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5072发布日期:2020-06-23 23: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螺接体;

螺母套筒,与螺接体轴向对置且具有开口朝向螺接体的容纳腔;

插杆,其轴向两端分别形成螺接头和变径插接头;以及

止脱机构,由导正环封盖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以逆向卡止变径插接头;

其中,所述螺接头与螺接体螺纹连接固定,导正环具有供插杆贯穿的通孔,通孔包含轴向长度值l1大于变径插接头轴向长度值l2的导正孔段,以使插杆在穿越过程中自身中轴线与导正环中轴线a逐渐靠拢直至趋近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正孔段的轴向长度值l1大于导正孔段的最小内孔径值d;

和/或,变径插接头轴向长度值l2大于或等于变径插接头的最大外直径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由螺接体至螺母套筒的方向上,导正孔段的内孔径逐渐减小,且所述导正孔段的内壁轮廓母线b与导正环的中轴线a间形成角度值为0.o1°~5°的夹角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螺接头和变径插接头之间由杆体衔接,且杆体和变径插接头均呈回转体状;

在由螺接体至螺母套筒的方向上,变径插接头包含外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变径段和外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二变径段;

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连接处至杆体外周壁的最短直线c与杆体的中轴线e形成角度值为0.01°~5°的夹角θ,且夹角θ的角度值小于等于夹角α的角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夹角α的角度值为0.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正孔段轴向长度值l1为变径插接头轴向长度值l2的1.05倍~3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正孔段的轴向长度值l1为导正孔段的最小内孔径值d的1.15倍~1.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按照装配时插杆的先后穿越顺序将导正环的轴向两端分别区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通孔还具有位于导正环第二端且连接导正孔段的锥形约束孔段,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锥形约束孔段的内孔径逐渐增大,锥形约束孔段可至少部分容纳用于逆向卡止插杆的止脱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环的外壁形成有由第二端延伸向第一端的外螺纹,所述导正环的第二端环绕中轴线间隔开设两条以上剖沟,剖沟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锥形约束孔段的轴向长度;

导正环的第一端形成有便于旋拧的第一扭矩施加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脱机构包含环状卡止体和内置于所述螺母套筒并向导正环方向抵推所述环状卡止体的弹性元件;

所述环状卡止体具有两个以上可依次首尾连接以组合环绕形成有中心通孔的弧形卡块,第二变径段经中心通孔贯穿并撑散开环状卡止体后,各弧形卡块在弹性元件的抵推作用下沿锥形约束孔段复位聚拢在所述第一变径段位置以逆向卡止所述变径插接头;

或者,所述环状卡止体呈一整体,且所述环状卡止体的内周壁环绕中轴线开设有至少两条径向沟槽,当所述插杆向环状卡止体的一端施加轴向抵推力和/或远离中轴线的径向抵推力时,所述环状卡止体于至少部分数量的径向沟槽处分裂成两个以上独立的弧形卡块,第二变径段贯穿分裂的环状卡止体后,各弧形卡块在弹性元件的抵推作用下沿锥形约束孔段复位聚拢在所述第一变径段位置以逆向卡止所述变径插接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块的周向一端面或两端面与内壁面间倒角或者倒圆;

和/或,在所述弧形卡块的任一横截面上,所述弧形卡块的外圆弧弧心o1位于内圆弧f和内圆弧弧心o2之间以使得弧形卡块的壁厚由中间向周向两端递减,且外圆弧弧心o1至内圆弧弧心o2的最短直线距离l3大于等于弧形卡块的中间壁厚;

和/或,于所述弧形卡块最大壁厚处的纵截面上,弧形卡块的底边宽度值w与弧形卡块的高度值h之间的比值大于0.65;

和/或,所述弧形卡块的外轮廓母线形成有第一折角λ1,所述弧形卡块的内轮廓母线形成有第二折角λ2,且第一折角λ1位于第二折角λ2的斜下方或第一折角λ1位于第二折角λ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第二折角λ2至弧形卡块底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折角λ2至弧形卡块顶部的距离,第一折角λ1角度值和第二折角λ2的角度值均大于9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弧形卡块最大壁厚处的纵截面上,弧形卡块的底边宽度值w与弧形卡块的高度值h之间的比值大于0.7。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环状卡止体内轮廓母线两端的直线g与中轴线y间的夹角β1角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变径段轮廓母线i与插杆中轴线e间的夹角γ角度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的杆体长度大于或等于导正孔段的轴向长度值l1以使插杆的变径插接头能够整体穿越导正孔段;

所述第一变径段的外周壁和杆体的外周壁间光滑过渡,和/或第一变径段沿轴向间隔形成有至少一个轴向挡面;

插杆的轴向一端部或两端部具有中心孔;

插杆的杆体形成有便于旋拧的第二扭矩施加部;

插杆的杆体靠近螺接头设置轴向定位部,和/或所述杆体包含螺杆段,且导正环顶部支承有适配所述螺杆段的紧固螺母;

所述环状卡止体的内轮廓母线k与中轴线y间的夹角β2角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变径段轮廓母线i与插杆中轴线e间的夹角γ角度值;

或者,所述环状卡止体的内壁沿轴向形成有多个咬齿,在由螺接体至螺母套筒的方向上,各咬齿的齿尖依次远离环状卡止体的中轴线y;连接各所述齿尖的轮廓母线m为直线,且轮廓母线m与环状卡止体中轴线y间的夹角β3角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变径段轮廓母线i与插杆中轴线e间的夹角γ角度值。

15.预制构件组合,包括两个以上沿一方向依次对接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当相邻两个预制构件相拼接时,一预制构件的端部与另一预制构件的端部由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对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预制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预制构件包含内置有刚性骨架的混凝土本体,所述刚性骨架具有多根呈阵列分布的受力筋;

且一预制构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于一端部固接一所述螺接体,和/或另一预制构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于另一端部固接一所述螺母套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该连接组件包含:螺接体;螺母套筒,与螺接体轴向对置且具有开口朝向螺接体的容纳腔;插杆,其轴向两端分别形成螺接头和变径插接头;以及止脱机构,由导正环封盖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以逆向卡止变径插接头;其中,所述螺接头与螺接体螺纹连接固定,导正环具有供插杆贯穿的通孔,通孔包含轴向长度值L1大于变径插接头轴向长度值L2的导正孔段。此种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通过增加导正环的导正长度,充分发挥导正环引导插杆沿导正环中轴线穿越的导正功能,使得在插杆尚未接触到止脱机构的情形下,插杆中轴线与导正环中轴线逐渐靠拢至趋近重合,从而避免插杆的端部在插接过程中撞翻部分止脱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兆弟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