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模块化地板落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511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模块化地板落水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地板落水头,尤指一种可稳固配接不同尺寸的排水管、避免偏心安装造成漏水,且可视需求更换不同功能的配件本体的多功能模块化地板落水头。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积水产生,需要在地板低洼处开设排水通道,但若直接裸露排水通道,除了较为丑陋外,更可能因不慎踩空掉落排水通道中导致跌倒受伤的情况,所以需把排水孔遮蔽起来,来减少发生踩空掉落的机率,且因美观等各种缘故,而常于排水孔处加装落水头。

现有落水头的出水端一般会连结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是家庭污水排放的重要环节,当然在不同的排水场所,其使用的排水管尺寸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常见者如1.5吋及2吋的排水管。然而,一般落水头之结构仅能适用单一种尺寸的排水管,故在购买时就必须慎选,否则若强行组装,则会发生偏心安装,而容易导致结构松动或漏水的问题。

另外现有落水头一般仅各别具有简易性的单一功能,如防臭、防虫等,其结构功能无法另外组装其他组件,更无法视环境需求更换不同功能,而当安装好的落水头后,才发现有其他不同功能需求时,仅能费时等待专业人员拆除,并重新设置另一种功能的落水头,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稳固配接不同尺寸的排水管、避免偏心安装造成漏水,且可视需求更换不同功能的配件本体的多功能模块化地板落水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阶梯状的管口限位壁,以广泛的适用不同尺寸的排水管,进而避免偏心安装造成的漏水问题,并设置配件结合部让模块化底座本体可简单结合不同功能的配件本体,以视环境需求替换使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地板落水头,包括:一模块化底座本体、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入水部、一出水部、一蓄积槽、一管口限位壁、及一配件结合部。其中该固定部形成于模块化底座本体侧缘,该入水部形成于模块化底座本体上,该出水部形成模块化底座本体背离入水部一侧且连通入水部,该蓄积槽形成于模块化底座本体内侧且邻近于入水部,该管口限位壁凹陷形成于蓄积槽底部,该配件结合部则延伸形成于管口限位壁一侧且位于出水部的内侧壁上。

当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结合于排水孔时,利用固定部将模块化底座本体设置于排水孔上,使出水部置于排水孔内,并裸露出入水部,而排水管则直接套设于管口限位壁上,由于管口限位壁为阶梯状,且每层阶梯的尺寸对应常用排水管的尺寸而设计,故使用者只要进行简单的套接动作,即可确实将排水管稳固的结合于模块化底座本体上,且无偏心设置的问题,蓄积槽则可暂存毛发碎石等杂物,方便使用者清理,或蓄积水分达到防虫效果。另外,配件结合部更可根据使用者需求或环境需要,简单快速的拆装具有防虫、防臭、防污水逆流等功能的配件,而提升整体实用性。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落水头所存在的排水管的连结局限于单一尺寸、及落水头的附加功能无法视情况变更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排水管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排水孔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配件本体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其中:模块化底座本体、1、1a、1b,固定部、11、11a、11b,预置限位部、111a,置放部、112b,入水部、12、12b,出水部、13、13b,蓄积槽、2、2a、2b,锚定勾、21a,锚定槽、22a,管口限位壁、3、3a、3b,第一限位部、31,第二限位部、32,配件结合部、4、4a,配件承载部、5b,配件本体、6、6a,对接结合部、61、61a,排水盖、7a、7b,高脚排水盖、71a,平面排水盖、72a、72b,过滤组件、8b,排水孔、9,排水管、91、91a,水泥、92、92a,磁砖、93、93a。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通过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块化地板落水头,包括:

一模块化底座本体1;

至少一形成于该模块化底座本体1侧缘的固定部11;

至少一形成于该模块化底座本体1上的入水部12;

一形成于该模块化底座本体1背离该入水部12一侧的出水部13,连通该入水部12;

一形成于该模块化底座本体1内侧且邻近该入水部12的蓄积槽2;

一凹陷形成于该蓄积槽2底部的管口限位壁3;及

一延伸形成于该管口限位壁3一侧且位于该出水部13内侧壁上的配件结合部4。

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稳固配接不同尺寸的排水管、避免偏心安装造成漏水,且具有可视需求更换不同功能的配件本体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5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固定部11、入水部12、出水部13、蓄积槽2、管口限位壁3及配件结合部4等结构,皆与模块化底座本体1一体成形模块化制成,故整体制程简单快速、可降低制造成本。

当模块化底座本体1设置于排水孔9时,出水部13位于排水孔9内,入水部12裸露于排水孔9表面,蓄积槽2为入水部12与出水部13间的容置空间,蓄积槽2的底部则向下凹陷形成有阶梯状的管口限位壁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两层阶梯作为举例,但不以此为限,并以第一阶层为第一限位部31、第二阶层为第二限位部32作为说明,第一限位部31位于第二限位部32上方,且第一限位部31管径大于第二限位部32,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1的管径为2吋、第二限位部32的管径为1.5吋,故对使用者而言,在将排水管91组装于模块化底座本体1时,只要将排水管91套设于管口限位壁3上即可,且套接时只要根据排水管91的管径,对应结合于第一限位部31或第二限位部32上,即可自然将排水管91的中心对位出水部13的中心,不但可提升排水管91与模块化底座本体1的结合强度,也可有效避免偏心设置的问题,进而排除因偏心设置导致的漏水问题。

而在排水管91套接管口限位壁3后,固定部11的外壁面自然邻近预先挖设的排水孔9内壁(如图4所示),以作为后续水泥92施工时,模块化底座本体1与地板结合固定的结构,且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1设计的长度较长,乃考虑未来铺设磁砖时所预留之高度空间,以预防水电安装水泥92固定后,水泥作业工程导致无法铺设磁砖93。

模块化底座本体1设置完成后,可从入水部12处看出,模块化底座本体1内侧具有一蓄积槽2,管口限位壁3的内壁则向下延伸有内螺纹状的配件结合部4,可用于锁固配件本体6,且该配件本体6上具有一与该配件结合部4对应结合的对接结合部61,该配件本体6为防臭装置、或流体管件其中之一。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配件本体6以洗衣机排水管等流体管件作为举例,并于配件本体6上具有外螺纹状的对接结合部61(配件结合部4与对接结合部61的螺合方式仅为较佳实施例的举例,不以此为限),其中,蓄积槽2可用来蓄积少许水分,避免小虫沿管路爬到室内,也可蓄积毛发等物,防止管路阻塞,而配件本体6则让洗衣机的污水能够自然完整排出,避免污水及其悬浮物四处漫延。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6及7所示,系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使模块化底座本体1a于该蓄积槽2a的外侧壁处具有至少一锚定勾21a,该固定部11a与锚定勾21a间则形成有一锚定槽22a,而固定部11a一侧界定有一预置限位部111a,并可于模块化底座本体1a上设置至少一排水盖7a。其中,锚定勾21a为倒勾状结构、锚定槽22a为内凹形状的结构、预置限位部111a则为横向水平延伸的平面,但倒勾形状及内凹形状并不设限。采用上述结构,在排水管91a结合管口限位壁3a前,可先于排水孔处灌注少许水泥92a,接着进行排水管91a与管口限位壁3a的组装,此时,蓄积槽2a的底部会接触到水泥92a,并因模块化底座本体1a持续向下挤压,让水泥92a沿着锚定勾21a、锚定槽22a满溢,但水泥92a同时会受到预置限位部111a的阻挡,借此,使模块化底座本体1a与排水管91a结合后,可通过锚定勾21a及锚定槽22a与水泥92a的结合,加强模块化底座本体1a的固定强度,同时预置限位部111a可做为水泥92a量的上限临界位置,以让预置限位部111a以上的固定部11a做为未来铺设磁砖93a时所预留的高度空间,进而预防水电安装水泥92a固定后,水泥作业工程导致无法铺设磁砖93a。

另外,本实施例的排水盖7a数量为二,其一为高脚排水盖71a,置放于蓄积槽2a上,再以平面排水盖72a套设于高脚排水盖71a上,以遮蔽裸露于高脚排水盖71a外的排水孔的部分,且仍可于高脚排水盖71a下加装配件本体6a,并同样以对接结合部61a与配件结合部4a固定,本实施例的配件本体6a系以防臭装置作为举例,但不以此为限。

又请同时配合参阅图8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于固定部11b与入水部12b间形成有一置放部112b,该模块化底座本体1b上设有至少一排水盖7b,该管口限位壁3b一侧延伸形成有一配件承载部5b,及于该出水部13b上设有一过滤组件8b。本实施例的排水盖7b数量为一,并以平面排水盖72b作为举例,故可利用置放部112b的设计,简单结合排水盖7b,另外,因配件承载部5b为口径小于蓄积槽2b的平台,可使设置于模块化底座本体1b内的配件本体,可根据其口径大小选择性置放于蓄积槽2b或配件承载部5b,而可适用更多尺寸的配件本体,以本实施例而言,将过滤组件8b设置于配件承载部5b作为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