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隔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9589发布日期:2020-11-25 14:4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隔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隔具。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280127u于2012年06月20日公开了一种下水器,属于厨卫洁具的附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横管式下水器,其包括横管,所述横管内设有弧形过水通道,该弧形过水通道形成水封。这种下水器的水封结构复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易操作、隔臭效果好的排水隔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排水隔具,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结构特征是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有中间隔具,该中间隔具包括与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与出水管相连通的出水腔室,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通过中间腔室相连通,中间腔室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的最低过水面的高度低于中间腔室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的中部过水面的最低高度低于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的中部朝下倾斜设有斜面,出水管的端部朝外延伸且朝下弯折后与斜面相接。

进一步,所述中间隔具的两侧分别朝上突出设置有对应进水腔室的第一突出部和对应出水腔室的第二突出部,中间隔具的中部设有朝下凹陷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对应中间腔室设置。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端部的最低高度低于凹陷部的最高高度,凹陷部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端部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所述凹陷部呈u形、v形或w形。

进一步,所述中间隔具为两侧高中部低结构,中间隔具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进一步,所述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的横截面分别呈四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有中间隔具,该中间隔具包括与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与出水管相连通的出水腔室,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通过中间腔室相连通,中间腔室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初次排水时,水从进水腔室依次进入中间腔室和出水腔室,当中间腔室内的过水面达到最高时,出水腔室内的过水面逐渐升高直至超过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时,此时,水从出水管排出。当排水结束时,出水腔室内的过水面下降至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处,此时中间腔室被水封堵,出水腔室内的水无法从出水管排出,该部分的水形成防臭水封,使来自下水道的害虫和臭味不会逆流到中间隔具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水管的中部朝下倾斜设有斜面,出水管的端部朝外延伸且朝下弯折后与斜面相接。斜面的设置令出水管中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管端部的横截面积,斜面同时起到增加势能的作用,当水从横截面积较小的平直区域进入横截面积较大的斜面区域后,此时水的流量变大、速度变快,从而提高了本产品的排水效率。

以往的水封件均设置在下水器内部或者通过弯折管等方式进行水封隔臭,而本产品通过外接的方式,将中间隔具的两侧分别与下水器以及排水管相接后即可快速进行使用,既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又减少了对下水器内部空间的占用,其次,本产品的体积较小而且结构简单,相比其它圆管和竖管的水封件,本产品更容易进行放置和使用,具有较好的便利性和隔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的横截面分别呈四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组合。通过增加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的横截面积,不仅起到缓冲水压的作用,而且能够增强中间隔具的防震能力,有效的减弱了水流对中间隔具内部的冲击,从而提高了本产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操作、隔臭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间隔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中间隔具,1.1为凹陷部,2为第一突出部,2.1为进水管,2.3为进水腔室,3为第二突出部,3.1为出水管,3.3为出水腔室,4为中间腔室,5为斜面,图中的箭头表示水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排水隔具,包括进水管2.1和出水管3.1,其结构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1和出水管3.1之间设有中间隔具1,该中间隔具1包括与进水管2.1相连通的进水腔室2.3以及与出水管3.1相连通的出水腔室3.3,进水腔室2.3和出水腔室3.3通过中间腔室4相连通,中间腔室4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3.1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所述进水管2.1的最低过水面的高度低于中间腔室4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

所述出水管3.1的中部过水面的最低高度低于出水管3.1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所述出水管3.1的中部朝下倾斜设有斜面5,出水管3.1的端部朝外延伸且朝下弯折后与斜面5相接。

所述中间隔具1的两侧分别朝上突出设置有对应进水腔室2.3的第一突出部2和对应出水腔室3.3的第二突出部3,中间隔具1的中部设有朝下凹陷的凹陷部1.1,该凹陷部1.1对应中间腔室4设置。

所述进水管2.1端部的最低高度低于凹陷部1.1的最高高度,凹陷部1.1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3.1端部的最低高度。

所述凹陷部1.1呈u形、v形或w形。

所述中间隔具1为两侧高中部低结构,中间隔具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所述进水腔室2.3和出水腔室3.3的横截面分别呈四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水隔具,包括进水管(2.1)和出水管(3.1),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1)和出水管(3.1)之间设有中间隔具(1),该中间隔具(1)包括与进水管(2.1)相连通的进水腔室(2.3)以及与出水管(3.1)相连通的出水腔室(3.3),进水腔室(2.3)和出水腔室(3.3)通过中间腔室(4)相连通,中间腔室(4)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3.1)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1)的最低过水面的高度低于中间腔室(4)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1)的中部过水面的最低高度低于出水管(3.1)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1)的中部朝下倾斜设有斜面(5),出水管(3.1)的端部朝外延伸且朝下弯折后与斜面(5)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中间隔具(1)的两侧分别朝上突出设置有对应进水腔室(2.3)的第一突出部(2)和对应出水腔室(3.3)的第二突出部(3),中间隔具(1)的中部设有朝下凹陷的凹陷部(1.1),该凹陷部(1.1)对应中间腔室(4)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1)端部的最低高度低于凹陷部(1.1)的最高高度,凹陷部(1.1)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3.1)端部的最低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凹陷部(1.1)呈u形、v形或w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中间隔具(1)为两侧高中部低结构,中间隔具(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隔具,其特征是所述进水腔室(2.3)和出水腔室(3.3)的横截面分别呈四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组合。


技术总结
一种排水隔具,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有中间隔具,该中间隔具包括与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与出水管相连通的出水腔室,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通过中间腔室相连通,中间腔室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所述进水管的最低过水面的高度低于中间腔室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所述出水管的中部过水面的最低高度低于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所述出水管的中部朝下倾斜设有斜面,出水管的端部朝外延伸且朝下弯折后与斜面相接。所述凹陷部呈U形、V形或W形。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操作、隔臭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煌威洁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5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