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均匀击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4527发布日期:2020-09-23 00:1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手动均匀击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压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均匀击实装置。



背景技术:

土的人工压实是一种传统而又最经济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土的工程性质,以提高其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及渗透性,以满足工程的要求。土的压实度与土的含水率、颗粒级配以及击实功、压实方法有密切关系,压实度的检测值还与仪器结构有关,对于手动击实仪还受人为操作影响。

击实装置用于公路、水利水电、铁路、市政等填筑工程施工,测定土的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关系,以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性能,作为工地土基压实控制的依据。

在常规的击实试验中,击实锤的锤底面积小于击实桶横截面面积,这导致击实时土体每点的受力不同。且现有的设备中,需要人主观进行扶正,经常出现在压实过程中因击锤导杆倾斜而造成压实不均匀的问题,使得其用于实验所得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垂直度的问题导致动静三轴试验结果离散化,致使需大量化制作试件进行试验,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动均匀击实装置,结构简单,利于携带,击实过程中,可实现对土试样垂直锤击,同时锤击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包括击实锤杆,击实锤杆贯穿支架设置,支架设有贯穿孔,击实锤杆用于穿过贯穿孔设置;支架可拆卸地与底板连接,底板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用于放置模具桶,击实锤杆下端设有击实锤,击实锤用于在模具桶移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架为倒u形支架,贯穿孔设置在倒u形支架的顶部,底板边缘设置有两个卡槽,倒u形支架的底部两端分别用于插入两个卡槽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击实锤包括中心圆柱,中心圆柱边缘设置有多个扇形板,中心圆柱与击实锤杆同轴连接,多个扇形板绕中心圆柱轴线环形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扇形板的数量为四个,模具桶为圆筒结构,固定槽为圆形槽,扇形板的边缘与模具桶内壁接触设置,固定槽内径等于模具桶外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击实锤杆上设有刻度指示。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灵活,能满足多种的需要;满足均匀击实、土体受力相同的要求,从而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本装置携带也比较方便,实用性强。

2、击实过程中,可实现对击锤导杆垂直度的要求。

3、随时测量土样的厚度,节省土样制备时间,保证土样密实度的精确性;卸土方便,操作简单,从而降低了毁坏击实成果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三维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击实锤杆和击实锤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桶、击实锤杆和击实锤连接结构图。

图中:支架1、贯穿孔2、击实锤杆3、击实锤5、中心圆柱501、扇形板502、模具桶6、固定槽7、底板8、卡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包括击实锤杆3,击实锤杆3贯穿支架1设置,支架1设有贯穿孔2,击实锤杆3用于穿过贯穿孔2设置;支架1可拆卸地与底板8连接,底板8上设有固定槽7,固定槽7内用于放置模具桶6,击实锤杆3下端设有击实锤5,击实锤5用于在模具桶6移动。击实锤杆3可沿着贯穿孔2自由滑动,优选地贯穿孔2的内径略大于击实锤杆3外径,这样既可以保证击实锤杆3能够滑动,也避免了击实锤杆3发生过大的偏移。模具桶6用于放置土试样,击实锤杆3上下锤击土试样,支架1增加了锤击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手动土试样击实工具。

进一步地,支架1为倒u形支架,贯穿孔2设置在倒u形支架的顶部,底板8边缘设置有两个卡槽9,倒u形支架的底部两端分别用于插入两个卡槽9设置。贯穿孔2设置在倒u形支架中心位置,倒u形支架的底部两端插入至卡槽9后,使得支架1两端固定。优选地,支架1也可以采用两个倒u形支架呈十字形交叉组合而成,这样支架1稳定性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击实锤5包括中心圆柱,中心圆柱501边缘设置有多个扇形板502,中心圆柱501与击实锤杆3同轴连接,多个扇形板502绕中心圆柱501轴线环形设置。本技术方案的击实锤5结构,扇形板502之间设有间隙,这样人工在锤击时,土试样受到的压强相比与整块平面的锤击要大,这样锤击效果更省力。

进一步地,扇形板502的数量为四个,模具桶6为圆筒结构,固定槽7为圆形槽,扇形板502的边缘与模具桶6内壁接触设置,固定槽7内径等于模具桶6外径。扇形板502边缘与模具桶6内部接触,同时也保证了一次锤击的效率,土试样不会在扇形板502边缘被挤出。

进一步地,击实锤杆3上设有刻度指示。刻度指示可以让操作人员直观地观察到锤击的深度。

整个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1、本装置使用前将需要进行击实的土样倒入模具桶6内;

2、将模具桶6放置在固定槽7上,确保模具桶6与固定槽7安置稳定;

3、将击实锤杆3由下而上穿过贯穿孔2;

4、调节好模具桶6与击实锤杆3位置,即可开始进行击实试验;

5、首次击实后,将击实锤杆3转动45°进行二次击实;然后在旋转45°再锤击,如此反复进行数次;

6、击实完成后,将底板8从卡槽9处分离。

根据上述步骤,本装置实现了均匀垂直击实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包括击实锤杆(3),其特征在于:击实锤杆(3)贯穿支架(1)设置,支架(1)设有贯穿孔(2),击实锤杆(3)用于穿过贯穿孔(2)设置;支架(1)可拆卸地与底板(8)连接,底板(8)上设有固定槽(7),固定槽(7)内用于放置模具桶(6),击实锤杆(3)下端设有击实锤(5),击实锤(5)用于在模具桶(6)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1)为倒u形支架,贯穿孔(2)设置在倒u形支架的顶部,底板(8)边缘设置有两个卡槽(9),倒u形支架的底部两端分别用于插入两个卡槽(9)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击实锤(5)包括中心圆柱,中心圆柱(501)边缘设置有多个扇形板(502),中心圆柱(501)与击实锤杆(3)同轴连接,多个扇形板(502)绕中心圆柱(501)轴线环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扇形板(502)的数量为四个,模具桶(6)为圆筒结构,固定槽(7)为圆形槽,扇形板(502)的边缘与模具桶(6)内壁接触设置,固定槽(7)内径等于模具桶(6)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击实锤杆(3)上设有刻度指示。


技术总结
一种手动均匀击实装置,包括击实锤杆,击实锤杆贯穿支架设置,支架设有贯穿孔,击实锤杆用于穿过贯穿孔设置;支架可拆卸地与底板连接,底板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用于放置模具桶,击实锤杆下端设有击实锤,击实锤用于在模具桶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于携带,击实过程中,可实现对土试样垂直锤击,同时锤击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洲;魏勇;胡安龙;薛国斌;付兵彬;韩建锋;孙志宏;万小花;梁魁;李敏;李麟鹤;杨昌海;张中丹;张玉刚;李万伟;赵军;丁艳;白望望;宋妙环;徐昊亮;曹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