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挤密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521发布日期:2020-11-19 19:3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管挤密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移防护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沉管挤密桩机。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成孔方式多采用重力冲击和机械钻进方式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冲击而成,采用泥浆护壁会因为扩径而浪费混凝土。

若采用沉管(即沉放的钢管)来埋设到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内,作为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以上的钢管护壁就亟需一种能将沉管埋设入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的桩机。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沉管挤密桩机,可将钢管埋设到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内,作为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以上钢管护壁,可使灌注桩的施工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沉管挤密桩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下方设置有行走履带,所述底盘与所述行走履带之间设置有回转平台,所述底盘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管,所述套管内滑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若干可转动的第一滑轮,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主卷扬机和副卷扬机,所述主卷扬机上的钢丝绳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轮后连接重锤的上端,所述副卷扬机上的钢丝绳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轮后连接护筒的上端,所述重锤与所述护筒滑动配合,所述护筒的顶部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中心处设置有能供重锤穿过的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设置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可调节的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通过倾斜的支撑杆连接所述底盘。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连接所述主卷扬机和所述副卷扬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压载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滑轮,所述副卷扬机上的钢丝绳先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后再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重锤的下端为尖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将钢管埋设到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内,作为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以上的钢管护壁,不会因扩径而浪费混凝土,从而可使灌注桩的施工顺利进行,可适应多种地质条件,可确保灌注桩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沉管挤密桩机的示意图。

图中:

1、套管;2、支撑杆;3、主卷扬机;4、副卷扬机;5、行走履带;6、压载重块;7、底盘;8、第一滑轮;9、立杆;10、横梁;11、回转平台;12、第二滑轮;13、电控箱;14、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沉管挤密桩机,包括底盘7,所述底盘7的下方设置有行走履带5,所述底盘7与所述行走履带5之间设置有回转平台11,所述底盘7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管1,所述套管1内滑动连接有立杆9,所述立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10,所述横梁10上设置有若干可转动的第一滑轮8,所述底盘7上还设置有主卷扬机3和副卷扬机4,所述主卷扬机3上的钢丝绳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轮8后连接重锤的上端,所述副卷扬机4上的钢丝绳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轮8后连接护筒的上端,所述重锤与所述护筒滑动配合,所述护筒的顶部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中心处设置有能供重锤穿过的孔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盘7上设置有若干支撑腿14,所述支撑腿14上设置有可调节的支撑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套管1通过倾斜的支撑杆2连接所述底盘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盘7上还设置有电控箱13,所述电控箱13连接所述主卷扬机3和所述副卷扬机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盘7上还设置有压载重块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盘7上还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滑轮12,所述副卷扬机4上的钢丝绳先绕过所述第二滑轮12后再绕过所述第一滑轮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重锤的下端为尖端。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管挤密桩机包括套管1、支撑杆2、主卷扬机3、副卷扬机4、行走履带5、压载重块6、底盘7、第一滑轮8、立杆9、横梁10、回转平台11、第二滑轮12、电控箱13和支撑腿14。

行走履带5用于带动底盘7移动,回转平台11用于驱动底盘7转动,支撑腿14可通过支撑脚来调节高度,从而使底盘7稳固,底盘7的前侧设有套管1,套管1通过倾斜的支撑杆2支撑于底盘7上,套管1内套设有立杆9,立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横梁10,通过套管1和立杆9使得横梁10的高度可调,当调整好横梁10的高度后,套管1可通过销轴或紧定螺栓等紧定装置来将立杆9固定住,或者也可通过设置液压缸来连接立杆9以实现横梁10高度的调整。在底盘7上固定有主卷扬机3和副卷扬机4,在横梁10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轮8,从主卷扬机3伸出的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8后悬吊有重锤,从而实现重锤的升降,从副卷扬机4伸出的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8后与护筒连接,从而实现护筒的升降,重锤与护筒滑动配合,从而可在护筒内上下滑动,可实现对桩孔底部的夯击。重锤的下端为尖端,可通过挤密的方式夯击出桩孔。护筒的顶部设置有对其施加振动力的振动器,当振动器开启时可使护筒振动下沉。振动器整体呈环形,中部具有能供重锤穿过的孔洞。振动器为电磁振动器,比如可采用如专利号为cn208007899u的现有技术中的圆盘电磁振动器,应用时只需将圆盘电磁振动器上的盖板去掉即可。

电控箱13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连接触摸屏、行走履带5的驱动电机、回转平台11的驱动电机、主卷扬机、副卷扬机4等,plc控制器的型号为siemenss7-1200,触摸屏的型号为siemenstp1200。

具体使用时,通过重锤上下移动来夯击出桩孔,护筒振动下沉至桩孔底部,通过锤击成孔的方式成孔速度快,当护筒穿透杂填土和回填土的建筑垃圾、块石和原有的浅基础下沉至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内一定深度后,将重锤向上移动并从护筒中抽出来,把钢管放置到护筒内(钢管比护筒直径小2-3公分),然后再把重锤放置到护筒内压住钢管后向上提升护筒,当护筒慢慢提升出地面后,钢管埋设完成。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将钢管埋设到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内,作为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以上的钢管护壁,不会因扩径而浪费混凝土,从而可使灌注桩的施工顺利进行,可适应多种地质条件,可确保灌注桩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