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用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6668发布日期:2020-06-20 14:0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用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现有的道路的路面多为中间略微隆起,两侧略低的结构,便于雨水沿路面流到道路侧边,在道路的侧边一般设置有下水口用于雨水汇入。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792089u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路面、下水口、排水口,所述下水口设置有栅栏,所述栅栏上开有排水通槽,所述下水口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排水口与城市下水道相连,所述空腔一侧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所述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叶片位于所述栅栏的排水通槽内,所述叶轮上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叶轮叶片转动可以将栅栏排水通槽内滞留的固态垃圾进行疏通,更有利于固态垃圾通过下水口流进空腔,实现了防止固态垃圾堵塞下水口的功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大件垃圾均将堆积在储物池内,在储物池内的垃圾需要清理时,需要先将抽水管插入到清污槽内,再通过抽水车将储物池内的垃圾吸出,若储物池内水体较少时,则抽水管将不能有效地将垃圾吸出,导致清理效果较为低下,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用清理装置,提高了对垃圾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清理装置,包括设于空腔一侧的储物池和设于路面上并连通于储物池的清污槽,清污槽内滑动嵌设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握持杆和固定在握持杆底部并贴合于储物池底部的收集盒,收集盒上设有开口和收集腔,握持杆的顶部伸出到清污槽外,握持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弹性伸缩杆上设有抵触于储物池底部的毛刷,握持杆上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弹性伸缩杆转动从而促使毛刷将垃圾通过开口扫入到收集腔内的带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垃圾清理过程中,先将收集盒从清污槽穿过并使其底部贴合于储物池底部,再通过带动件带动第一弹性伸缩杆转动靠近于握持杆,第一弹性伸缩杆在转动过程中将收缩并带动毛刷滑动抵紧于储物池底部,毛刷将把储物池底部的垃圾通过开口扫入到收集腔内;通过带动件带动第一伸缩杆循环摆动,即可对储物池底部的垃圾进行多次清理,提高了对垃圾的清理效果;随后将收集盒从清污槽滑出,即可对收集腔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本装置无需动力源驱动,节约了清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包括转动连接于握持杆的转动筒和滑动嵌设在转动筒内的转动杆,转动筒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筒内壁和转动杆,毛刷固定在转动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筒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将处于压缩状态并促使毛刷抵紧于储物池底部,以便毛刷将储物池底部的垃圾扫入到收集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动件为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握持杆的带动杆,带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沿转动筒的延伸方向滑移连接于转动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带动杆升降的过程中,滑块将在转动筒上滑动并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杆将同步转动并促使毛刷将垃圾扫入到收集腔内,仅通过带动杆的升降即可完成垃圾的清理,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物池的底部呈倾斜设置,即储物池靠近于空腔的一侧高于储物池靠近于收集盒的一侧,收集盒设于储物池远离于空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储物池内的垃圾均汇集在收集盒处,以便毛刷将垃圾扫入到收集腔内,提高了垃圾的清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腔的底部呈倾斜设置,即收集腔靠近于空腔的一侧高于收集腔远离于空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收集腔内的垃圾不易从收集腔内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物池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滑动嵌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罩,放置槽内设有带动限位罩滑动从而促使限位罩的上表面突出于储物池底部的第二弹性伸缩杆,收集盒的底部贴合于限位罩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盒收集垃圾时,第二弹性伸缩杆将处于压缩状态,限位罩将完全沉入到放置槽内,收集腔的底部将与储物池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此时通过带动件带动第一弹性伸缩杆转动,即可使得毛刷将垃圾扫入到收集腔内;在上拉收集盒时,第二弹性伸缩杆将回弹,使得限位罩的上表面突出于储物池底部,储物池底部残留的垃圾将无法滑动至限位罩上表面;此时通过带动件带动第一弹性伸缩杆反向转动,毛刷将无法碰触到储物池底部的垃圾,以免毛刷将垃圾推动远离于收集盒;随后再下压握持杆,使得收集腔的底部与储物池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即可再通过带动件带动第一弹性伸缩杆转动,以促使毛刷再次将储物池底部的垃圾扫入到收集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罩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即限位罩靠近于空腔的一侧低于限位罩远离于空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储物池底部的垃圾不易滑动至限位罩上表面,以便毛刷将储物池底部的垃圾全部扫入到收集盒内,提高了对垃圾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包括固定在放置槽底部槽壁上的固定筒和滑动嵌设在固定筒内的滑杆,固定筒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放置槽槽壁和滑杆,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限位罩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腔的底部与储物池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时,第二弹簧将处于压缩状态;当上拉收集盒时,第二弹簧将回弹并促使限位罩上表面突出于储物池底部,使得储物池底部的垃圾不易滑动至限位罩上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收集盒、第一弹性伸缩杆、毛刷、带动杆和滑块的设置,通过带动杆带动第一弹性伸缩杆转动,并促使毛刷将储物池底部的垃圾扫入到收集盒内,提高了对垃圾的清理效果,将收集盒从清污槽滑出,即可对收集盒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2.储物池底面的设置,使得储物池内的垃圾均汇集在收集盒处,以便毛刷将垃圾扫入到收集腔内,提高了垃圾的清理效率;

3.限位罩的设置,使得储物池底部的垃圾不易滑动至限位罩上,以便毛刷将储物池底部的垃圾全部清理,提高了对垃圾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空腔;2、储物池;21、清污槽;22、放置槽;23、限位罩;24、第二弹性伸缩杆;241、固定筒;242、滑杆;243、第二弹簧;3、清理组件;31、握持杆;32、收集盒;33、收集腔;34、第一弹性伸缩杆;341、转动筒;342、转动杆;343、第一弹簧;35、限位环;36、带动杆;37、滑块;38、燕尾槽;4、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道路用清理装置,包括设于空腔1一侧的储物池2和设于路面上并连通于储物池2的清污槽21,清理槽的远离于空腔1的一侧槽壁与储物池2远离于空腔1的一侧侧壁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如图1所示,储物池2的底部呈倾斜设置,即储物池2靠近于空腔1的一侧高于储物池2靠近于收集盒32的一侧,使得储物池2内的垃圾均滑动至清污槽21的下方。

如图1所示,清污槽21内滑动嵌设有清理组件3,清理组件3包括握持杆31和固定在握持杆31底部的收集盒32,收集盒32上设有开口和收集腔33,握持杆31的顶部伸出到清污槽21外。

如图1所示,握持杆3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弹性伸缩杆34,第一弹性伸缩杆34包括转动连接于握持杆31的转动筒341和滑动嵌设在转动筒341内的转动杆342,转动筒341内设有第一弹簧343,第一弹簧3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筒341内壁和转动杆342,转动杆342的下端固定有毛刷4。

如图1所示,握持杆31的侧壁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限位环35,限位环35内滑动嵌设有带动件,带动件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带动杆36。如图2所示,带动杆3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滑块37,滑块37呈燕尾形设置,转动筒341的外壁上开设有沿转动筒341延伸方向延伸的燕尾槽38,滑块37滑动嵌设在限位槽内。

在垃圾清理过程中,先将收集盒32贴合于储物池2底部,再下压带动杆36使得转动筒341转动,转动杆342将带动毛刷4抵紧于储物池2底部,毛刷4将把储物池2底部的垃圾通过开口扫入到收集腔33内;随后将收集盒32从清污槽21滑出,即可对收集腔33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如图1所示,收集腔33的底部呈倾斜设置,即收集腔33靠近于空腔1的一侧高于收集腔33远离于空腔1的一侧,使得收集腔33内的垃圾不易掉落。

如图1所示,储物池2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22,放置槽22内滑动嵌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罩23,收集盒32的底部贴合于限位罩23的上表面;放置槽22内设有第二弹性伸缩杆24,第二弹性伸缩杆24包括固定在放置槽22底部槽壁上的固定筒241和滑动嵌设在固定筒241内的滑杆242,固定筒241内设有第二弹簧243,第二弹簧2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放置槽22槽壁和滑杆242,滑杆242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限位罩23的内壁。在上拉收集盒32时,第二弹簧243将带动限位罩23上升,使得储物池2底部残留的垃圾将不易滑动至限位罩23上表面。

如图1所示,限位罩23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即限位罩23靠近于空腔1的一侧低于限位罩23远离于空腔1的一侧,使得滑动至限位罩23上表面的垃圾将沿着限位罩23上表面滑落,以便毛刷4将储物池2底部的垃圾扫入到收集腔33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垃圾清理过程中,先将收集盒32从清污槽21穿过并使其底部贴合于限位罩23上表面,限位罩23将完全沉入到放置槽22内,第二弹簧243将被压缩,收集腔33的底部将与储物池2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再下压带动杆36使得转动筒341转动,转动杆342将带动毛刷4滑动,第一弹簧343将被压缩并促使毛刷4抵紧于储物池2底部,毛刷4将把储物池2底部的垃圾通过开口扫入到收集腔33内。

在上拉收集盒32时,第二弹簧243将回弹使得限位罩23的上表面突出于储物池2底部,储物池2底部残留的垃圾将无法滑动至限位罩23上表面;此时上拉带动杆36使得转动筒341反向转动,毛刷4将转动远离于握持杆31,且毛刷4无法碰触到储物池2底部的垃圾,以免毛刷4将垃圾推动远离于收集盒32。

随后再下压握持杆31,使得收集腔33的底部与储物池2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之后再下压带动杆36使得转动筒341转动靠近于握持杆31,以促使毛刷4再次将储物池2底部的垃圾扫入到收集腔33内,实现了对垃圾的多次清理,提高了对垃圾的清理效果;最后将收集盒32从清污槽21滑出,即可对收集腔33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且本装置便于工人携带,无需开车停车的繁琐,使用较为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