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382发布日期:2020-05-12 19:24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应用于大型船闸人字门顶门后底枢拆装移位等领域。



背景技术:

船闸人字门受力复杂运行频次高,加速了底枢球瓦和蘑菇头磨损、密封件损坏、球瓦油道堵塞等,影响人字门的安全稳定运行,需定期实施门体顶升进行底枢检查与修理。

如图1所示,人字门底枢主要由底枢顶盖21、底枢球瓦22、底枢球头23、垫板24等零部件组成。底枢顶盖21通过铰制孔螺栓20安装在人字门体底端19处。

人字门底枢检修的主要工作是对底枢进行拆卸、移出、解体、修理、回装。目前人字门底枢的检修,通常采用高位顶门配合传统的检修工艺,施工工期较长,安全风险高。

申请号为“201210439119.x”的专利“一种船闸人字门底枢移出装置”是本公司之前申请的专利,该专利中的底枢移出部分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劳动强度较大。

另外,由于铰制孔螺栓20处存在较大的剪切力,且长期处于水底下,运行工况恶劣导致锈蚀等,因此拆卸铰制孔螺栓20也非常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能够快速完成人字门底枢的拆卸、移位,提高检修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包括拆卸工装,移位工装;

所述拆卸工装包括两半圆拆除夹块,两半圆拆除夹块拼合夹紧后顶端形成与铰制孔螺栓相适应的沉头孔;两半圆拆除夹块下端形成钮头,两半圆拆除夹块中间设有坎肩,坎肩上安装有加力油缸;

所述移位工装包括移动车身,移动车身上端布置有带滚动体的活动垫板,活动垫板上端布置有滑动的活动平台,人字门底枢置于活动平台上并通过液压油缸拉动转移到移动车身上。

所述两半圆拆除夹块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一侧半圆拆除夹块上的收紧油缸,收紧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两半圆拆除夹块且另一端与油缸锁紧螺母连接。

所述两半圆拆除夹块下部通过连接螺栓、工装夹紧螺母锁紧。

所述活动平台上左右两侧设有多个耳板,液压油缸一端通过销轴对称固定在移动车身两端耳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活动平台的耳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液压式铰制孔螺栓拆除工装,可实现铰制孔螺栓的较快拆除。

2)、通过设置液压式底枢快速移位工装,实现了人字门底枢的安全快速移出与回位,无需人为拉伸,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人字门底枢的剖视图。

图2为人字门底枢从工作工位到移动车身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拆卸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拆卸工装1,移位工装2,加力油缸3,半圆拆除夹块4,收紧油缸5,连接螺栓6,油缸锁紧螺母7,工装夹紧螺母8,移动车身9,推力轴承10,车轮组件11,液压油缸12,活动平台13,活动垫板14,液压泵站15,滚动体16,p型轨道组件17,支撑体18,人字门体底端19,铰制孔螺栓20,底枢顶盖21,底枢球瓦22,底枢球头23,垫板24,基础25,沉头孔26,钮头2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5所示,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包括拆卸工装1,移位工装2。

具体地,所述移位工装2包括两半圆拆除夹块4,两半圆拆除夹块4上部细、下部分粗,上下两部分通过坎肩过渡。在两半圆拆除夹块4上部相对设有通孔,收紧油缸5固定在其中一个半圆拆除夹块4外侧,收紧油缸5的活塞穿过两半圆拆除夹块4上的通孔后与油缸锁紧螺母7螺纹连接。在两半圆拆除夹块4下部左右两侧设有四组连接孔,连接螺栓6穿过连接孔后通过工装夹紧螺母8锁紧。

另外,在两半圆拆除夹块4的坎肩上左右对称安装有加力油缸3。

这里的两半圆拆除夹块4在连接螺栓6、收紧油缸5作用下拼合成整体。在两半圆拆除夹块4上端形成一个与铰制孔螺栓20相适应的六柱沉头孔26,在两半圆拆除夹块4下端形成一个六柱体钮头27,六柱体钮头27方便专用扳手受力扳动旋松。

所述移位工装2包括移动车身9,移动车身9底部通过推力轴承10安装有车轮组件11,方便移动。在移动车身9上安装有带滚动体16(滚动体16为滚珠,滚珠放置于活动垫板14凹槽内)的活动垫板14,活动平台13置于活动垫板14上可沿活动垫板14快速移动。活动平台13上左右设置有耳板,对应的移动车身9两侧也设置有耳板,液压油缸12通过销轴与活动平台13、移动车身9连接,通过液压油缸12伸缩可带动活动平台13沿活动垫板14移动。

在移动车身9内另外布置有液压泵站15,液压泵站15通过管路与相应的油缸连接。

这里活动平台13上的耳板沿长度方向按一定间隔布置多对,方便根据移动距离进行调整。

工作原理及过程:

1)、拆卸工装1为机械液压式拆除工装,将沉头孔26与铰制孔螺栓20端头插接,利用收紧油缸5、连接螺栓6夹紧两半圆拆除夹块4,从而夹紧底枢顶盖21与人字门体底端19连接用的铰制孔螺栓20,通过专用扳手与钮头27配合,预先旋转松动铰制孔螺栓20。然后两组加力油缸3同时顶升人字门体底端19,施加反作用力将铰制孔螺栓20拆除。

2)、人字门底枢移出时,在底枢工作位基础延伸到人字门外侧布置p型导轨组件17,将移动车身9放置在p型导轨组件17之上。移动车身9顶部布置有活动垫板14,活动垫板14手动伸出布置于底枢工作位基础25上,其上平面与车身上平面相平齐。

活动垫板14上布设滚珠16,活动平台13在滚珠16之上滚动,将底枢装置放置在活动平台13上(在拆卸后,底枢通过手拉葫芦缓慢降落到活动平台13上

),将活动平台13上耳板与车身9上两组液压油缸12通过销轴相连接,液压油缸12布置在车身支架顶部固定支铰上,液压油缸12活塞杆回缩将活动平台13及底枢一起移出至车身9顶部,活动平台13上按照一定间距布置了多对耳板,适应移动距离要求,通过车身9底部车轮组件11沿p型轨道组件17滚动行走移出至人字门外闸室空旷场地,车轮组件11支架顶部设置有推力轴承10保证车轮转向灵活,同时在底枢快速移位工装2上设置支撑体18,支撑体18用于底枢移出过程固定。当人字门底枢检修完毕,底枢回位操作逆序。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拆卸工装(1),移位工装(2);

所述拆卸工装(1)包括两半圆拆除夹块(4),两半圆拆除夹块(4)拼合夹紧后顶端形成与铰制孔螺栓(20)相适应的沉头孔(26);两半圆拆除夹块(4)下端形成钮头(27),两半圆拆除夹块(4)中间设有坎肩,坎肩上安装有加力油缸(3);

所述移位工装(2)包括移动车身(9),移动车身(9)上端布置有带滚动体(16),的活动垫板(14),活动垫板(14)上端布置有滑动的活动平台(13),人字门底枢置于活动平台(13)上并通过液压油缸(12)拉动转移到移动车身(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圆拆除夹块(4)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一侧半圆拆除夹块(4)上的收紧油缸(5),收紧油缸(5)的活塞杆穿过两半圆拆除夹块(4)且另一端与油缸锁紧螺母(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圆拆除夹块(4)下部通过连接螺栓(6)、工装夹紧螺母(8)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13)上左右两侧设有多个耳板,液压油缸(12)一端通过销轴对称固定在移动车身(9)两端耳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活动平台(13)的耳板上。


技术总结
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包括拆卸工装,移位工装;所述拆卸工装包括两半圆拆除夹块,两半圆拆除夹块拼合夹紧后顶端形成与铰制孔螺栓相适应的沉头孔;两半圆拆除夹块下端形成钮头,两半圆拆除夹块中间设有坎肩,坎肩上安装有加力油缸;所述移位工装包括移动车身,移动车身上端布置有带滚动体的活动垫板,活动垫板上端布置有滑动的活动平台,人字门底枢置于活动平台上并通过液压油缸拉动转移到移动车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字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可实现人字门底枢安全、快速拆除及移位。

技术研发人员:陶然;陈飞;陈明华;黄文全;龙宇恒;孙庆;郑航;黄勇;曹栋梁;易蕾蕾;肖华超;龚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