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2381发布日期:2020-12-11 15:2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



背景技术:

在使用满堂支架法进行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支架基础的整体性、稳定性及提供足够的承载力是保证现浇混凝土结构支模架体系整体稳定的关键。针对长距离市政高架桥梁工程的特点,下部结构现浇盖梁的支架基础一般采用10-20cm厚现浇混凝土垫层,此法虽能保证基础稳定,但在施工结束后,需进行破除,恢复地面原状,在机械、材料、人工等方面产生较大的无效成本,且混凝土垫层基础需等待强度达标之后,在时间上也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降低成本支出,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可为现浇盖梁支模架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所述基础包括多个拼接板,所述多个拼接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拼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拼接板为拼接钢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为连接钢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设于拼接板的四角处。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中,根据支模架设计计算结果,对支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处理,保证承载力达到要求,整平、压实地面后,进行测量复核,在地面上铺设拼装板,并根据墩柱位置及形状,对拼装板进行切割、预留空间,拼装板四角穿孔,使用连接板及螺栓将每块拼装板连接成整体,所有拼装板铺设并连接完成后,对平整度及标高进行复核,无误后开始搭设支架,支架拆除后,定型拼装板吊出循环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可在地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铺设,省去混凝土浇筑、等强的时间,同时保证支架基础的整体性、稳定性,节约成本的同时可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中,1-拼接钢板,2-连接钢板,3-连接螺栓,4-支架,5-墩柱,6-地基,7-盖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参照图1-2,所述基础包括多个拼接钢板1,多个拼接钢板1之间通过连接钢板2相连接,所述连接钢板2通过连接螺栓3与拼接钢板1连接,连接钢板2设于拼接钢板1的四角处。

本实施例的制作及实施方法为:根据支架4搭设范围,对拼接钢板1排布方式进行设计,并定制尺寸、编号,每块拼接钢板1四角冲孔,预留螺栓孔,墩柱5位置处采用两块小钢板组拼,切割留出墩柱5空间,地基6平整压实后,按设计位置铺设拼接钢板1,标高校核无误后,使用连接钢板2、连接螺栓3将所有拼接钢板1连接,同时使用连接螺栓3将拼接钢板1固定在地基6上,形成整体支架基础,搭设支架4,施工现浇盖梁7,支架4拆除后,拼接钢板1移离,循环使用。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包括多个拼接板,所述多个拼接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拼接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板为拼接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连接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于拼接板的四角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拼装式可循环使用的现浇盖梁支架基础,所述基础包括多个拼接板,所述多个拼接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拼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为现浇盖梁支模架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珊珊;侍光耀;赵良俊;陈伟;全有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6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