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芯及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6681发布日期:2020-06-20 14:0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地漏芯及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具体是一种地漏芯及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包括地漏本体、地漏芯以及盖板,为了使地漏芯与地漏本体连接可靠,通常会在地漏芯外侧设置外螺纹,使用的时候,用手抓着地漏芯的提手转动地漏芯,使得地漏芯的外螺纹与地漏本体的内螺纹连接;拆的时候同理,用手抓着提手反向转动地漏芯,将地漏芯拆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现,地漏芯长时间安装在地漏本体上,经受污水的反复冲洗,与地漏本体已经连接地非常牢固,单单靠抓着提手反向转动,很难拆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下的地漏芯以及采用该地漏芯的地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体和封板,所述地漏芯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封板设置在出水口处;其特征在于:在地漏芯体进水口端设置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的宽度与盖板的厚度匹配;所述的“一”字槽横向贯穿地漏芯体进水口端处的侧壁。

所述地漏芯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

所述地漏芯体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有一提手设置在通孔处。

所述地漏芯体的下部为斜切面,所述封板设置在斜切面的出水口处。

所述封板包括板体和固定部,固定部通过销轴铰接在地漏芯体底部的封板安装座上;所述板体与斜切面接触并把出水口封住。

所述板体上对应出水口的一圈设置了密封环。

所述地漏芯体的下部与固定部对应的位置为安装斜面,所述的封板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斜面上。

所述安装斜面、固定部分别设置了磁铁容置腔,安装斜面与固定部的磁铁容置腔内分别设置了互相排斥的磁铁。

本实用新型在地漏芯体的进水口端开设了“一”字槽,“一”字槽的宽度与盖板的厚度一致,并且“一”字槽横向贯穿了地漏芯体进水口端处的侧壁;需要安装或拆下地漏芯时,可以拿下盖板,将盖板竖直插入“一”字槽内,再转动盖板,盖板充当了扳手,力量比提手强很多,可以轻松地将地漏芯体安装或拆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封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封板打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体1和封板2,所述地漏芯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封板设置在出水口处;在地漏芯体进水口端设置有“一”字槽11,所述“一”字槽的宽度与盖板的厚度匹配;所述的“一”字槽横向贯穿地漏芯体进水口端处的侧壁。

所述地漏芯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12。

所述地漏芯体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3,有一提手设置在通孔处。

所述地漏芯体的下部为斜切面,所述封板设置在斜切面的出水口处。

所述封板包括板体21和固定部22,固定部通过销轴23铰接在地漏芯体底部的封板安装座14上;所述板体与斜切面接触并把出水口封住。

所述板体上对应出水口的一圈设置了密封环24。

所述地漏芯体的下部与固定部对应的位置为安装斜面,所述的封板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斜面上。

所述安装斜面、固定部分别设置了磁铁容置腔3,安装斜面与固定部的磁铁容置腔内分别设置了互相排斥的磁铁。

本实用新型在地漏芯体的进水口端开设了“一”字槽,“一”字槽的宽度与盖板的厚度一致,并且“一”字槽横向贯穿了地漏芯体进水口端处的侧壁;需要安装或拆下地漏芯时,可以拿下盖板,将盖板竖直插入“一”字槽内,盖板充当了扳手,有足够的力量转动地漏芯体,比起现有抓着提手旋转地漏芯体强很多,可以轻松地将地漏芯体安装或拆下。

地漏芯体进水口端处的“一”字槽,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两组或多组,两组或多组“一”字槽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交叉设置,如交叉设置则形成“十”字或“米”字槽,无论是哪种槽,只要保证能与竖直的盖板匹配即可。

如图3-4所示,当有污水下来的时候,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封板2是处于打开的状态,冲击力越大,封板打开的角度就越大;当污水排完之后,固定部磁铁的自重力作用下使得板体闭合,加上板体上的密封环,封板将出水口密封,有效阻挡下水道臭气、蚊虫的入侵。另外,设置在固定部的磁铁与设置在安装斜面上的磁铁互相排斥,也能增加封板与出水口之间的密封性,使本地漏的防臭性能更加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地漏,该地漏包括地漏本体、盖板及如上的地漏芯。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地漏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盖板取下,竖插到地漏芯的“一”字槽内,再转动盖板,可以更省力、快速、方便地安装或拆下地漏芯;另外,该地漏还具有防虫防臭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体和封板,所述地漏芯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封板设置在出水口处;其特征在于:在地漏芯体进水口端设置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的宽度与盖板的厚度匹配;所述“一”字槽横向贯穿地漏芯体进水口端处的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有一提手设置在通孔处。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的下部为斜切面,所述封板设置在斜切面的出水口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包括板体和固定部,固定部通过销轴铰接在地漏芯体底部的封板安装座上;所述板体与斜切面接触并把出水口封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对应出水口的一圈设置了密封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的下部与固定部对应的位置为安装斜面,所述的封板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斜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斜面、固定部分别设置了磁铁容置腔,安装斜面与固定部的磁铁容置腔内分别设置了互相排斥的磁铁。

9.一种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漏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体和封板,所述地漏芯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封板设置在出水口处;在地漏芯体进水口端设置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的宽度与盖板的厚度匹配;所述的“一”字槽横向贯穿地漏芯体进水口端处的侧壁;需要安装或拆下地漏芯时,可以拿下盖板,将盖板竖直插入“一”字槽内,再转动盖板,盖板充当了扳手,力量比提手强很多,可以轻松地将地漏芯体安装或拆下。

技术研发人员:华成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成德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