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9740发布日期:2021-03-16 22:4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供水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有限,高层建筑都需要采用二次增压供水设施,将欠压的自来水增压后,然后再输入至用户管道,使住户能正常用水。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是二次增压供水设施中的一种,主要由水箱、控制系统、增压泵、稳流罐、无负压流量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必要的管道及阀门等组成。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可直接与自来水供水管网连接,确保供水管网不产生负压,自来水管网水量、水压合适时,自来水直接经增压泵为高层住户供水、且水箱内储存较大水量(自来水进入水箱内,用水高峰期间自来水自身供应的水经增压泵增压后,不能满足用水区域的用水量时,控制系统控制和水箱出水端相连的另外增压泵得电工作,将水箱内的水泵入用户管道,保证用户正常用水),在用水高峰时,将密闭水箱的水通过增压泵增压,可补偿供水管网供水量的不足,满足用户用水的需要。

由于现有的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使用的水箱,为了保证有效利用自来水自身的压力,一般都是处于密闭状态。管理人员需要清洗水箱时,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内停水,并拆卸水箱上的密封活动盖后才能对水箱进行清洗,这样由于拆装密封盖过程较为繁琐,会给管理人员带来不便,且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实际上,水箱使用中,自来水中的杂质基本都是沉淀附着在水箱内底部,因此,提供一种能自动实现间隔一定时间对水箱内底部杂质进行冲洗,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清洗水箱次数的供水设备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因结构所限,管理人员对水箱内部进行清洗存在工序繁琐、费时费力,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不便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使用中,每间隔一定时间非高峰用水时间段,能自动关闭水箱的进水和出水电磁阀,且在相关电路及机构共同作用下,能自动抽取水箱内的水加压泵出,对水箱内底部进行高压力水流喷射清洗,且清洗中的含杂质废水能及时从水箱内排出,由此能实现智能化控制,不需要管理人员人为清洗,能尽可能保证水箱内的水清洁度,且尽可能减少了清洁人员人为清洗水箱次数的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稳压电源、时控开关、多只电磁阀、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控制电路;所述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的水箱和自来水管之间安装有第一只电磁阀,水箱出水端和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的水箱增压泵之间安装有第二只电磁阀,水箱的底部有排水管,第三只电磁阀和排水管连接;所述水箱的内下部有多根冲洗管,每根冲洗管的下端间隔距离具有多个喷水孔,多根冲洗管之间有连通管;所述水箱的一侧下端有两根管道,水泵安装在水箱外,水泵进水端、出水端分别和两根管道水箱外侧部分连接,第二根管道水箱内侧部分和连通管连接;所述稳压电源、时控开关、控制电路安装在电气控制箱内;所述稳压电源的电源输入端、控制电路的控制电源输入端和交流电源两极分别电性连接,时控开关的电源输出两端和第一及第二只电磁阀的电源输入两端、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两路控制电源输出端和水泵、第三只电磁阀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源是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时控开关是微电脑时间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只及第二只电磁阀为常开阀芯电磁阀,第三只电磁阀为常闭阀芯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解电容、电阻、pnp三极管、继电器,其间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型号是at89c2051—24pi,单片机的复位端1脚和电阻一端连接,单片机的外接晶振端4脚、5脚分别和晶振两端连接,单片机的负极电源输入端10脚和电阻另一端、电解电容负极、两只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接地,单片机的正极电源输入端20脚和电解电容正极、两只pnp三极管发射极、第二只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pnp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一只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pnp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二只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第一个低电平输出端18脚和第一只pnp三极管基极连接,单片机的第二个低电平输出端19脚和第二只pnp三极管基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新型使用中,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其余使用过程及方法和现有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一致。本新型中,时控开关能每间隔一定时间(深夜时间段)控制第一及第二只电磁阀关闭,并使控制电路得电工作。控制电路得电工作后,能自动控制水泵和第三只电磁阀在需要的时间段内得电,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水加压泵出,经多根冲洗管的喷水孔喷射而出,对水箱内底部进行高压力水流喷射清洗,且清洗中的含杂质废水能及时从水箱下部排出。本新型能实现智能化控制,不需要管理人员人为清洗,能尽可能保证水箱内的水清洁度,且尽可能减少了清洁人员人为清洗水箱的次数(清洗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如果需要清洗水箱内侧壁,可按常规方式清洗,水箱内侧壁附着杂质几率小,因此一般半年清洗一次就可)。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1,稳压电源2,时控开关3,三只电磁阀41、42、43,水泵10,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具有水箱101、控制系统、增压泵、稳流罐、无负压流量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必要的管道及阀门等;还具有控制电路5;所述水箱101和自来水管之间经管道、管道接头串联安装有第一只电磁阀门41;和水箱101出水端相连的增压泵进水管道,水箱101出水端、增压泵进水管道之间经管道及管道接头串联安装有第二只电磁阀门42,水箱101的底部中间焊接有一根和水箱内部相通的排水管6,第三只电磁阀43进水端和排水管6位于水箱下外侧的下部经螺纹连接,第三只电磁阀43的排水端经螺纹安装有废水管,废水管另一端位于废水池上或者直接排出到下水道;所述水箱101的内下部横向分布由前至后间隔一定距离焊接有多根冲洗管7(本实施例三根),冲洗管7横向长度和水箱内下部横向长度一致,每根冲洗管7的下端横向间隔一定距离具有多个喷水孔71(本实施例15个),多根冲洗管7的左右两侧分别经螺杆螺母或焊接安装在水箱101内下部左右两侧,冲洗管7的左右两侧为封闭式结构,多根冲洗管7之间焊接有一根连通管8,连通管8和多根冲洗管7内部相通,冲洗管7下端和水箱101内底部间隔一定距离(25cm);所述水箱101的左侧下端焊接有两根管道9,水箱左侧外下端有一个内凹的安装工位102,水泵10经螺杆螺母安装在内凹的安装工位102内,水泵10进水端、出水端分别和两根管道9水箱外侧部分一端经管道接头连接,其中一根管道9水箱内侧部分位于水箱101内左下端,另一根管道9水箱内侧部分和连通管8进水端经管道接头连接;所述稳压电源2、时控开关3、控制电路5安装在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电气控制箱内电路板上。多根冲洗管下端喷水孔71喷出的水流能实现水箱101内底部全覆盖。

图2所示,稳压电源a是220v/6v/100w的交流220v转6v直流开关电源模块成品,输入交流220v、输出直流6v,具有两个电源输入端1及2脚、两个电源输出端3及4脚。时控开关a1是型号kg316t的微电脑时间控制器成品,时间控制器成品a1具有一个液晶显示屏,还具有七个取消/恢复、校时、校分、校星期、自动/手动、定时、时钟按键,以及两个电源输入端1及2脚,两个电源输出端3及4脚,通电后通过液晶屏幕显示的数字,使用者分别操作七只按键,可设定两个电源输出端3及4脚输出电源的时间,时间控制器成品a1具有记忆功能,只要不进行二次设置调节,外部电源停电也不会导致内部设定的时间程序改变。第一只及第二只电磁阀dc及dc1为工作电压直流6v、功率3w的常开阀芯电磁阀成品,第三只电磁阀dc2为工作电压直流6v、功率3w的常闭阀芯电磁阀成品。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a2、晶振bx、电解电容c、电阻r、pnp三极管q1及q2、继电器j1及j2,其间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a2型号是at89c2051—24pi,单片机a2的复位端1脚和电阻r一端连接,单片机的外接晶振端4脚、5脚分别和晶振bx两端连接,单片机a2的负极电源输入端10脚和电阻r另一端、电解电容c负极、两只继电器j1及j2负极电源输入端接地,单片机a2的正极电源输入端20脚和电解电容c正极、两只pnp三极管q1及q2发射极、第二只继电器j2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pnp三极管q1集电极和第一只继电器j1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pnp三极管q2集电极和第二只继电器j2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a2的第一个低电平输出端18脚和第一只pnp三极管q1基极连接,单片机a2的第二个低电平输出端19脚和第二只pnp三极管q2基极连接。

图2所示,稳压电源a的电源输入端1及2脚、控制电路的继电器j1两个控制电源输入端和交流220v电源两极分别经导线连接,稳压电源a的电源输出端3及4脚和时控开关a1电源输入两端1及2脚分别经导线连接。时控开关a1的电源输出两端3及4脚和第一及第二只电磁阀dc、dc1的电源输入两端、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电解电容c正负两极分别经导线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两路控制电源输出端继电器j1两个常开触点端、继电器j2常开触点端及负极电源输入端分别和水泵m、第三只电磁阀dc2电源输入两端经导线连接。

图1、2所示,本新型使用中,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其余使用过程及方法和现有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一致。自来水经阀芯打开的电磁阀41进入水箱101内储存(水满后不再流入水箱101内),工作时,自来水同时进入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的稳流罐内(无负压流量控制器保证稳流罐内不产生负压),控制系统控制和稳流罐相连的增压泵工作、将稳流罐内的水泵出增压进入用户管道内,安装在用户管道侧的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用户管道内水压并输出到控制系统,水压过高时,控制系统控制增压泵失电,水压过低时,控制系统控制增压泵得电,这样保证了用户管道内具有足够水压及水量前提下,还能达到节能目的。当用水高峰、自来水自身供应的水经和稳流罐相连的增压泵增压后,不能满足用水区域的用水量时,控制系统会控制和水箱下部出水端相连的增压泵得电工作,这样水箱101内的水经阀芯打开的第二只电磁阀42进入用户管道侧内,保证用户正常用水。

图1、2所示,220v交流电源进入稳压电源a后,稳压电源a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3及4脚会输出稳定的6v直流电源进入时控开关a1的电源输入两端1及2脚,于是,时控开关a1处于得电工作状态。时控开关a1得电工作后、在其内部电路以及技术人员设定的3及4脚输出电源时间作用下,会每间隔一定时间段输出一定时间电源进入电磁阀dc、dc1电源输入两端,以及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比如每间隔5天、深夜3点输出5分钟电源)。电磁阀dc、dc1每间隔一定时间段得电工作的一定时间段内,每间隔5天、深夜3点会得电工作5分钟,电磁阀dc、dc1内部阀芯关闭,这样,自来水不再进入水箱内,水箱内的水也不再流出水箱外。控制电路得电工作后,单片机a2在外围元件电阻r(复位)、晶振bx(提供时钟信号)、电解电容c(电源滤波)共同作用下,先从其第一个低电平输出端18脚输出5分钟低电平,低电平经pnp三极管q1功率放大、倒相进入继电器j1正极电源输入端,于是,继电器j1得电吸合其两个控制输入触点分别和两个常开触点闭合,由于,220v电源两极和继电器j1的两个控制输入触点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继电器j1两个常开触点端分别和水泵m的电源输入两端通过导线连接,所以,继电器j1得电吸合其两个控制输入触点分别和两个常开触点闭合后,水泵m会得电工作5分钟。单片机a2的第一个的低电平输出端18脚输出低电平信号的同时,间隔10秒钟后,单片机a2从其第二个低电平输出端19脚输出4分钟零50秒钟低电平,低电平经pnp三极管q2功率放大、倒相进入继电器j2正极电源输入端,于是,继电器j2得电吸合其控制输入触点和常开触点闭合;由于,电磁阀dc2正极电源输入端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端通过导线连接,所以,继电器j2得电吸合其控制输入触点和常开触点闭合后,电磁阀dc2会得电工作阀芯打开。通过上述,本新型每间隔5天、深夜3点水泵m会得电工作5分钟,电磁阀dc2得电阀芯打开4分钟零50秒。水泵m得电工作后将水箱101内的水抽出加压从多根冲洗管下端的喷水孔71大压力下喷射而出,对水箱101内底部进行高压力水流喷射清洗,冲洗掉的杂质经阀芯打开的电磁阀dc2排出。本新型中,电磁阀dc2延迟10秒钟工作是因为刚开始时,水流喷射掉水箱内底部杂质需要一定时间,刚开始电磁阀dc2的阀芯就打开,会让清水流出,导致不必要的水源浪费。本申请中,水泵输出压力水,冲洗管7冲洗水箱101内底部时,含有杂质的水同步从水箱内下部排出,5分钟时间足够排出水箱内底部杂质产生的废水(后续较少时间内,比如10秒钟,水泵喷射的是清水,达到有效排出废水)。需要说明的是,本新型时控开关a1控制、控制电路及电磁阀dc、dc1的时间不是一定的,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设定,比如说时控开关a1输出的电源时间为3分钟,那么水泵m和电磁阀dc2总工作时间就不会超过3分钟,总之在需要的时间段、能将水箱内下部冲洗干净就可(第一次使用者可观察冲洗后废水在多少时间能达到清洁状态,后续就可据此设定时控开关的电源输出时间)。本新型中,时控开关a1的3及4脚不输出电源后,电磁阀dc、dc1和控制电路均不再工作,电路回到初始状态,这样,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体也就回到了初始工作状态,为下次冲洗水箱内底部作好准备。

图2,晶振bx规格是11.0592mhz,电解电容c型号是100μf/25v,电阻r阻值是1k;pnp三极管q1、q2型号是9012;继电器j1、j2是工作电压为直流6v的小型继电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