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及带垃圾处理功能的智能厨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9288发布日期:2021-04-30 09:3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及带垃圾处理功能的智能厨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及带垃圾处理功能的智能厨房设备。



背景技术:

厨房内使用的水槽是用来清洗食材或碗碟的,所以往往会有食物垃圾留在水槽内,直接对水槽内的垃圾冲水以使垃圾从下水管排出容易堵塞下水管,故而通常会在水槽底部设置一台粉碎机,粉碎机将垃圾粉碎后再排出。但是,将垃圾通过粉碎机粉碎后排入下水管,容易导致已经粉碎的垃圾在管道转弯处发生堆积,导致下水管返臭、阻塞,因此往往会在粉碎机下方设置垃圾处理装置用于收集并处理经过粉碎的垃圾,经过粉碎的垃圾处理完成后存储在该垃圾处理装置内等待用户清理,这种垃圾处理装置通常称为水槽垃圾处理装置;为了便于描述,将粉碎后的垃圾称为水槽垃圾。

目前的水槽垃圾处理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垃圾收集仓,垃圾收集仓设置在粉碎机下方,污水和水槽垃圾一起进入垃圾收集仓。垃圾收集仓将污水输送到下水管,将水槽垃圾输送到沥水仓,从而使污水和水槽垃圾相互分离。沥水仓对水槽垃圾进行沥水后将水槽垃圾输送到烘干仓,烘干仓对水槽垃圾进行烘干。这种水槽垃圾处理装置需要分别设置垃圾收集仓、沥水仓和烘干仓,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水槽垃圾处理装置。

一种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供污水和水槽垃圾进入的进污管道、供污水排出的排污管道、用于对水槽垃圾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包括转动块,在该转动块上开有竖向的通道,通道底部设有过滤网,通道位于上端对准进污管道且下端对准排污管道的位置,污水和水槽垃圾通过进污管道进入通道,污水穿过过滤网流入排污管道,水槽垃圾被过滤网阻拦而停留在通道内,转动块移动从而使该通道离开该位置移动到烘干位置,烘干装置对位于烘干位置的通道内的水槽垃圾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有至少两个,一个通道装满水槽垃圾移动离开所述位置,另一个通道移动到该位置来承接水槽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装满水槽垃圾的通道移动到烘干位置,同时所述的另一个通道移动到该位置来承接水槽垃圾。

进一步地,各个通道环周均匀分布在转动块上,转动块转动使通道移动。

进一步地,包括驱动转动块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地,包括壳体,所述转动块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底壁开有供污水排出的第一开口,所述过滤网安装在第一开口处。

进一步地,壳体底壁在烘干位置下方开有供烘干的水槽垃圾排出的第二开口,为第二开口配有活动盖。

进一步地,包括垃圾箱,垃圾箱位于活动盖下方,用于承接从通道离开的经过烘干的水槽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箱是垃圾抽屉。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溢管道,通道上方通往排溢管道上端,排溢管道下端进行排放。

进一步地,排溢管道的下端与排污管道的末端接在一起进行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排溢管道上端连接在进污管道的旁侧。

进一步地,排溢管道上端设有过滤网,用于防止水槽垃圾进入该排溢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垃圾处理装置是厨房水槽垃圾处理装置。

带垃圾处理功能的智能厨房设备,包括水槽,包括一端与水槽底部连接的连接管道,包括位于水槽与连接管道连接处的粉碎装置,水槽内的垃圾进入粉碎装置后被粉碎,被粉碎的垃圾进入连接管道,包括所述的水槽垃圾处理装置,连接管道另一端连接水槽垃圾处理装置,从而将被粉碎装置粉碎的垃圾、水槽内的污水输送到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内。

本发明提供的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及带垃圾处理功能的智能厨房设备,其中的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在转动块上设置通道,该通道可以收集水槽垃圾并对水槽垃圾沥水,在装满水槽垃圾后,该转动块移动可使通道来到烘干位置从而对通道内的水槽垃圾进行烘干。该通道兼作垃圾收集仓、沥水仓和烘干仓中使用,水槽垃圾处理装置不需要分别设置垃圾收集仓、沥水仓和烘干仓,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水槽垃圾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去除外壳后的主视图;

图3是转动块的立体图;

图4是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去除外壳后的俯视角度立体图;

图5是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去除外壳后右后方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带垃圾处理功能的智能厨房设备包括水槽、粉碎装置、连接管道和图1所示的水槽垃圾处理装置。使用者在水槽内清洗食材或碗碟,清洗产生的污水、垃圾一同进入位于水槽底部的粉碎装置内,被粉碎装置粉碎处理后进入连接管道,然后被连接管道输送到位于水槽下方的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内。为了便于描述,垃圾被粉碎装置粉碎处理后得到的已粉碎的垃圾称为水槽垃圾。

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进污口2连接前述的连接管道以供污水和水槽垃圾进入水槽垃圾处理装置,水槽垃圾处理装置把污水和水槽垃圾相互分离开来,分离出的污水从排污口4排入下水管(下水管图中未示出),分离出的水槽垃圾在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处理完成的垃圾收集在位于下部的垃圾抽屉5内,使用者拉开该垃圾抽屉5即可清理垃圾。

如图2所示,水槽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6,壳体6内部安装有如图3所示的转动块8,转动块8上竖直地开有四个环周均匀分布的圆柱形通道21、22、23、24。壳体6上方安装有电机7(见图4),电机7位于转动块8的轴心的正上方,驱动转动块8在壳体6内绕轴心转动从而使四个圆柱形通道21、22、23、24在壳体6内做环周移动。壳体6上方设有进污管道9,进污管道9上端连接进污口2,壳体6下方对应位置开有第一开口,在第一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图中未示出)。有排污管道10上端对准第一开口来连接壳体6(第一开口因被排污管道10遮挡而未示出),下端连接排污口4。驱动转动块8的通道21移动到上端连接进污管道9且下端连接排污管道10的位置。污水和水槽垃圾通过进污管道9进入该通道21,污水穿过过滤网流入排污管道10,水槽垃圾因被过滤网阻拦而停留在位于上述位置的通道21内。在通道21装满水槽垃圾后,电机7驱动转动块8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通道21离开该位置,并使之后的通道22移动到该位置。在通道22装满水槽垃圾后,电机7驱动转动块8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通道22离开该位置,并使之后的通道23移动到该位置。以此类推。

如图2所示,壳体6上端接有进气管道11,进气管道11上端连接位于壳体6上方的热风机20。壳体6下方与进气管道11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开口,为第二开口配有将其盖住的活动盖12(第二开口因被活动盖12遮挡而未示出),活动盖12下端铰接在位于壳体6底部的安装座13上,安装座13右侧设有电机14,电机14连接安装座13从而驱动活动盖12绕铰接轴19转动。当通道22装满水槽垃圾后,电机7驱动转动块8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通道22离开原位置,并使之后的通道23移动到该位置,同时使装满水槽垃圾的通道21移动到烘干位置。烘干位置是指通道21上端连接进气管道11且下端对准活动盖12的位置,热风机20制造的热风通过进气管道11输送到通道21内从而烘干该通道21内的水槽垃圾。水槽垃圾烘干后,电机14驱动活动盖12前端向下转动打开第二开口,从而使该通道21内的垃圾落入活动盖12下方的垃圾抽屉5内。

在需要清洗水槽垃圾处理装置时,自来水从进水口3进入该装置内进行清洗。如图4所示,壳体6上方还设有进水管道15,进水管道15左端连接进水口3,右端连接进气管道11的前侧,有自来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进气管道11。进水管道15中设有电磁阀16。排污管道10上设有电磁阀17(见图2)。在使用者需要清洗该水槽垃圾处理装置时,打开电磁阀16使自来水进入四个通道21、22、23、24从而对四个通道21、22、23、24进行清洗,关闭电磁阀17以免通道21、22、23、24内的自来水从排污管道10排出。假设此时通道21位于烘干位置,电磁阀16打开,自来水经由进水管道15和进气管道11进入位于烘干位置的通道21内,该通道21装满自来水后,电磁阀16关闭,电机7驱动转动块8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通道21离开烘干位置,并使之后的通道22移动到烘干位置以准备装自来水。通道22装满自来水后,电机7驱动转动块8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通道22离开烘干位置,并且之后的通道23移动到烘干位置以准备装自来水,同时通道21移动到下端连接进污管道9的位置。该通道21内的自来水会穿过过滤网流入排污管道10内从而装满电磁阀17右侧的右段排污管道101(见图2)。在通道23装满自来水后,电机7驱动转动块8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通道23离开烘干位置,并使之后的通道24移动到烘干位置以准备装自来水,同时通道22移动到下端连接进污管道9的位置。由于电磁阀17右侧的右段排污管道101已经装满自来水,所以通道22内的自来水不会流入排污管道10内。在通道24装满自来水后,电机7驱动转动块8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通道24离开烘干位置,并使之后的通道21重新移动到烘干位置。电磁阀16打开,从而使通道21再次装满自来水,在通道21装满自来水后,电磁阀16关闭,电机7驱动转动块8在壳体6内继续绕轴心转动。在清洗完成后,电机14驱动活动盖12前端向下转动打开第二开口,使四个通道21、22、23、24依次移动到烘干位置,从而使四个通道21、22、23、24内的自来水依次经过第二开口排放到垃圾抽屉5内,从而达到清洗垃圾抽屉5的目的,然后电磁阀17打开,电机7停止驱动转动块8在壳体6内绕轴心转动。如果使用者并不想清洗垃圾抽屉5,也可以不打开第二开口,而改为:清理完成后,电磁阀17打开,使四个通道21、22、23、24依次移动到下端连接排污管道10的位置,从而使四个通道21、22、23、24内的自来水依次流入排污管道10内,然后电机7停止驱动转动块8在壳体6内绕轴心转动。

如果位于排污管道10与壳体6连接处的过滤网堵塞,会导致上端连接进污管道9且下端连接排污管道10的通道21内的污水无法穿过过滤网流入排污管道10,就会有污水聚集在通道21内,污水在通道21内聚集过多,就会溢出通道21而倒流回进污管道9内,严重时甚至会有污水上返回到水槽。为了避免前述情况的出现,本实施例中在进污管道9和排污管道10之间设置了排溢管道18,如图5所示,该排溢管道18上端连接在进污管道9的旁侧,下端连接排污管道10末端,如果有污水溢出通道21而进入进污管道9内,污水可经过该排溢管道18流入排污管道10。并且,在排溢管道18与进污管道9的连接处另设一个过滤网,可以防止有水槽垃圾因跟随溢出通道21的污水进入排溢管道18而离开通道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