转圆筒440时,喷嘴430的伸缩量在收纳位置和在伸出位置处较小,而在中间位置处较大。也就是说,当臀部清洗功能或坐浴盆功能开始时,在喷嘴430到达接近清洗位置处前,喷嘴430相对快速地移动,并且在到达靠近清洗部分处后相对缓慢地移动。当臀部清洗功能或坐浴盆功能结束时,喷嘴430在到达靠近收纳位置处前相对快速地移动,并且在到达靠近收纳位置处后相对缓慢地移动。相应地,可在增加喷嘴430在收纳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移动速度的同时,增加喷嘴430的清洗位置和收纳位置的定位精度。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私处清洗装置,设于气缸440的内周表面处的螺旋槽444d和设于喷嘴430后端部的突起435c彼此装配,使得喷嘴430响应于气缸440的旋转而伸缩。螺旋槽444d包括在气缸44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处的、彼此相邻的螺旋槽444d之间的空间,并且设置得比在气缸440的中央部处的、彼此相邻的螺旋槽444d之间的空间窄。相应地,喷嘴430在到达接近清洗位置处之前的移动速度可以得到增加,并且可以以高精度进行喷嘴430的清洗位置的定位。在完成私处的清洗之后,可以增加喷嘴430的移动速度,直到其到达靠近收纳位置的位置,并且可以以高精度进行喷嘴430的收纳位置的定位。

根据前述的第一实施例,喷嘴30为圆筒形。替代地,喷嘴30可为非圆形的形状,例如细长孔形或椭圆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壳体50的前端表面处沿着喷嘴的外形设置开口,则可在不设引导槽31c或引导肋54的情况下防止喷嘴响应于气缸40的旋转而旋转。

根据第三实施例,螺旋槽444d形成为使在气缸44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处彼此相邻的螺旋槽444d之间的空间窄于在气缸440的中心部处彼此相邻的螺旋槽之间的空间,但不限于此。可将在气缸440的前端部处彼此相邻的螺旋槽之间的空间设为窄于气缸440的中央部和后端部处的凹槽之间的空间。或者,可将气缸440的后端部处的、彼此相邻的凹槽之间的空间设为窄于气缸440的中央部和前端部处的凹槽之间的空间。

根据第三实施例,旋转齿轮45被分割以设于半圆柱构件441、442的每一个处,从而在半圆柱构件441、442在圆周方向上的端表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形成环状。替代地,根据图32a和32b所示的修改实施例,可在半圆柱构件541和半圆柱构件542之中的半圆柱构件541上提供环形旋转齿轮545,该环形旋转齿轮545不被分割为两部分。

根据第三实施例,在喷嘴430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处设有复数个突起435c,该突起为装配到汽缸440的螺旋槽444d的突起,然而不限于此。喷嘴主体431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上可设有可转动并且以相等的角度相间隔的球。

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气缸40、140、440的外周表面处设有环状的外周圆肋43、143,且环状的内圆周槽53、153在壳体50、150的内周表面处装配至外圆周肋43、143。替代地,气缸40、140、440的外周表面处设有外周圆槽,可在壳体50、150的内周表面处设置装配至外圆周槽的内圆周肋。所述的肋并非必须形成为环形,且可形成为弧形或能够装配至凹槽中的任何形状。

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气缸40、140、440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处设有包括外齿的旋转齿轮45、145、545,以与气缸40、140、440同轴旋转。替代地,可以设置环状的直齿锥齿轮(bevelgears),例如面齿轮(facegears),以在气缸40、140、440的后端表面处与气缸40、140、440同轴旋转;还可提供马达,以驱动安装在旋转轴上的驱动齿轮25,使其与直齿锥齿轮啮合。

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气缸40、140、440分别形成两个半圆柱构件41、42、141、142、441、442。替代地,气缸40、140、440可形成单个圆柱构件,或者形成三个或更多个分别以圆弧状弯曲的构件。

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喷嘴30、130、430分别连接两个软管21、22、131、122,且喷洒来自相应软管的清洗水的两个喷嘴孔31a、31b、131a、131b分别用于臀部清洗功能和坐浴盆功能。或者,两个喷嘴孔31a、31b、131a、131b可以用于其它不同的用途,例如,一个喷嘴孔用于用力地清洗人体的臀部,另一个喷嘴孔用于温和地清洗人体的臀部。可单独地提供喷嘴(喷嘴单元)以供每次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文所述,设于气缸40、140、440的后端部的旋转齿轮45的外径小于壳体50、150的外径,从而不伸出壳体50、150的外径。因此,即使在将多个喷嘴单元布置为彼此相邻的情况下,整个单元也可更为紧凑地设置。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壳体50、150、350的排水孔55、155、355各自设置为通孔。或者,排水孔55、155、355可以各自形成为从前端部分的端缘切出的切出部分。

下文将解释在“实用新型内容”中记载的主要元件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主要元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气缸40、140、340、440对应于旋转体;旋转齿轮45、145、545对应于旋转齿轮;复数个小宽度螺旋槽44a、大宽度螺旋槽44b和螺旋槽144d、444d对应复数个螺旋槽;马达24对应马达;喷嘴30、130、230、330、430对应喷嘴;复数个小直径突起35a和大直径突起35b、突起235c、435c对应于复数个突起;大宽度螺旋槽44b对应至少一个凹槽;排水槽44c、144c对应于排水槽;通孔146对应通孔;排水孔55、155、355对应排水部分;引导槽31c、331c对应引导槽;引导肋54、354对应于引导部分;喷嘴清洗器60、160、360对应于喷嘴清洗器。

本公开可应用于私处清洗装置的制造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