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及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43589发布日期:2020-09-15 19:5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及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设工程的地基加固领域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可以采用振冲碎石桩施工,以防止地基沉降。振冲碎石桩是指利用振动水冲法施工工艺,在地基中制成很多以石料组成的桩体。桩与原地基土共同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振冲碎石桩对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软土层,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桩时间短、施工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是面临基岩层上覆盖卵石层的复杂地质,特别是在卵石层中遇到大孤石、大块卵石等大块埋藏物时,振冲碎石桩被埋藏物阻挡了,导致振冲碎石桩无法继续向下对基岩层进行施工,无法对复杂地质的地基进行加固。另外,当卵石层或者基岩层内存在大面积溶槽时,在采用振冲碎石桩施工时,需要填充大量的碎石,从而导致施工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均提高。因此,如何在基岩层和卵石层构成的复杂地质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方法及结构,以解决存在大块埋藏物或者大面积溶槽时无法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在包括基岩层和卵石层的复杂地质中沿卵石层向基岩层方向施工振冲碎石桩;当在复杂地质中施工振冲碎石桩遇到大块埋藏物和/或者大面积溶槽时,施工高压旋喷桩,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和高压旋喷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当振冲碎石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面积溶槽时,穿越或者避开所述大面积溶槽施工高压旋喷桩,使所述高压旋喷桩与所述振冲碎石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设置施工,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和高压旋喷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当振冲碎石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块埋藏物阻挡导致无法继续向下成桩时,沿着所述大块埋藏物的边缘或者避开大块埋藏物施工高压旋喷桩,使所述高压旋喷桩和所述振冲碎石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设置施工,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和高压旋喷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当振冲碎石桩在施工过程中同时遇到大块埋藏物和大面积溶槽时,穿越或者避开所述大面积溶槽以及避开大块埋藏物或者沿着所述大块埋藏物的边缘施工高压旋喷桩,使所述高压旋喷桩与所述振冲碎石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设置施工,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和高压旋喷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当所述大块埋藏物面积较大导致所述高压旋喷桩无法避开时,通过施工中间桩体使所述高压旋喷桩和振冲碎石桩相接触布置构成复合桩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所述中间桩体为高压旋喷桩或者振冲碎石桩。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所述卵石层为深层,当所述卵石层大于参考深度时为深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结构,在存在大块埋藏物和/或大面积溶槽的复杂地质环境中设置由振冲碎石桩和高压旋喷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的复合桩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结构,所述高压旋喷桩穿越或者避开所述大面积溶槽布置;和/或所述高压旋喷桩沿着所述大块埋藏物的边缘或者避开大块埋藏物布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结构,所述复合桩体包括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在所述振冲碎石桩和高压旋喷桩之间的中间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及结构,在复杂地质中存在大孤石、大块卵石等大块埋藏物和/或者大面积溶槽时,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振冲碎石桩和高压旋喷桩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高压旋喷桩对振冲碎石桩进行补强施工,以提高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本发明通过复合桩体克服了复杂地质中存在大孤石、大块卵石等大块埋藏物导致振冲碎石桩被大块埋藏物阻挡而无法在所述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复合桩体克服了复杂地质中存在大面积溶槽时导致需要在振冲碎石桩中填充大量的碎石材料,造成材料成本高的缺陷。因此,本发明具有能够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效果,提高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的效果,以及降低材料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杂地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大面积溶槽时施工复合桩体的过程示意图;

图6至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大块埋藏物时施工复合桩体的过程示意图;

图10至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大块埋藏物和大块埋藏物时施工复合桩体的过程示意图;

图13是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所示:

100、振冲碎石桩,200、高压旋喷桩,300、基岩层,400、卵石层,500、溶槽,600、大块埋藏物,700、中间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杂地质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岩层300和卵石层400。其中所述卵石层400可以为浅层或者深层,当所述卵石层400小于参考深度时为浅层;当所述卵石层400大于参考深度时为深层。参考深度可以为2米至4米。

请参考图13,并结合图1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810,请参考图2、图6,在包括基岩层300和卵石层400的复杂地质中沿卵石层400向基岩层300方向施工振冲碎石桩100;

步骤820,请参考图2至图5、图6至图9、图10至图12,当在复杂地质中施工振冲碎石桩100遇到大块埋藏物600和/或者大面积溶槽500时,施工高压旋喷桩200,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请参考图3至图5、图7至图9和图10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上述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提供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结构,在存在大块埋藏物600和/或大面积溶槽500的复杂地质环境中设置由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的复合桩体。所述复杂地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岩层300和卵石层4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及结构,在复杂地质中存在大孤石、大块卵石等大块埋藏物600和/或者大面积溶槽500时,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高压旋喷桩200对振冲碎石桩100进行补强施工,以提高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复合桩体克服了复杂地质中存在大孤石、大块卵石等大块埋藏物600导致振冲碎石桩100被大块埋藏物600阻挡而无法在所述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复合桩体克服了复杂地质中存在大面积溶槽500时导致需要在振冲碎石桩100中填充大量的碎石材料,造成材料成本高的缺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具有能够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效果,提高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的效果,以及降低材料成本的效果。

请参考图2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所述步骤820包括:当振冲碎石桩100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面积溶槽500时,穿越或者避开所述大面积溶槽500施工高压旋喷桩200,使所述高压旋喷桩200与所述振冲碎石桩100相接触或者相交叠设置施工,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请参考图3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结构,所述高压旋喷桩200穿越或者避开所述大面积溶槽500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高压旋喷桩200穿越或者避开大面积溶槽500,可以规避振冲碎石桩100在遇到大面积溶槽500施工中的碎石填充,减少了碎石填充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并且由于振冲碎石桩100施工深度不到位导致地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时,通过高压旋喷桩200对所述振冲碎石桩100进行深度和承载力的补强施工,从而提高了对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本发明实施例中高压旋喷桩200施工到基岩层300的深度为20cm,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继续向下深入的施工。

请参考图6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所述步骤820包括:当振冲碎石桩100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块埋藏物600阻挡导致无法继续向下成桩(振冲碎石桩100)时,沿着所述大块埋藏物600的边缘或者避开大块埋藏物600施工高压旋喷桩200,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请参考图6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结构,所述高压旋喷桩200沿着所述大块埋藏物600的边缘或者避开大块埋藏物600设置。其中图6为振冲碎石桩100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块埋藏物600阻挡导致无法继续向下成桩;图7是沿大块埋藏物600的边缘施工高压旋喷桩200,从而使所述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构成的复合桩体为两者相交叠布置。图8是避开大块埋藏物600施工高压旋喷桩200,从而使所述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构成的复合桩体为两者相接触布置。请参考图9,当大块埋藏物600较大时导致高压旋喷桩200无法避开时,可以在高压旋喷桩200和振冲碎石桩100之间施工中间桩体700,以使高压旋喷桩200和振冲碎石桩100通过中间桩体700相接触布置构成复合桩体。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结构中,所述复合桩体包括相接触或者相交叠布置在所述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之间的中间桩体700。其中所述中间桩体700可以是高压旋喷桩200、振冲碎石桩100或者本领域中的其它桩体。由于振冲碎石桩100在遇到大块埋藏物600导致在复杂地质中施工深度不到位导致地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时,通过高压旋喷桩200对所述振冲碎石桩100进行深度和承载力的补强施工,从而提高了对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

请参考图6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所述大块埋藏物600包括位于卵石层400和/或基岩层300之内的大孤石、大块卵石或者坚硬物体。其中图6至图9中仅示例了大块埋藏物600位于卵石层400中的示例,上述复合桩体同样适用于大块埋藏物600位于基岩层300的地质环境中,其不得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考图10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杂地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所述步骤820包括:当振冲碎石桩100在施工过程中同时遇到大块埋藏物600和大面积溶槽500时,沿着所述大块埋藏物600的边缘或者避开大块埋藏物600并且穿越或者避开所述大面积溶槽500施工高压旋喷桩200,使所述高压旋喷桩200与所述振冲碎石桩100相接触或者相交叠设置施工,以在复杂地质中形成由所述振冲碎石桩100和高压旋喷桩200构成的复合桩体,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同时遇到大块埋藏物600和大面积溶槽500时,即规避大面积溶槽500在振冲碎石桩100施工中的碎石填充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又通过高压旋喷桩200对所述振冲碎石桩100进行深度和承载力的补强施工,提高了对复杂地质地基的承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目的是为解决振冲碎石桩在基岩层起伏较大、存在大面积溶槽,卵石层较厚的条件相对复杂地质情况下地基加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旋喷桩与振冲碎石桩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对复杂地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且达到适用广泛、经济高效,施工简便的目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由于基岩过深、较浅振冲碎石桩无法钻入的问题;解决了由于基岩坡度大,成桩垂直度无法保证的难题,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内容做的任何变形和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