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6541发布日期:2021-06-04 16:3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水利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河底沉积是指泥沙随河流流速减小而逐渐沉降到河道或者河底形成的沉积。目前在对河流的保护治理中,现在的大多数河流中,受人们生活行为和船只航运等影响,这些河道内的沉积物过多会影响航运,需要不断地进行清理疏浚。清理河道内混杂的废弃金属物等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垃圾是防止水体被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3.现有公告号为cn2060157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清理固化系统,包括船体,设置于船体内部用于抽取淤泥的抽取装置,设置于船体内部且连接于抽取装置用于对抽取的淤泥进行固化的固化装置,驱动船体运动的动力装置,位于船体内部一端且电连接于抽取装置、固化装置、动力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台。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河道淤泥清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在抽取泵的作用下,通过抽取管将淤泥抽出实现清淤,一般淤泥长期堆积粘附在水底,抽取管在抽取淤泥时,抽取管易发生堵塞,对淤泥的清理效果不佳,影响正常的淤泥清理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对淤泥的清理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6.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倾斜的送料筒,送料筒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送料筒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有开口,电机一输出轴穿过送料筒壁厚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片,送料筒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端固设有收集箱。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船体在河面上移动,送料筒随船体移动,送料筒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插入河底淤泥内,淤泥从开口进入送料筒内,电机一带动旋转轴转动,使得螺旋输送叶片带动淤泥向电机一处移动,经过出料口处时淤泥下落到收集箱内,实现对淤泥的清理,螺旋输送叶片持续将淤泥输送到收集箱内,清理效果较好。
9.优选的,所述送料筒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上端部开设有通口,送料筒靠近通口处固定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直板,横杆的两端穿过立板固定连接有链轮,链轮啮合有链条,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驱动链条转动的电机二。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淤泥从通口处进入送料筒内,再经螺旋输送叶片输送排出;电机二带动链条转动,链轮与链条啮合,进而横杆转动,直板对淤泥进行搅拌拨动,加快淤泥向通孔处流动,进而有利于加快对淤泥的清理速度。
11.优选的,所述链条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磁辊,磁辊位于靠近开口和通口
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磁辊,磁辊对夹杂在淤泥内的金属物进行吸附清理,便于保障对淤泥的正常清理作业。
13.优选的,所述送料筒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中部固定有套环,套环与旋转轴的端部转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和套环对旋转轴起到支撑和稳固作用,有利于提高旋转轴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保障对淤泥的正常清理。
15.优选的,所述直板远离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直板垂直的拨料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料板与直板固定连接,拨料板可进一步提高对淤泥的拨动效果,进而有利于加快对淤泥的清理速度。
17.优选的,所述船体底部与送料筒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船体底部和送料筒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送料筒进行支撑,提高了送料筒的稳固性,有利于提高对淤泥的清理效果。
19.优选的,所述电机一输出轴与送料筒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有利于提高电机一输出轴与送料筒之间的连接密封性,保障电机一的正常使用。
21.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与收集箱之间设有排料斗,排料斗远离出料口的一端与收集箱内壁相抵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淤泥从出料口排出,经排料斗落入收集箱内,可避免淤泥在下落过程中散落到收集箱外部。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船体在河面上移动,送料筒随船体移动,送料筒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插入河底淤泥内,淤泥从开口进入送料筒内,电机一带动旋转轴转动,使得螺旋输送叶片带动淤泥向电机一处移动,经过出料口处时淤泥下落到收集箱内,实现对淤泥的清理,螺旋输送叶片持续将淤泥输送到收集箱内,清理效果较好;
25.2.淤泥从通口处进入送料筒内,再经螺旋输送叶片输送排出;电机二带动链条转动,链轮与链条啮合,进而横杆转动,直板对淤泥进行搅拌拨动,加快淤泥向通孔处流动,进而有利于加快对淤泥的清理速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送料筒的剖面示意图。
28.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船体;2、固定板;3、送料筒;4、电机一;31、开口;41、旋转轴;411、螺旋输送叶片;32、出料口;5、收集箱;33、通口;34、立板;35、横杆;351、直板;352、链轮;353、链条;21、电机二;6、磁辊;36、横板;361、套环;354、拨料板;7、支撑杆;8、密封圈;51、排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32.参照图1和图2,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固定连接倾斜的送料筒3,送料筒3靠近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4,送料筒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设有开口31,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船体1在河面上移动,送料筒3随船体1移动,送料筒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插入河底的淤泥内,淤泥从开口31处进入送料筒3内。
33.参照图1和图2,电机一4输出轴穿过送料筒3壁厚固定连接有旋转轴41,旋转轴41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片411,电机一4带动旋转轴41转动,进而使得螺旋输送叶片411转动,螺旋输送叶片411带动淤泥向电机一4处移动;送料筒3靠近固定板2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32,出料口32下端固设有收集箱5,淤泥在输送至出料口32处时,淤泥从出料口32处下落到收集箱5内,实现对淤泥的清理,螺旋输送叶片411持续将河底的淤泥输送到收集箱5内,清理效果较好。
34.参照图1和图2,螺旋输送叶片411在带动淤泥向出料口32处移动过程中,淤泥和掺杂与淤泥内的水可能会送料筒3接触,水可能穿过送料筒3壁厚渗透到电机一4处,长期渗透易使得电机一4发生磨损,减少电机一4的使用寿命,电机一4输出轴与送料筒3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8,有利于提高电机一4输出轴与送料筒3之间的连接密封性,保障电机一4的正常使用。
35.参照图1和图2,出料口32与收集箱5之间安装有排料斗51,排料斗51远离出料口32的一端与收集箱5内壁相抵触。淤泥从出料口32排出,经排料斗51落入收集箱5内,避免淤泥在下落过程中散落到收集箱5外部。
36.参照图2和图3,送料筒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上端部开设有通口33,送料筒3在插入淤泥内时,淤泥同时从开口31和通口33处进入送料筒3内,再经螺旋输送叶片411输送排出;送料筒3靠近通口33处固定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34,立板34之间转动连接有横杆35。
37.参照图2和图3,横杆35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直板351,横杆35的两端穿过立板34固定连接有链轮352,链轮352啮合有链条353,链轮352与链条353均采用不锈钢和耐腐蚀材料制成。固定板2固定连接有驱动链条353转动的电机二21。由电机二21带动链条353转动,链轮352与链条353啮合,进而使得横杆35转动,横杆35带动直板351转动,直板351对淤泥进行搅拌拨动,加快淤泥向通孔处流动,进而有利于加快对淤泥的清理速度。直板351远离横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直板351垂直的拨料板354,拨料板354可进一步提高对淤泥的拨动效果,进而有利于加快对淤泥的清理速度。
38.参照图2,螺旋输送叶片411在输送淤泥过程中,螺旋输送叶片411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易发生磨损,进而对淤泥的输送清理造成不便,送料筒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36,横板36中部固定有套环361,套环361与旋转轴41的端部转动连接,横板36和套环361对旋转轴41起到支撑和稳固作用,有利于提高旋转轴41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保障对淤泥的正常清理。
39.参照图2和图3,淤泥长期粘附堆积在河底,淤泥内可能夹杂一些金属物,链条35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磁辊6,磁辊6位于靠近开口31和通口33处,淤泥在进入送料
筒3时,磁辊6对夹杂在淤泥内的金属物进行吸附清理,防止金属物进入送料筒3对螺旋输送叶片411的正常转动造成不良影响,便于保障对淤泥的正常清理作业。
40.参照图1,送料筒3的一端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送料筒3在随船体1移动过程中,易使送料筒3远离固定板2一端受力较大,船体1底部与送料筒3之间安装有若干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与船体1底部和送料筒3固定连接,支撑杆7对送料筒3进行支撑,提高了送料筒3的稳固性,有利于提高对淤泥的清理效果。
41.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船体1在河面上移动,送料筒3随船体1移动,送料筒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插入河底的淤泥内,淤泥从送料筒3的开口31和通口33处进入送料筒3内,电机二21带动链条353转动,进而使得横杆35和磁辊6转动,横杆35带动直板351转动,直板351对淤泥进行搅拌拨动,加快淤泥向通孔处流动;磁辊6对夹杂在淤泥内的金属物进行吸附清理;电机一4带动旋转轴41转动,使螺旋输送叶片411转动,螺旋输送叶片411带动淤泥向出料口32处移动,淤泥在输送至出料口32处时,淤泥从出料口32处下落到收集箱5内,实现对淤泥的清理,螺旋输送叶片411持续将河底的淤泥输送到收集箱5内,清理效果较好。
4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