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小管径下水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263发布日期:2020-05-22 22:11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小管径下水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地形小管径下水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村以及城市郊区的污水输送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采用重力管网输送污水,采用重力管网由于是靠污水的自身重力进行输送的,因此管道需要维持一定的坡度,一般为5‰,这样管路每敷设一千米,高度就要下降5米,然后通过提升机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不仅费用高,而且对环境的破坏大。另外,由于重力管网是采用自身的重力进行输送的,动力小,因此需要采用大管径的管网,管道直径一般为300mm-1500mm,即使这样也非常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第二,由于卫厕污水存在固体污物,很难通过重力管道进行输送,因此,传统的排污系统中家家户户都需要修建一个化粪池,液态污物(上清液)通过重力管网输送,而沉淀下来的固体污物只能定期进行清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化粪池周围气味难闻,影响居民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小管径下水道系统,该下水道系统用集输井代替传统的化粪池,并通过在集输井内设置污水切割泵,统一将生活污水进行切割乳化,形成流体,并通过压力输送的方式输送到污水处理站,这样不仅降低了费用,而且对环境破坏小,不容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全地形小管径下水道系统,包括多个集输井,各个集输井分别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站相连;

所述的集输井包括桶体和上盖,所述的桶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污口、排污口和排气口,所述的进污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用户的各个生活功能区的污水排放口相连;

所述的桶体内设置有污水切割泵,且所述污水切割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排污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输井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反馈的信号控制污水切割泵的启停,根据第三液位计反馈的信号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均采用浮球液位计。

进一步地,用于连接污水切割泵出口和排污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用于连接污水切割泵出口和排污口的管路上设置有手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输井设置于靠近厕所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污口包括第一进污口和第二进污口,所述的第一进污口通过管路与厕所的污水排放口相连,所述第二进污口处设置有沉沙池。

进一步地,所述沉沙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集输井的第二进污口相连,所述的沉沙池内设置有一竖直布置的隔板,所述沉沙池的侧壁上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

进一步地,用于连接第一进污口和厕所污水排放口的管道倾斜设置,且坡度为5%。

进一步地,各个集输井分别通过分支管道与主管道相连,并通过主管道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站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用集输井代替传统的化粪池,并通过在集输井内设置污水切割泵,统一将生活污水进行切割乳化,形成流体,并通过压力输送的方式输送到污水处理站,这样,就不会受到地形的影响,能够适应任意一种地形,且费用低,施工方便。

2、由于将污水中的固体污物全部切割乳化成流体,并通过泵送的方式进行压力输送,因此不再需要大管径的管网,管道直径一般为75mm-150mm即可,大大的降低了管道的直径,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降低了施工难度。

3、不容易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集输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地形小管径下水道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当分支管道具有一定上扬坡度时污水输送过程示意图;

图4为集输井的俯视图;

图5为沉沙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输井,11-桶体,111-第一进污口,112-第二进污口,113-排气口,114-排污口,12-上盖,2-污水切割泵,31-第一液位计,32-第二液位计,33-第三液位计,4-单向阀,5-手动阀门,6-污水处理站,7-主管道,8-分支管道,9-沉沙池,91-隔板,92-导流板,93-进水口,9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全地形小管径下水道系统包括集输井1、分支管道8、主管道7和污水处理站6,且各个集输井1分别通过分支管道8与主管道7相连,并通过主管道7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站6内。

所述的集输井1根据居民户数,每户设置一个,这样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就可以通过集输井1和分支管道8输送到主管道7内,并经主管道7输送至污水处理站6内,在污水处理站6内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

如图1所示,所述的集输井1包括桶体11和上盖12,且所述的桶体11和上盖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桶体11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污口、排污口114和排气口113,所述的进污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用户的各个生活功能区的污水排放口相连。主要包括餐厨废水、洗漱废水、洗澡废水和厕所污水。所述的排污口114通过分支管道8与主管道7相连。

所述的桶体11内设置有污水切割泵2,且所述污水切割泵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桶体11上的排污口114相连,所述的排污口114通过分支管道8与主管道7相连,并通过主管道7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站6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集输井1内设置有液位计,优选的,所述的液位计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液位计31、第二液位计32和第三液位计33,当集输井1内的污水达到第一液位计31的高度时,说明集输井1内的污水量少,不需要往外输送,第一液位计31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液位计31的反馈信号控制污水切割泵2停止工作。当集输井1内的污水达到第二液位计32的高度时,说明集输井1内的污水量多,需要往外输送,第二液位计32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根据第二液位计32的反馈信号控制污水切割泵2启动。当集输井1内的污水达到第三液位计33的高度时,说明集输井1内的污水量过多,污水切割泵2可能存在故障,造成集输井1内污水集聚,第三液位计33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根据第三液位计33的反馈信号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液位计采用浮球液位计。

进一步地,由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污水并不是持续不断产生的,而是间断性的流入集输井1内,因此,当与排污口114相连的分支管道8存在一定的上扬坡度时,可能会出现如图3所示的情况,即污水切割泵2已经将集输井1内的所有污水切割泵2送到分支管道8内,污水切割泵2已经停止工作,但是分支管道8内的污水尚未越过最高点,此时分支管道8内的污水会回流到集输井1内,造成污水切割泵2的反复启停。

为此,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污水切割泵2出口和排污口114的管路上设置有只允许污水向外排出的单向阀4。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检修,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污水切割泵2出口和排污口114的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手动阀门5。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输井1设置于靠近厕所的位置。优选的,用于连接第一进污口111和厕所污水排放口的管道倾斜设置,且坡度为5%。

进一步地,由于在餐厨等废水中会存在洗菜时产生的泥沙,这种无机物是无法被分解处理的,为此,如图4所示,所述的进污口包括第一进污口111和第二进污口112,所述的第一进污口111通过管路与厕所的污水排放口(即马桶的下水口)相连,其他生活废水经沉沙池9通过第二进污口112进入到集输井1内。如图5所示,所述沉沙池9的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93,所述沉沙池9的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94,除了厕所污水之外的其他生活污水通过进水口93进入沉沙池9内,所述的出水口94与所述集输井1的第二进污口112相连。所述的沉沙池9内设置有一竖直布置的隔板91,所述沉沙池9的侧壁上位于所述进水口93的下方设置有一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板9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