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726发布日期:2020-05-20 03:23阅读:1366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实心方桩技术领域,具体为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是一种预制桩,断面一般呈方形。桩身截面一般沿桩长不变,其优点为:长度和截面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由于在地面上预制,制作质量容易保证,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好,因此,工程上应用较广。

然而,现有的普通实心方桩在使用过程中,仅仅只能够通过一种规格的锚固钢筋来连接基础承台,不能够根据施工环境选择适当直径规格的锚固钢筋,导致安装效果存在出入,同时现有的普通实心方桩在加工结束之后,通过破桩头的方式将多余的方桩去除,导致材料出现大量的浪费,且不环保,并且现有的普通实心方桩需要在两端安装端头板,成本较高,降低了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普通实心方桩在使用过程中,仅仅只能够通过一种规格的锚固钢筋来连接基础承台,不能够根据施工环境选择适当直径规格的锚固钢筋,导致安装效果存在出入,同时现有的普通实心方桩在加工结束之后,通过破桩头的方式将多余的方桩去除,导致材料出现大量的浪费,且不环保,并且现有的普通实心方桩需要在两端安装端头板,成本较高,降低了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包括上节桩和下节桩,所述上节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预应力主筋与上箍筋,所述上节桩左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左套箍,所述上节桩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张拉套筒,所述上节桩右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右套箍,所述上节桩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上端板,所述下节桩左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预应力主筋与下箍筋,所述下节桩左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下左套箍,所述下节桩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下端板,所述下节桩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桩尖,所述上节桩与下节桩通过连接螺栓相互连接,所述上右套箍与下左套箍通过连接角钢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预应力主筋位于上箍筋的内侧,且上箍筋采用螺旋结构设计,所述上预应力主筋与上箍筋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预应力主筋位于下箍筋的内侧,且下箍筋采用螺旋结构设计,所述下预应力主筋与下箍筋为焊接连接。

所述张拉套筒在上节桩的端面呈方形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上预应力主筋的一端为“t”形结构,所述上预应力主筋“t”形端延伸至张拉套筒的内部,所述张拉套筒的底部开设有一个通槽,且通槽的直径与上预应力主筋非“t”形端的直径相同,所述上预应力主筋“t”形端的直径大于上预应力主筋非“t”形端的直径,所述下预应力主筋、下箍筋的位置和结构均与上预应力主筋、上箍筋的位置和结构对应且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填充有硫磺胶泥。

优选的,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对接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角钢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角钢位于上右套箍与下左套箍的边角处位置,且上右套箍与下左套箍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角钢与上右套箍与下左套箍的拐角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张拉套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转接套筒,所述转接套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锚固钢筋的一端,所述锚固钢筋的另一端锚入基础承台中,所述基础承台的下端面设置有素混泥土层垫层。

优选的,所述上右套箍与下左套箍的对接面均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内部填充有焊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通过不同的安装方式,可用于抗拔桩接桩,也可用于承压桩,同时在连接基础承台时,可通过不同内径规格的转接套筒连接不同直径规格的锚固钢筋,以达到能够根据施工场地选择适当的锚固钢筋,提高整体的安装效果,便于使用;

该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在具有张拉套筒的一端去除端板,节省端板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该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在加工结束之后,不会存在多余的方桩,从而无需采用破桩头的方式将多余的方桩去除,有效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环保,整体大大提高了实心方桩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节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节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张拉套筒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预应力主筋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套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节桩;2、上预应力主筋;3、上箍筋;4、上左套箍;5、张拉套筒;6、上右套箍;7、上端板;8、下节桩;9、下预应力主筋;10、下箍筋;11、下左套箍;12、下端板;13、桩尖;14、连接角钢;15、连接螺栓;16、转接套筒;17、锚固钢筋;a、硫磺胶泥;b、基础承台;c、素混泥土层垫层;d、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包括上节桩1和下节桩8,上节桩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预应力主筋2与上箍筋3,上预应力主筋2位于上箍筋3的内侧,且上箍筋3采用螺旋结构设计,所述,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与上箍筋3为焊接连接,上节桩1左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左套箍4,上节桩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张拉套筒5,张拉套筒5在上节桩1的端面呈方形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的一端为“t”形结构,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t”形端延伸至张拉套筒5的内部,所述张拉套筒5的底部开设有一个通槽,且通槽的直径与上预应力主筋2非“t”形端的直径相同,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t”形端的直径大于上预应力主筋2非“t”形端的直径,所述下预应力主筋2、下箍筋3的位置和结构均与上预应力主筋9、上箍筋10的位置和结构对应且相同,上节桩1右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右套箍6,上节桩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上端板7,下节桩8左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预应力主筋9与下箍筋10,下预应力主筋9位于下箍筋10的内侧,且下箍筋10采用螺旋结构设计,所述,所述下预应力主筋9与下箍筋10为焊接连接,下节桩8左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下左套箍11,下节桩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下端板12,下节桩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桩尖13,上节桩1与下节桩8通过连接螺栓15相互连接,上右套箍6与下左套箍11通过连接角钢14相互连接,上右套箍6与下左套箍11的对接面均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内部填充有焊层d,且上端板7与下端板12之间填充有硫磺胶泥a,其中连接角钢14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角钢14位于上右套箍6与下左套箍11的边角处位置,且上右套箍6与下左套箍11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角钢14与上右套箍6与下左套箍11的拐角相互适配,且连接角钢14与上右套箍6、下左套箍11采用三次满焊的焊接方式相互固定,上左套箍4、上右套箍6、下左套箍11采用q235b,张拉套筒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转接套筒16,所述转接套筒16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锚固钢筋17的一端,所述锚固钢筋17的另一端锚入基础承台b中,所述基础承台b的下端面设置有素混泥土层垫层c,锚固钢筋17为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400;

该实施例用于抗拔桩接桩,在安装过程中,将上节桩1的上端板7与下节桩8的下端板12对接,在上端板7与下端板12之间用硫磺胶泥a填充,然后再通过四跟连接角钢14对上右套箍6和下左套箍11进行连接固定,最后选择适当的转接套筒16螺旋到张拉套筒5的内侧,再选择与该转接套筒16相适配的锚固钢筋17螺旋到转接套筒16的内侧,最后将锚固钢筋17锚入基础承台b中,完成安装,其中转接套筒16的规格具有多种,多种规格转接套筒16的外径均相同,即与张拉套筒5相适配,且多种规格转接套筒16的内径均不相同,锚固钢筋17的规格也具有多种,即多种规格的锚固钢筋17外径与多种规格的转接套筒16内径相适配,以达到可以使用不同直径大小的锚固钢筋17,整体抗拔能力优秀,通过预应力钢筋、螺旋结构的箍筋与端板的配合浇注而成,且在具有张拉套筒5的一端去除端板,节省端板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加工结束之后,不会存在多余的方桩,从而无需采用破桩头的方式将多余的方桩去除,有效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环保,整体大大提高了实心方桩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11,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包括上节桩1和下节桩8,上节桩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预应力主筋2与上箍筋3,上预应力主筋2位于上箍筋3的内侧,且上箍筋3采用螺旋结构设计,所述,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与上箍筋3为焊接连接,上节桩1左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左套箍4,上节桩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张拉套筒5,张拉套筒5在上节桩1的端面呈方形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的一端为“t”形结构,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t”形端延伸至张拉套筒5的内部,所述张拉套筒5的底部开设有一个通槽,且通槽的直径与上预应力主筋2非“t”形端的直径相同,所述上预应力主筋2“t”形端的直径大于上预应力主筋2非“t”形端的直径,所述下预应力主筋2、下箍筋3的位置和结构均与上预应力主筋9、上箍筋10的位置和结构对应且相同,上节桩1右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右套箍6,上节桩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上端板7,下节桩8左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预应力主筋9与下箍筋10,下预应力主筋9位于下箍筋10的内侧,且下箍筋10采用螺旋结构设计,所述,所述下预应力主筋9与下箍筋10为焊接连接,下节桩8左端混泥土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下左套箍11,下节桩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下端板12,下节桩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桩尖13,上节桩1与下节桩8通过连接螺栓15相互连接,上右套箍6与下左套箍11的对接面均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内部填充有焊层d,上端板7与下端板12对接焊接连接,采用三次满焊的焊接方式相互固定,上左套箍4、上右套箍6、下左套箍11采用q235b,张拉套筒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转接套筒16,所述转接套筒16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锚固钢筋17的一端,所述锚固钢筋17的另一端锚入基础承台b中,所述基础承台b的下端面设置有素混泥土层垫层c,锚固钢筋17为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400;

该实施例用于承压桩,在安装过程中,将上节桩1的上端板7与下节桩8的下端板12对接,使上右套箍6与下左套箍11的弧形缺口对接,再采用三次满焊的方式将上端板7和下端板12焊接连接,最后选择适当的转接套筒16螺旋到张拉套筒5的内侧,再选择与该转接套筒16相适配的锚固钢筋17螺旋到转接套筒16的内侧,最后将锚固钢筋17锚入基础承台b中,完成安装,其中转接套筒16的规格具有多种,多种规格转接套筒16的外径均相同,即与张拉套筒5相适配,且多种规格转接套筒16的内径均不相同,锚固钢筋17的规格也具有多种,即多种规格的锚固钢筋17外径与多种规格的转接套筒16内径相适配,以达到可以使用不同直径大小的锚固钢筋17,整体承压能力极强,通过预应力钢筋、螺旋结构的箍筋与端板的配合浇注而成,且在具有张拉套筒5的一端去除端板,节省端板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加工结束之后,不会存在多余的方桩,从而无需采用破桩头的方式将多余的方桩去除,有效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环保,整体大大提高了实心方桩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