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0923发布日期:2020-08-11 20:1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管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特别是面盆龙头流出的水通常会用于漱口洗脸,甚至用于烹调,所以对龙头的材质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为达到环保产品的要求,避免重金属进入水中,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现有通常使用无铅铜材料来制造水龙头内的过水道,而且龙头和过水道为一体成型,在制造水龙头时已在龙头本体内制成过水道,因而,龙头本体和过水道均采用无铅铜材料来制造。无铅铜是指含有少量铅或不含的铜。如锡青铜,铍青铜,白铜,黄铜,都不含铅或者极少含铅。使用无铅铜材料可达到环保产品的要求,避免人们长期使用含有重金属铅的水而造成慢性中毒。然而,由于无铅铜材料的限制,会使得水龙头的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工艺难度大、良品率低,也对龙头本体的外形造成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头,结构紧凑、安装效率高、成本低、良品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阀芯座和过水组件,所述阀芯座和过水组件设于龙头本体内,所述龙头本体设有出水嘴,所述阀芯座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过水组件分别与出水孔、出水嘴相连接,

所述过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导水管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导水管和第二接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出水孔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和出水嘴相连接,所述导水管由柔性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柔性材料为tpu材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接头和出水孔通过固接组件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接组件包括设于出水孔的卡槽和设于第一接头的卡位块,所述卡位块卡设于卡槽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接组件包括设于出水孔的过道槽,所述过道槽用于使第一接头穿过出水孔以使卡位块卡设于卡槽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道槽为沿出水孔的轴向延伸形成且上下两端开口,所述卡槽为沿出水孔的轴向延伸形成且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卡位块为自第一接头外侧壁向外凸出形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接头设有用于安放密封圈的安装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接头外壁设有第一环块,所述出水嘴内壁设有第一环块,所述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环块为自第二接头的开口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环块为自出水嘴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包括起泡器和进水管,所述第二接头和出水嘴通过起泡器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和进水孔相连通。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龙头本体和导水管分开制造,龙头本体无需采用与导水管相同的材料,龙头本体的外形也不会受到导水管的限制,因而,水龙头的款式可以多样,也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工艺难度,良品率高。由于导水管采用了柔性材料制成,过水组件可以从龙头本体的出水嘴处插入龙头本体内,使第一接头与阀芯座连接后,将阀芯座安装在龙头本体的阀芯座座内,再将第二接头与出水嘴连接,用起泡器锁紧即可,安装便利,安装效率高。导水管可在狭窄的龙头本体内实现任意弯曲,适用于不同尺寸、款式的水龙头,结构紧凑。进一步,柔性材料为tpu材料,使得导水管可以实现任意弯曲的同时,耐高温、高压,无铅,达到食品级材料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龙头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龙头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阀芯座和第一接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出水嘴和第二接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过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阀芯座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阀芯座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阀芯座2和过水组件3,所述阀芯座2和过水组件3设于龙头本体1内,所述龙头本体1设有出水嘴11,所述阀芯座2设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所述过水组件3分别与出水孔22、出水嘴11相连接。

所述过水组件3包括第一接头31、导水管32和第二接头33,所述第一接头31、导水管32和第二接头3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头33和出水孔22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33和出水嘴11相连接,所述导水管32由柔性材料制成。

由于导水管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因而过水组件可以插入龙头本体内部,实现与阀芯座安装并固定在龙头本体内。导水管和龙头本体分开制造,不会对龙头本体的造型造成影响,使龙头本体款式多样。导水管可在狭窄的龙头本体内实现任意弯曲,适用于不同尺寸、款式的水龙头,结构紧凑。龙头本体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例如:57-3铜材或锌合金等材料,与传统的水龙头相比,龙头本体壁厚可减到1.8-2mm,大大地降低了材料成本,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水龙头的工艺难度,良品率高。

优选地,所述柔性材料为tpu材料。

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柔性,弹性好,无铅,耐85℃高温,承3mpa水压,满足环保要求,符合nsf认证要求,属于食品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导水管可依据龙头本体的外形和尺寸,截取相应的长度,因而,该导水管适用于不同款式和大小水龙头,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还包括起泡器4和进水管5,所述第二接头33和出水嘴11通过起泡器4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5和进水孔21相连通。

如图3、5-7所示,所述第一接头31和出水孔22通过固接组件相连接。所述固接组件包括设于出水孔22的卡槽24和设于第一接头31的卡位块36,所述卡位块36卡设于卡槽24上。所述卡槽34为沿出水孔22的轴向延伸形成且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卡位块36为自第一接头31外侧壁向外凸出形成。优选地,所述卡位块36与卡槽24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固接组件还包括设于出水孔22的过道槽23,所述过道槽23用于使第一接头31穿过出水孔22以使卡位块36卡设于卡槽24上。所述过道槽23为沿出水孔22的轴向延伸形成且上下两端开口。所述过道槽23与卡位块36相适配。第一接头31从阀芯座2的下端面处插入出水孔22内,第一接头31的卡位块36穿过过道槽23,使第一接头31穿出出水孔22,然后将第一接头31旋转一定的角度,再将第一接头31往下移,使卡位块36卡设于卡槽24上,实现第一接头安装固定在出水孔上,最后将阀芯座2固定在龙头本体1内,再安装上阀芯、压盖、装饰杯和把手。具体的,阀芯座2上设有定位销,而龙头本体1上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配合实现阀芯座和龙头本体的固定连接。这种快速定位结构可承受较高的水压。而第一接头和阀芯座的这种快装插入式结构提高了安装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卡位块36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过道槽23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卡槽24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更佳地,两个过道槽23的连线和两个卡槽24的连线成直角。

优选地,如图3、5所示,所述第一接头31设有用于安放密封圈的安装槽34,在安装槽上34安装上密封圈,实现封水的效果。更佳地,所述安装槽34为两个。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接头31外壁设有第一环块35,所述出水嘴11内壁设有第一环块12,所述第一环块35和第二环块12相连接。所述第一环块12为自第二接头33的开口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环块12为自出水嘴11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在安装过水组件3时,在导水管32整体进入到龙头本体1内后,第二接头33通过第一环块35被卡在出水嘴11的第二环块12上,使第一环块35与第二环块12相贴合。为使第二接头保持与出水嘴的连接状态,在安装起泡器时,起泡器4会将第一环块35顶住,在第二环块12和起泡器4的作用下使第一环块35保持与第二环块12的连接状态,即第一环块35被第二环块12和起泡器4夹住,从而实现第二接头与出水嘴固定连接。起泡器设有外螺纹,与出水嘴的内螺纹配合实现螺纹连接,以实现两者安装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导水管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接头31从龙头本体1出水嘴11处插入龙头本体1内,穿过龙头本体1,从龙头本体1上方口穿出来,与阀芯座2的出水孔22连接后,再将阀芯座2放入龙头本体1内固定安装。而第二接头33的第一环块35则与龙头本体1出水嘴11的第二环块12贴合连接,再将起泡器4安装在出水嘴11,同时锁紧第一环块35。水通过进水管流经进水孔而进入阀芯,再通过阀芯进入出水孔上的第一接头,再经过导水管、第二接头、出水嘴和起泡器流出。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龙头本体和导水管分开制造,龙头本体无需采用与导水管相同的材料,龙头本体的外形也不会受到导水管的限制,因而,水龙头的款式可以多样,也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工艺难度,良品率高。由于导水管采用了柔性材料制成,过水组件可以从龙头本体的出水嘴处插入龙头本体内,使第一接头与阀芯座连接后,将阀芯座安装在龙头本体的阀芯座座内,再将第二接头与出水嘴连接,用起泡器锁紧即可,安装便利,安装效率高。导水管可在狭窄的龙头本体内实现任意弯曲,适用于不同尺寸、款式的水龙头,结构紧凑。进一步,柔性材料为tpu材料,使得导水管可以实现任意弯曲的同时,耐高温、高压,无铅,达到食品级材料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结构紧凑、安装效率高、成本低、良品率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