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护筒口桩位复核简易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6149发布日期:2020-04-10 17:13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注桩护筒口桩位复核简易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辅助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注桩护筒口桩位复核简易器具。



背景技术:

在灌注桩施工中,安装护筒的精度决定了桩基位置的精度。在桩基施工过程前,需要对桩位点要进行精确定位,然后利用挖掘机挖至原土层,将护筒按设计桩位置坐在原土层上,原土层以上护筒周围用土挤密,而后进行钻桩施工。由于护筒中心不一定是设计桩位点的中心,在桩位处正式开钻施工前,需对灌注桩的桩位进行复核,使钻机正对设计桩位点以确保按照图纸要求的设计桩位点坐标进行挖掘施工。但在现场实际施工中,由于护筒直径较大,施工人员对桩位点进行定位时操作困难且容易跌入护筒内,既难以保证灌注桩与桩位点的定位精准度,也存在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4802830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灌注桩护筒定位装置,包括工字钢、u型钢板,u型钢板对称焊接在护筒外壁上,在灌注桩桩位的上下两层操作平台间焊接有工字钢作为护筒导轨,u型钢板的开口大于工字钢导轨的翼缘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护筒直径较大、质量较重,通常都是由起重设备起吊然后放入桩位点,护筒上的u型钢板难以与工字钢对齐,从而导致护筒的安装困难,施工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工人对设计桩位点和灌注桩中心进行复核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灌注桩护筒口桩位复核简易器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灌注桩护筒口桩位复核简易器具,包括盖板和骨架,所述骨架由若干根钢筋固定成平面支撑网状,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骨架上且盖板中心开设有供测点仪器安装的安装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灌注桩之前,先将护筒放置在设计桩位点处的原土层上,再将盖板放置在护筒上,由于盖板中心开设有供测点仪器安装的安装口,因此可以通过测点仪器对设计桩位点进行定位。工人可站在盖板上操作测点仪器,当测点仪器检测到盖板中心与设计桩位点坐标位置不重合时,可以移动盖板直至盖板中心与设计桩位点坐标位置重合。最后将钻机移动至正对盖板中心,移去盖板,使钻机开挖,此时钻机的开挖位置正对盖板中心点和设计桩位点,从而使灌注桩的浇筑位置更加准确,桩基强度更高。工人站在盖板上进行测点,安全性更高,实际操作也更加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骨架包括两根平行的主筋、六根支筋和一根环形外筋,所述盖板中心的安装口位于两根所述主筋之间,六根所述支筋均分成两组并分别与两根主筋相连,所述支筋在所述主筋的一侧呈发散状分布,所述环形外筋固定连接六根支筋远离主筋的一端;所述盖板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盖板和主筋、支筋及环形外筋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中的两根主筋在安装口两侧起到主要承力作用,六根支筋的一端分别连接主筋,另一端连接环形外筋且支筋在主筋的一侧呈发散状分布,则主筋、支筋和环形外筋构成了承力的网状结构,承力结构强度更高,盖板不易由于受到工人重力而破裂,从而保证工人的工作安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由四块拼接板拼接而成,所述拼接板的一侧设有凸条,所述拼接板的另一侧设有凹槽,相邻两块所述拼接板通过凸条与凹槽的配合卡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由四块拼接板拼接而成,则盖板为可拆结构,方便搬运;相邻的两块拼接板通过凸条和凹槽的嵌合作用实现卡嵌连接,则拼接板的拆装方便且组合时也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u型夹,所述u型夹一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u型夹将所述主筋、支筋和环形外筋压紧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通过u型夹与骨架中的主筋、支筋和环形外筋实现固定连接,则四块拼接板在拼接完成后可以通过u型夹与骨架形成结构稳定的整体,组装结构稳定牢固,且拆装方便,便于搬运。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筋均一端与所述主筋中点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外筋固定连接;每根所述主筋连接的三根支筋在主筋一侧等夹角分布,两侧的两根支筋靠近主筋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条,中间的一根支筋垂直穿过两个所述固定条和主筋,并螺纹配合有螺母以与所述主筋保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根主筋连接的三根支筋中,两侧的两根支筋靠近主筋的一端均设置固定条,中间的一根支筋垂直穿过两个所述固定条和主筋并螺纹配合有螺母以与所述主筋保持固定,则两根支筋与主筋之间为可拆结构,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护筒来组装不同长度的主筋和支筋,再将环形外筋固定在支筋上并安装不同尺寸大小的盖板,从而使骨架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盖板均进行良好的支撑。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外筋上设有供所述支筋穿过的穿孔,所述支筋穿过所述环形外筋并螺纹配合有螺母以与所述环形外筋保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外筋上设置供支筋穿过的穿孔,支筋穿过环形外筋并螺纹配合螺母从而与环形外筋保持固定,则主筋、支筋和环形外筋之间均为可拆结构,从而方便骨架拆装、搬运,可现场对骨架和盖板进行组装,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为干燥木质板或轻质高强度塑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木质板和强制高强塑料板均具有质轻、高强度的优点,方便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对盖板位置进行调整,工人站在由连接板拼接而成的盖板上安全性也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护筒上放置盖板,盖板中心开设用于安装测点仪器的安装口,工人可站在盖板上操作测点仪器,工人站在盖板上进行测点,安全性更高,实际操作也更加方便;

(2)盖板与骨架之间通过u型夹连接,且盖板由四块拼接板拼接而成,骨架由主筋、支筋和环形外筋可拆连接而成,则盖板与骨架均为可拆结构,组装方便,便于搬运,实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盖板;2、骨架;3、安装口;4、主筋;5、支筋;6、环形外筋;7、拼接板;8、凸条;9、凹槽;10、u型夹;11、固定条;12、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灌注桩护筒口桩位复核简易器具,包括圆形的盖板1和骨架2,骨架2由若干根钢筋固定成平面支撑网状,盖板1固定在骨架2上且盖板1中心开设有用于安装测点仪器的安装口3。工人站在盖板1上操作测点仪器,当测点仪器检测到盖板1中心与设计桩位点坐标位置不重合时,通过移动盖板1直至盖板1中心与设计桩位点坐标位置重合,再将钻机移动至正对盖板1中心,移去盖板1,使钻机开挖。这样灌注桩的桩位点与设计桩位点可以进行对准,灌注桩的施工位置更加精准,桩基强度更高。

骨架2包括两根平行的主筋4、六根支筋5和一根环形外筋6,两根主筋4固定在盖板1的安装口3两侧,六根支筋5以三根为一组地分别与两根主筋4固定连接。每根主筋4上连接着的三根支筋5一端均聚拢在主筋4上,另一端发散开来并与环形外筋6连接。盖板1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盖板1和主筋4、支筋5及环形外筋6的连接件。主筋4、支筋5和环形外筋6构成了承力的网状结构,承力结构强度更高,盖板1不易由于受到工人重力而破裂,从而保证工人的工作安全

连接件为u型夹10,u型夹10一端与盖板1的下表面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盖板1的下表面固定,u型夹10将主筋4、支筋5和环形外筋6压紧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每根主筋4连接的三根支筋5在主筋4一侧等夹角分布,其中两侧的两根支筋5靠近主筋4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条11,中间的一根支筋5垂直穿过两个固定条11和主筋4,并螺纹配合有螺母以与主筋4保持固定。环形外筋6上开设有供支筋5穿过的穿孔12,支筋5远离主筋4的一端穿过环形外筋6并螺纹配合有螺母,以与环形外筋6保持固定。两根主筋4、六根支筋5和一根环形外筋6之间为可拆结构,则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护筒来组装不同长度的主筋4和支筋5,对不同大小的盖板1均可以进行良好的支撑,实用性更好。

为了减轻骨架2的承力大小,盖板1为干燥木质板或轻质高强度塑料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护筒上放置盖板1,盖板1中心开设用于安装测点仪器的安装口3,工人可站在盖板1上操作测点仪器,工人站在盖板1上进行测点,安全性更高,实际操作也更加方便。

实施例2: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盖板1由四块拼接板7拼接而成,拼接板7的一侧设有凸条8,拼接板7的另一侧设有凹槽9,凸条8和凹槽9的横截面均呈“t”字型,相邻两块拼接板7通过凸条8与凹槽9的配合卡嵌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盖板1由四块拼接板7拼接而成,则盖板1为可拆结构,方便搬运;相邻的两块拼接板7通过凸条8和凹槽9的嵌合作用实现卡嵌连接,则拼接板7的拆装方便且组合时也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