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272发布日期:2020-11-19 19:3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闸门控制装置在人工调节时太过费力,如中国专利2018216932724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用闸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框,固定框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装置,且固定框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正面的一侧与升降驱动装置背面的中部咬合,固定框顶端的中部卡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顶端贯穿升降驱动装置顶端的中部,升降杆的外侧与升降驱动装置顶部的内侧螺纹套接。该水利水电用闸门控制装置,通过转动调节装置并驱动升降驱动装置转动,使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杆控制套板和活动板的升降,且升降驱动装置和调节装置之间采用直齿轮和齿条的传动方式,使闸门控制装置在进行人工调节时更省力,有效提高了闸门控制装置调节的轻便性。

但是上述技术对于闸门在提升时会受到重力作用增加人工提升难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所以现在亟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解决了闸门在提升时会受到重力作用增加人工提升难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滑轨,所述外框内壁底部的两侧之间活动穿插有水轴,所述水轴中部的外侧套接有水轮齿轮,所述外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轴,l型固定轴的正面套设有水轮,所述水轮的背面与水轮齿轮相啮合。

所述上滑轨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上套框,所述上套框的内壁活动穿插有下套框,所述下套框内壁中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承重限位块,所述承重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螺杆,所述承重螺杆的顶部螺纹穿插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左侧啮合有提升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右侧啮合有下降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齿轮,所述承重螺杆与控制齿轮的内壁相啮合,所述控制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限位块,控制限位块活动穿插在控制限位套筒内,限位套筒的底部与外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固定杆,提升固定杆的底部与外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提升固定杆的内壁活动穿插有提升转轴,所述提升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外侧套接有上部皮带轮,所述上部皮带轮和下部皮带轮之间通过提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活动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提升螺杆,所述提升螺杆与控制齿轮相啮合。

所述下降机构包括下降固定杆,下降固定杆的底部与外框的底部固定连接,下降固定杆的内壁活动穿插有下降转轴,所述下降转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下降螺杆,所述下降螺杆与控制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重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套筒,下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有上套筒,上套筒的顶部与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重螺杆的底部与承重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重螺杆的顶部依次贯穿上套框、上滑轨、外框、控制限位套筒和控制限位块并与与控制齿轮的内壁相啮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提升皮带贯穿上套框、上滑轨和外框并与上部皮带轮和下部皮带轮相传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提升转轴和下降转轴远离承重螺杆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提升转盘和下降转盘。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动转轴为十字型转轴,所述承重限位块为t字型限位块,所述下套框的两边开设有通槽,所述水轴活动贯穿设置在通槽的内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设置的有水轮,水流驱动水轮转动,从而转动承重螺杆提升上套框和下套框,即实现利用水流提升闸门,解决了闸门在提升时会受到重力作用增加人工提升难度的问题。

(2)、该装置在中国专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该装置只需要提升下套框即可使得水流转动水轮,减少了工人在水轮介入辅助提升闸门前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控制机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控制活动转轴侧剖图。

图中:1外框、101上滑轨、102水轴、103水轮、104下部皮带轮、105水轮齿轮、2上套框、201下套框、202承重板、203承重限位块、204承重螺杆、3控制机构、301控制齿轮、4提升机构、401提升转轴、402活动转轴、403上部皮带轮、404提升皮带、405提升螺杆、5下降机构、501下降转轴、502下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控制装置,包括外框1,外框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滑轨101,外框1内壁底部的两侧之间活动穿插有水轴102,水轴102中部的外侧套接有水轮齿轮105,外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轴,l型固定轴的正面套设有水轮103,水轮103的背面与水轮齿轮105相啮合。

上滑轨101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上套框2,上套框2的内壁活动穿插有下套框201,下套框201的两边开设有通槽,水轴102活动贯穿设置在通槽的内壁,下套框201内壁中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02,承重板20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套筒,下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有上套筒,上套筒的顶部与承重板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承重板202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承重限位块203,承重限位块203为t字型限位块,承重限位块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螺杆204,承重螺杆204的底部与承重限位块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承重螺杆204的顶部依次贯穿上套框2、上滑轨101、外框1、控制限位套筒和控制限位块并与与控制齿轮301的内壁相啮合,承重螺杆204的顶部螺纹穿插有控制机构3,控制机构3的左侧啮合有提升机构4,控制机构3的右侧啮合有下降机构5。

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齿轮301,承重螺杆204与控制齿轮301的内壁相啮合,控制齿轮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限位块,控制限位块活动穿插在控制限位套筒内,限位套筒的底部与外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

提升机构4包括提升固定杆,提升固定杆的底部与外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提升固定杆的内壁活动穿插有提升转轴401,提升转轴4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转轴402,活动转轴402为十字型转轴,活动转轴402的外侧套接有上部皮带轮403,上部皮带轮403和下部皮带轮104之间通过提升皮带404传动连接,提升皮带404贯穿上套框2、上滑轨101和外框1并与上部皮带轮403和下部皮带轮104相传动,活动转轴4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提升螺杆405,提升螺杆405与控制齿轮301相啮合。

下降机构5包括下降固定杆,下降固定杆的底部与外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下降固定杆的内壁活动穿插有下降转轴501,提升转轴401和下降转轴501远离承重螺杆204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提升转盘和下降转盘,下降转轴5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下降螺杆502,下降螺杆502与控制齿轮301相啮合。

该装置设置的有水轮103,水流驱动水轮103转动,从而转动承重螺杆204提升上套框2和下套框201,即实现利用水流提升闸门,解决了闸门在提升时会受到重力作用增加人工提升难度的问题。

该装置在中国专利2018216932724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该装置只需要提升下套框201即可使得水流转动水轮103,减少了工人在水轮103介入辅助提升闸门前的工作强度。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外框1的两侧用混凝土浇注在相应的位置,向左推动下降转轴501然后转动下降转盘,使得下降转轴501带动下降螺杆502转动,使得控制齿轮301正转,承重螺杆204底部下移,带动承重板202下降,从而使得上套框2和下套框201下降,上套框2下降至与上滑轨101的底部相贴合时不在下降,但下套框201仍然下降至底部,即完成闸门的闭合。

当需要提升闸门时,复位下降转轴501,向右推动提升转轴401然后转动提升转盘,提升转轴401带动活动转轴402转动提升螺杆405,使得提升螺杆405转动控制齿轮301反转,承重螺杆204底部上移,逐渐抬起下套框201,水流从下套框201底部流过,带动水轮103转动,水轮103从而带动水轮齿轮105转动,从而使得水轴102带动下部皮带轮104转动,从而通过提升皮带404带动上部皮带轮403转动,即实现水流帮助人工转动活动转轴402,从而解决了闸门在提升时会受到重力作用增加人工提升难度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